押中泡泡瑪特、老鋪黃金,這些基金賺翻了

財經
05-18

泡泡瑪特老鋪黃金股價瘋漲,有基金重倉持有而業績大漲,也有基金因提前離場,與大漲擦肩而過。

來源|財經天下WEEKLY

作者|陳大壯

編輯|朗明

如果你問投資者,當下,誰是股票市場裏的當紅炸子雞,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一定榜上有名。

從去年開始,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的股價扶搖直上,成爲港股市場表現極其突出的兩大牛股,前者從不到20港元漲到近200港元,後者2024年6月發行價爲40.5港元,此後一度飆升到880港元。

趁着股票大漲,部分私募基金選擇退出。不久前,“泡泡瑪特早期投資機構清倉式離場”的新聞刷屏。

新聞源自風險投資機構蜂巧資本5月7日在其微信公衆號的發文,內容稱,由於旗下私募基金蜂巧人民幣一期基金即將到期,該機構在近一週內,通過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買入的泡泡瑪特股份。

經計算,該筆交易套現約23億港元,大賺超8倍。

在一級市場,這樣的故事的確足夠吸睛,也足夠誘人。但在二級市場,更多投資人受限於投資渠道,只能作壁上觀,對泡泡瑪特愛而不得。但一些眼光獨到的基金提前佈局,讓基民喫到了新消費熱潮帶來的紅利。

207只基金重倉泡泡瑪特

押中泡泡瑪特、老鋪黃金的基金,迎來了好日子。

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公募基金市場基金數量超1.2萬隻。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有207只基金,重倉了泡泡瑪特。

按持倉市值排序,景順長城品質長青A“含泡泡”量最高,持股數量322萬股,持股市值達4.65億元。

回顧2024年第一季度時,該基金持有泡泡瑪特股票數量爲243萬股,對應市值爲6340萬元,一年時間內,持股數量漲了33%,市值卻猛漲6倍多。

由於泡泡瑪特是第一大重倉股,使得景順長城品質長青A近一年回報率達50%(截至5月8日),遠超滬深300同期6%的水平。與此同時,該基金第一季度實現利潤2.5億元。

手握超4億元泡泡瑪特市值的,還有廣發價值核心A,該基金重倉泡泡瑪特的時間,比景順長城品質長青A晚一個季度,但不影響其通過泡泡瑪特賺得盆滿鉢滿。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基金斬獲高達5.68億元利潤。

除上述兩隻基金大戶外,南方興潤價值一年持有A、富國滬港深業績驅動A、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A三隻基金,持有泡泡瑪特市值也都超過3億元,三隻基金一季度利潤分別爲2.8億元、4.7億元、3.0億元。

另有8只基金持有泡泡瑪特市值在2億~3億元,17只基金持有泡泡瑪特市值在1億~2億元,涉及的基金公司有易方達、匯添富、富國基金、銀華基金、南方基金等。

泡泡瑪特的市場帶動力,着實驚人。

港股市場上另一大明星、堪稱“黃金收割機”的老鋪黃金吸金能力也不錯。

截至第一季度末,共有46只公募基金重倉了老鋪黃金。

按持股市值從高到低,廣發價值核心A排在第一位,持股市值4.41億元、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A緊隨其後,持股市值3.44億元,再往後,富國成長策略持股市值2.33億元、南方香港成長、富國中國中小盤人民幣持股市值也都超億元。

《財經天下》在梳理過程中發現,這些基金中的很多產品,同時押中了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

以廣發價值核心A爲例,通過持股情況可以看到,該基金持有的泡泡瑪特市值位列市場第一,持有的老鋪黃金位列市場第二,差一點就是“雙料”冠軍。

具體來看,老鋪黃金是其高於泡泡瑪特的第一大持倉,基金經理吳遠怡對兩隻股票都展現出異常地鍾愛,佔股票市值比均超過11%,持倉市值均超過4億元。

而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也沒有辜負吳遠怡的期待,該基金第一季度拿下5.68億元的利潤。

類似情況的還有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A,截至第一季度,該基金中,老鋪黃金持倉市值爲3.43億元,位列第一大重倉股,泡泡瑪特持倉市值爲3.11億元,位列第三大重倉股。第一季度,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A的利潤爲2.95億元。

南方香港成長也是如此,第一季度4.83億元的利潤,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前兩大重倉股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該基金把超2成投資股票的錢,都押在了這兩隻股票身上。

再有,像申萬菱信樂融一年持有A、富國滬港深行業精選A、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A、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A、恆越匠心優選一年持有A等,也都是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的雙股持有者。

網友感慨:果然,優秀的基金,都在扎堆篩選優質股。

如何選中爆發股?

基金及時踩中爆發股,背後離不開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者的精準運作。

景順長城品質長青A的基金經理農冰立,在進入金融行業之初,是TMT行業的研究員,原本,他專注的是硬科技產業方向的研究。

之所以重倉消費股泡泡瑪特,以至於達到行業之最的程度,是因爲他認爲,科技行業作爲成長風格投資,往往彈性較大,配置一些消費股,有利於控制基金淨值的回撤。

這一配置不要緊,正巧碰上了他“敢於重倉”的投資風格。

“我對重倉的態度是要麼不買,要買就重倉。”農冰立這樣講道。而他所指的重倉並不是短時間內買很多,而是對看好的標的先逐漸形成底倉,而後不斷加大配置,最後形成重倉。

從景順長城品質長青A的加倉痕跡上看,確實如此。2023年年底,泡泡瑪特第一次出現在該基金的股票配置名單中,持股數量只有167萬股,佔基金淨值比例只有2.92%。2024年第一季度,泡泡瑪特躋身重倉股,持股數量增長到243萬股,基金淨值佔比提升至6.27%。2025年第一季度,持股數量又猛增至322萬股,基金淨值佔比又漲至8.17%,成爲NO.1。

不同於農冰立的科技投資經驗,廣發基金的基金經理吳遠怡消費投資眼光敏銳。

由他管理的廣發價值核心A和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A,均爲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的投資大戶,吳遠怡也被視爲消費股的超級贏家。

身爲85後的吳遠怡,曾就職於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和外資機構惠裏基金,從事消費、汽車、科技等多個行業的研究,接觸過從A股到港股、美股等不同市場、不同行業的成長股。另外,吳遠怡還曾在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擔任投資經理,管理港股通組合。

2020年,吳遠怡加盟廣發基金,同年9月起任職基金經理,與老將劉格菘一起管理廣發創新升級混合基金。

由此爲起點,吳遠怡手握越來越多的基金,截至目前,其還管理着廣發創新升級、廣發科技創新、廣發小盤成長等共計6只基金,用四年多時間達成在管規模193億元。

“港股市場流動性改善的情況下,廣發基金通過重用吳遠怡,明確傳遞了‘超配港股’的戰略信號。”一位公募人士對《財經天下》表示。

對消費股和港股資產的重視,在富國基金周文波那裏同樣得以體現。

2024年第一季度,由他所管理的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A只有泡泡瑪特1只港股,也是第一大重倉股。今年第一季度達到6只。與此同時,老鋪黃金取代泡泡瑪特躋身市值額榜首。

周文波消費分析師出身,2022年11月加入富國基金,並於2023年5月開始管理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A。

值得注意的是,在他接手之前,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A是妥妥的“酒類基金”,前六大重倉股全部是酒,包括青島啤酒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今世緣古井貢酒

周文波憑藉對消費產業的獨特觀察,一改常態,大砍酒類配置,降低對傳統消費龍頭的持倉,佈局方向改爲小家電、本地生活、文具等細分消費領域,當然也包括新消費的代表者泡泡瑪特、老鋪黃金。

他在基金業績報告中表示,國內消費正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驅動傳統龍頭企業業績增長的消費升級邏輯將階段性面臨着挑戰,無論是價,還是量的角度,都面臨着較大的壓力。相反,一些新興消費方向正在湧現,譬如出海、情緒消費、性價比消費等方向,受益於時代的變化,新消費企業的基本面相對更強。

他還分享了新消費的四類機會:一是出海,能走向全球的品牌消費公司;二是情緒消費,能給消費者提供開心愉悅的新興消費行業,包括潮玩、卡遊以及寵物等領域;三是性價比消費,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上升,物美價廉商品將持續受到消費者偏愛;四是仍處於全國化擴張,邏輯清晰,增長動能強勁的消費類公司。

消費股爆發,但投資邏輯變了

存在“把握者”的欣喜若狂,就一定存在“錯失者”的捶胸頓足。

在泡泡瑪特股價呈現U形走勢的過程中,一些基金經理沒能等來它的上漲就提前離場了,其中就包括易方達的蕭楠、張坤。

泡泡瑪特2020年12月上市,2021年3月加入港股通。而蕭楠於2021年第三季度便開始買入泡泡瑪特,屬於早期看好者。

同年年底,由其管理的易方達高質量嚴選三年持有、易方達消費精選兩隻基金合計持有2594.86萬股,佔15只公募基金重倉泡泡瑪特的一半以上。

然而2022年第一、二季度,蕭楠一方面對泡泡瑪特進行清倉,另一方面重新加倉港股的互聯網服務、運動鞋服等板塊和A股的次高端白酒等板塊,他認爲,“這些公司的業務體現了極強的韌性”。

也許是因爲自己犯的錯要自己還,2024年蕭楠再投泡泡瑪特,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易方達消費精選持有176萬股,持股市值在所有公募基金中排行第七。

蕭楠的同事張坤也曾看好泡泡瑪特的潛力。2022年第一季度,泡泡瑪特現身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2022年年底,該產品持倉中已沒有泡泡瑪特的身影。

從泡泡瑪特的股價趨勢上看,2021年年初至2022年年底近兩年時間裏,正好是公司從100港元高點滑落到10港元以下史上最低點的日子。張坤買在了較高點,賣在了較低點。

▲泡泡瑪特股價走勢圖

明星基金經理尚且如此,整個公募對泡泡瑪特的整體持倉情況變化更是跟風明顯。2023年第三季度末,泡泡瑪特股價低谷時,只剩10餘隻基金重倉。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股價迎來反彈,季度末重倉基金超過60只。2025年公司火爆海內外,股價飆漲,截至第一季度重倉基金再漲至207只。

“和普通投資者一樣,專業的基金經理也經不住手裏的股票一跌再跌。追漲殺跌的情況在公募基金行業其實一樣。”有基金從業者對《財經天下》坦言。

北京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告訴《財經天下》,年度排名等壓力導致部分基金經理追逐熱點,錯失長期紅利。部分基金仍以傳統消費估值框架套用新消費,忽視IP生命週期、工藝壁壘等非財務指標,認爲潮玩是僞需求,錯失翻倍行情。

他進一步分析稱,從宏觀上看,Z世代爲IP、設計、文化溢價買單,消費行業從2019年到2020年的白酒主導,轉向爲2024年後可選消費(潮玩、黃金奢侈品、美妝)崛起,這背後反映出消費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

正如王鵬所講,許多消費類基金的選股邏輯都是在往“享受”層面靠攏。比如富國港股通策略精選A,除第一重倉泡泡瑪特外,也重倉上美股份鉅子生物,三隻股票在2025年第一季度區間漲幅分別爲74.57%、36.30%、41.18%。

再比如永贏港股通品質生活慧選混合,也是泡泡瑪特、上美股份、毛戈平三股在手,且持股比例都不算低,基金規模只有6億多,A類近一季度淨值增長率4.69%,C類達4.41%。基金經理在業績報告中寫道,“潮玩、國產化妝品的龍頭均處於品類快速增長週期,相關公司的成長動能充足,且估值較爲合理,也是我們組合重點關注的領域。”

此外,年輕人離不開的、市場巨大的奶茶消費,也給一批消費基金帶來了“爭先”的機會,“雪王”蜜雪集團上市即高光,截至第一季度末有5只基金重倉買下共計55.84萬股,滬上阿姨上市前獲3300倍認購……

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截至5月7日),可統計的含“消費”二字的217只基金中,142只基金呈現正收益,佔比65%。其中9只收益率在20%以上,45只收益率在10%以上。

歷經沉浮後,消費板塊展現了抗跌的韌性,新消費業態扮演了驚喜不斷的角色。“老一代的酒文化退場,新一代人的情緒消費起來了。”一位投資者感慨。

本文不代表《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

今日話題

你怎麼看消費股爆發?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往期文章

責編|李虓 監製|王小貝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