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板塊Q1業績超預期高增,行業回暖背後仍存運力過剩隱憂?

智通財經
05-18

近日,隨着中美關稅下調的消息傳出,航運板塊一片飄紅,多家上市企業紛紛漲停,更不乏個股出現火箭式躥升:如國航遠洋15日漲超19%,近4個交易日股價已翻倍。

相關航線貨量明顯反彈,預計將爲航運板塊帶來一波業績利好。相關貿易追蹤機構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運輸七天平均預訂量已飆升277%,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

與此同時,在此前的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下,一季度航運板塊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向好,更有龍頭出現超100%淨利漲幅,顯示出穩健的經營韌性。多重超預期利好疊加之下,航運板塊的估值邏輯也有望生變。

航運板塊業績分化明顯

2025年第一季度,航運板塊整體業績向好,如中遠海控(01919)、招商局港口(00144)、青島港(06198)、中遠海運港口(01199)等多家企業實現營收利潤雙雙增長。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航運板塊(申萬三級)市值前10大公司營業收入平均值爲88.9億元,中位數爲38.8億元,同比增長14.5%;歸母淨利潤平均值爲15.6億元,中位數爲4.2億元,同比增長35.3%。

其中,數家航運龍頭盈利表現尤爲強勁,如中遠海控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95億元,同比增長73.12%;錦江航運(601083.SH)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7億元,同比增長187.07%;中集集團(02039)一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淨利潤5.44億元,同比增長550.21%。

分業務來看,航運板塊各細分賽道業績分化明顯,如油運龍頭中遠海能(01138)和主要運營油散等業務的招商輪船公司一季度業績均表現不佳。其中,中遠海能營業總收入57.53億元,同比下降4.01%,歸母淨利潤7.08億元,同比下降43.31%;招商輪船公司營業收入爲56億元,同比下降10.5%,歸母淨利潤爲8.65億元,同比下降37.1%。

相比之下,如中遠海控、錦江航運等集運頭部公司則得益於美國關稅風波下不少企業提前備貨,推動跨太平洋航線運價上升與運輸需求增長。一季度,中遠海控跨太平洋航線貨運量增長16.2%,且單箱收入飆升26.3%;集裝箱航運業務貨運量達到648萬TEU,同比增長7.5%。

得益於關稅戰升級下轉口貿易需求高增,一季度亞洲航線表現亮眼。中遠海控一季度亞洲區內航線貨運量增長4.25%,單價上漲20%,截至最新披露日公司亞洲區內(包括澳洲)航線收入佔比26%;而作爲亞洲區域龍頭的錦江航運東南亞收入佔比提升至40%,帶動一季度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18.55%,目前公司上海日本線、上海兩岸間航線市場佔有率處於第一。

而在主業之外,對其他業務的多元化佈局也已成爲航運公司的重要增長引擎。一季度,中遠海運港口海外地區碼頭利潤同比大增367.0%,主要來自地中海及中東地區的貢獻;儘管美國碼頭業務受貿易政策影響短期承壓,但新興市場穩健增長,西北歐地區同比增長311.9%。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目前,中遠海運港口的碼頭組合遍佈中國沿海五大港口羣及長江中下游、歐洲、地中海、中東、東南亞、南美洲及非洲等。2024年年底,中遠海運港口在全球39個港口共運營及管理375個泊位。

招商港口亦在加速完善全球港口布局。2024年6月底,其控股子公司招商局港口完成印尼NPH項目51%股權交割,首度進入印尼市場;今年2月,招商局港口簽訂巴西VAST原油碼頭項目購股協議,巴西約30%的原油出口通過該碼頭運輸。

與此同時,綠色低碳轉型和船隊結構優化成爲航運板塊值得關注的趨勢。2025 年一季度,中遠海運集運訂造的12艘14000TEU甲醇動力船全部啓動建造,這類船舶可減少58%的碳排放;太平洋航運與日本船廠合作,已成功訂購4艘64000載重噸的雙燃料低排放散貨船,計劃在2028年12月或之前、2029年上半年內陸續交付;洲際船務(02409)截至2024年底淘汰了10艘高耗能老舊自有船舶及投資船舶,在建船舶合計38艘,計劃到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2008年降低40%。

多重利好加持 航運板塊有望迎來爆發期

受到持續升溫的關稅風波影響,2025年一季度海運貿易需求承壓態勢明顯。儘管國際航運市場整體費率仍處於相對高位,但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如克拉克森海運指數均值爲23185美元/天,同比、環比分別下滑6.5%、0.5%。

(圖:克拉克森海運指數走勢(季度均值))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集裝箱航運市場需求承壓,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德路里數據顯示,3-4月,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及亞洲-北歐和地中海三大航線的停航次數升至198次,遠超2024年同期水平(135次)。

5月11日,中美日內瓦會談落幕,雙方就取消115%的額外關稅達成共識。根據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在對等關稅90天豁免期內,中國對美國加徵的關稅稅率從125%降至10%;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稅率從145%降至30%。這一事件表明關稅摩擦得以階段性平息,也爲航運板塊帶來了轉折點,隨後A股多家航運個股均出現漲停。

與此同時,隨着美國宣佈紅海航運危機已階段性停火,後續集裝箱運價和船舶租金有望回落。海運和空運情報平臺Xeneta發佈的數據顯示,如果集裝箱船重新開始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而不是繞道好望角航行,全球標準箱英里需求量將減少6%。不過,多位行業人士指出,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居於高位,不可忽視後續形勢再度惡化的風險。

而在市場供需層面,2024年以來的市場造船潮熱度持續,更多的新增訂單和交付使得全球集運市場船舶數量達到高位,未來運力過剩的問題或將導致運價面臨新一輪下行壓力。國際航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球集裝箱海運市場現役船舶高達7211艘、總運力逾3156萬TEU,達到史上最高峯。

展望未來,多家機構看好航運板塊市場前景。如信達證券指出,關稅減免幅度遠超市場預期,疊加歐美傳統運輸旺季臨近,貨主企業出於降低關稅成本和趕工交貨的雙重考慮,可能集中啓動“搶運”操作,短期內亞歐、跨太平洋航線貨量或現脈衝式增長;中金公司表示,美國有效關稅率將從此前的28.4%下降至15.5%,這一降幅超出市場預期,有望帶動相關航線貨量反彈。

航運板塊迎來轉折點之際,多家龍頭個股亦迎來左側佈局時機,如中遠海控已形成“航運+港口+物流”的協同效應,且高股息率具備穩定收益優勢;寧波遠洋、錦江航運等區域性龍頭及擁有稀缺海外港口布局的招商港口等個股均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