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轉軌,吳泳銘還得“啃”蔣凡

銀杏科技
昨天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2025第四財季及財年年報發佈,太大的驚喜沒有出現,維穩已成常態。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2025財年第四季度營收2364.5億元,同比增長7%,調整後EBITA爲326.2億,同比增長36%。

若從財務角度看,2025第四季度乃至整個財年,以淘天爲首的電商業務穩住了基本盤,仍是阿里目前挖掘利潤的核心,也爲阿里龐雜的虧損業務持續輸血。

自蔣凡迴歸,全面整合阿里電商、實現大一統後,他行動的第一要義是增長,可在當下,僅維持現狀已經不容易:伴隨行業競爭加劇,阿里電商需要花費更多成本維持現狀和穩定利潤,更不要說,在不確定性更大的即時零售戰場,資金、耐心、決心則缺一不可。

從這點上說,從電商到AI、要完整達成集團漫長且關鍵的轉軌,蔣凡帶領電商在激烈競爭中,未來若能維持住現狀而不出錯,或許已是對吳泳銘一個不錯的交代。

一、維穩和防禦

維穩和防禦,幾乎成了蔣凡重新執掌阿里電商業務後兩大姿態。

維穩收穫的戰果之一,在於2025第四財季淘天營收同比增長9%,達到1013.69億,實現六個季度新高。其中,關鍵的客戶管理收入增長12%,達710.77億。

維穩的內在邏輯則是,當阿里電商告別高增長時代,若還要維持住利潤穩定貢獻,爲集團其他業務投入持續輸血,那麼,提高抽傭率,也成爲該季淘天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8%,達到417.49億的另一變化。

爲了穩定營收和利潤,去年,淘寶面向商家推出“全站推廣”服務、收取基礎軟件服務費,一舉打通自然流量和付費流量池,並根據交易向商家收取0.6%的基礎軟件服務費,實現淘天利潤可控。

若看2025完整財年表現,淘天經調整EBITA更是達到1962.32億,同比增長1%,雖然基本保持不變,可穩定大於一切,且意義不止於此。

淘天的存在,既撐起了阿里利潤大盤,更是爲阿里普遍燒錢虧損的衆多業務託底:尤其考慮到智能雲在2025財年經調整EBITA雖大幅上漲72%達105.55億,可百億級別的利潤,實在難以成爲集團的國際、菜鳥、本地生活等幾大虧損業務的核心血包。

從這點上說,儘管AI被視作阿里未來撬動業績的關鍵,可在轉軌期間,肩負起賺錢養家的電商實在不容易,依舊是阿里的重中之中,不容有失,蔣凡的表現也直接關係到這艘巨輪的沉浮。

可在集團整體維穩、戰略收縮的另一面,也讓防禦內在的被動、謹小慎微,變得有些明顯。

印證該判斷的另一個例證,在於阿里該季度財報發佈後,美股應聲跳水:實際上,2025第四財季阿里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中,資本性支出爲246.12億,較上季度大幅下降22.6%。

該指標往往被視作阿里在AI領域投入力度的一大參考標準,這與先前集團CEO吳泳銘喊出“三年3800億投入”時展露的激進大膽,出現了一定溫差。加上AI浪潮在今年一季度行業熱潮回退,當季阿里雲18%營收增速,沒有達到市場預期,也讓阿里這份財報,顯得多少有些平淡。

正因如此,蔣凡迴歸,從吳泳銘接過阿里電商基本盤,這既是一種權柄,更是一種壓力。相較對手,阿里電商增速已經不夠快,市場也在逐年下降。爲了打破電商增長困局,讓阿里重新偉大,也無疑成爲了蔣凡的第一目標。

由此,對電商堪稱飽和式投入必不可少,可這類似在土壤肥力逐漸見底後強行穩住產量,那勢必需要施加更多“化肥”,投入資金也必須更多。

事實上,2025第四財季淘天爲了保住營收、擴大利潤、又維持住核心88VIP會員人數雙位數的增長,也讓該季度阿里的銷售和市場費用達到361.79億,同比增長25.5%,遠高過營收增速。

並且,即便是維持現狀,後續存在的壓力或許也會隨時間,水漲船高。

二、蔣凡的挑戰是什麼?

維持現狀已不容易,可更大的挑戰在於,一味維持現狀,基本等於被動挨打。

於是,接手電商業務以來,由蔣凡大一統的阿里電商,既要對困於增長的淘天、以及剛上任的阿里集團CEO吳泳銘急需一場勝仗給出交代,也要對自己淡出又迴歸正名。

增長爲先指引下,蔣凡也開始種種勢在必行的調整。

由此,專業人做專業事,2024年底,整合了淘寶天貓、國際數字商業、1688、閒魚等電商業務的電商巨輪,重回船長蔣凡手中。此後,圍繞增長,蔣凡開始了一系列微調。

在優質商家激勵、新品扶持、品牌會員增長等運營政策中“扶優去劣”,不再將低價作爲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是蔣凡戰術調整的第一步。

第二步,則是回答好誰是自己的客戶,誰又是自己的用戶這一核心命題,逐漸將僅退款淡出歷史舞臺,糾偏前任歷史遺留問題,爲更多商家降成本、謀增長。

加上,在此期間蔣凡帶領天貓重回春晚、重建淘工廠,再到近期傳出對平臺高淨值用戶的算法“篩選”:種種動作下來,可看出蔣凡動作頻繁,工作大體飽和。

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以上動作,嚴格意義上仍是一種戰術層面的微操,並且延續了蔣凡先前幾年擔任淘天CEO時對品質升級、傾向於服務高淨值人羣的執念。而越來越多技術層面的微創手術,或許也看出,蔣凡正式接班後的謹小慎微。

先不論,前朝的劍是否能斬本朝的官,可相比不破不立,維持現狀,更多時候或許是一種選擇的無奈。

當下,無疑是阿里從“守成”到“創造”的關鍵過渡期,陣痛難以避免,想贏怕輸,也是正常心態:尤其考慮到,AI和雲業務技術投入需要時間兌現時,電商在強烈競爭壓力下,相比於太大的戰略調整,蔣凡維持住電商造血能力而不出錯,或許已是可接受的局面。

不過,近期持續升溫的即時零售戰爭,也成爲蔣凡不得不入局的一次關鍵考驗。

4月30日,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升級爲“淘寶閃購”,加上餓了麼運力支持,阿里也正式開啓了與美團、京東在即時零售上的魷魚遊戲。

不同於以往在電商業務上的戰術動作,此次入局,或許是蔣凡一場需要分出輸贏的戰略豪賭:過去數年,京東APP流量下滑,即時零售帶來的增量成爲該公司破局關鍵。從這點上說,多少也有流量焦慮的淘天情況也不容樂觀,即時零售這一戰非打不可。

然而,在遠場零售長久虧損還未解決時,此時阿里大手筆進入即時零售戰場,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不得已爲之的戰略防禦,尤其當競爭兵刃相接時,最直接的反擊依舊是補貼,燒錢。

好消息是,先前,餓了麼與淘寶共同推出“餓補超百億”大促,單日外賣訂單量僅用六天時間就完成了1000萬單的突破。而在此之前,餓了麼全年日均訂單僅在2000萬單左右,並且在“1+6+N”的戰略下一度被邊緣化。

並且,2025財年第四季度,阿里本地生活集團第四季度收入爲161.34億,營收同比增長10%,餓了麼成爲本地生活增長核心引擎。

可值得警惕的是,如此大手筆的投入,由此引發的資金成本壓力,已經顯露出端倪:該季度,餓了麼爲首的本地生活本季虧損超過預期,達到了23.2億。並且,本季度相較先前幾個季度,虧損大幅提升,即時零售補貼戰壓力已經顯現。

此外,更大的不確定性在於補貼戰持續的時間:事實上,一季度由京東掀起補貼大戰還沒有完全鋪開,此時,阿里本地生活虧損已經擴大,這很難不讓人擔憂,後續虧損的烈度能有多濃。

事實上,從未實現盈利的餓了麼,雖被阿里視作一種基礎設施建設的必須,可隨着即時零售戰場烈度加劇且形勢更加複雜,加上補貼極大概率會引發財務“創口”擴大。

那麼,如此大手筆開銷是否會動搖阿里此次變革的雄心,又是否會重現這些年集團在不少業務重大決策中、出現的戰略前後搖擺?

·

三、時隔多年還是全村的希望

先前的阿里日上,集團在內部公佈了四項組織文化調整措施:一是打通公司內部論壇“阿里味”;二是優化員工跨業務流動機制;三是持續推進510阿里日、阿里家書、年陳文化等文化儀式;四是啓動工牌煥新計劃。

多年以來,阿里在零售、物流、金融、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等多個領域大規模投資佈局。可在2025年財報中,其展露出的關鍵信息是,阿里當前真正撐起大梁的仍是電商,雲業務距離驅動真正實現業績二次增長,還需時間,並且阿里絕大多數業務,早已不是業績的加分項。

於是,在這一份表現平淡、驚喜不足的2025年四季報中,或許也在同步昭示,阿里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要想真正見效,仍需長久時間和充足的耐心。

並且,從戰略擴張逐漸到戰略收縮,再到當下聚焦到“AI+電商”深層改變,阿里也在爲先前激進的多元化深度補課。然而,若回顧過去數年阿里數次重大調整,不難防線,整個公司戰略調整不時顯得相對被動,往往呈現出一種想贏怕輸的氣質。

好消息是,在阿里整體轉軌的關鍵時期,離任的蔣凡重新迴歸,如今看來,他較爲出色地完成了吳泳銘交給他的救火隊長職責。並且,當下淘天正在積極“拆牆”,尋求與各方的合作,拓展業務邊界,意圖提升市場份額。

此次財報會上,蔣凡也表示,目前電商業務的中長期目標是穩定的市場份額。

不過,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或許也在此:爲什麼離開數年再回歸,一直維穩和防禦的蔣凡,還是全村的希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