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觀察|小米汽車發生致命事故 電動車企如何在智駕浪潮中守住安全紅線

市場資訊
05-20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提供包括資訊、報告、培訓、諮詢等在內的14項ESG服務,助力上市公司傳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續發展表現。點擊查看【ESG評級中心服務手冊
事件關聯主體:小米汽車
事件類型:負面
ESG事件議題:S——產品安全與產品質量、誇大營銷
ESG影響等級:嚴重

  2025年3月底,一輛小米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在安徽銅陵德上高速公路發生碰撞後爆燃,造成車內三名年輕女性死亡。這場事故不僅引發公衆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廣泛質疑,更將小米汽車的智能駕駛技術、危機管理能力及品牌責任推至輿論風口浪尖。小米創始人雷軍在5月15日的內部講話中坦言,“未料到事故對小米的打擊如此之大”,並稱“公衆的期待遠超想象”。

  事故中三名遇難者均爲大學生,其家屬通過社交媒體公開質疑車輛安全性,包括“車門鎖死無法逃生” “電池爆燃加速悲劇”等問題。儘管小米回應稱車輛符合國家標準並提交了行駛數據,但家屬對檢測透明度的不信任加劇了輿情發酵。事故視頻在社交平臺傳播後,“智能駕駛是否安全”的討論迅速升溫。

  與此同時,小米SU7搭載的NOA(領航輔助駕駛)功能被質疑存在技術缺陷。事故發生時,車輛雖檢測到前方施工路障併發出預警,但駕駛員僅剩1-3秒接管時間,遠超人類反應極限。此前,雷軍曾通過直播高調宣傳“全程0接管”的智駕能力,而實際技術仍屬L2級輔助駕駛,需駕駛員全程監管。

  事發後,工信部緊急召開會議,發佈公告要求車企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並禁用了“自動駕駛”“智能駕駛”“高階智駕”等表述,要求車企嚴格按照自動化分級標準進行宣傳。

  而在小米SU7發佈初期,品牌有關其五大智能駕駛系統的宣傳與造勢可謂是不遺餘力,雷軍甚至揚言“2024年小米汽車進入智能駕駛行業第一梯隊”。此時新政策的出臺,普遍被外界解讀爲小米的“營銷翻車”。

  事發後,工信部緊急召開會議,發佈公告要求車企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並禁用了“自動駕駛”“智能駕駛”“高階智駕”等表述,要求車企嚴格按照自動化分級標準進行宣傳。

  此前,小米SU7上市時曾高調宣傳其智能駕駛系統,雷軍提出“2024年小米汽車進入智能駕駛行業第一梯隊”,此時新政策的出臺,普遍被外界解讀爲小米的“營銷翻車”。有外媒指出,小米事故可能重創中國智能汽車品牌的全球聲譽。

  事故發生後,小米雖成立專項小組並配合警方調查,但初期回應被批“機械化”,未能及時公開關鍵證據(如完整EDR數據)或明確補償方案。家屬質疑“爲何不主動聯繫”後,小米纔在警方協調下安排會面,進一步激化矛盾。對比行業標杆企業,小米在情感修復與信息透明上明顯不足。

  更令消費者失望的是,近日,小米SU7 Ultra車型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曝涉嫌虛假宣傳。車主花費4.2萬元選裝的該部件,實際功能與宣傳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輔助散熱”嚴重不符,拆解顯示其僅爲裝飾性設計,成本不足萬元。超過400名車主發起集體維權,要求退車並主張“退一賠三”。此外,小米通過OTA更新將車輛馬力從1548匹限制至900匹,要求用戶“刷賽道成績”解鎖性能,被批侵犯消費者選擇權。

  在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可查詢到小米汽車的ESG評分,國際知名評級機構路孚特對其的ESG表現給出了B的評級,在11家同行業企業中排名第3;MSCI對小米汽車的ESG評級爲BBB,在行業12家企業中排名第4,處於平均水平。

  再看其分項得分,小米汽車在路孚特的社會總評分數爲66.2(B),治理總評僅爲40.4(C);而在MSCI,其社會總評僅爲爲3.8,治理總評爲,顯4.3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分數,這也側面反映公司在社會責任承擔和企業治理中存在問題。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

  行業專家指出,部分車企爲搶佔市場,未充分驗證車輛在極端環境(如夜間、施工路段)下的安全性,依賴“實驗室數據”而非真實路況迭代技術。小米事故中,NOA系統在改道逆向車道的複雜場景下失效,凸顯技術驗證的不足。

  小米汽車以“地表最快”速度實現年交付35萬輛目標,但快速擴張導致研發週期壓縮。雷軍雖強調“安全是最高標準”,但行業認爲,其產能壓力可能擠佔安全冗餘投入。

  雷軍個人IP的強綁定曾爲小米汽車帶來巨大關注,但負面事件下,創始人成爲輿論矛頭的焦點。對於小米來說,直面質疑才能挽回口碑,逃避只會加速信任崩塌。未來,小米汽車應該優先保障用戶生命安全,放棄“流量優先”策略,加大研發與品控投入。例如,延長高寒、高溫環境測試周期,建立供應商動態評分機制,並將ESG指標納入高管考覈。同時建立透明的事故響應機制,如公開EDR數據、設立第三方監督小組。

  小米汽車事故不僅是單一企業的危機,更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創新與安全”失衡的縮影。若車企繼續以營銷噱頭掩蓋技術短板,以擴張速度擠壓安全冗餘,公衆信任的崩塌將難以逆轉。雷軍的反思能否轉化爲行動,取決於小米能否真正敬畏汽車工業的百年規律——安全不是評測分數,而是生命重量的底線。唯有將ESG理念深植戰略內核,方能在智駕浪潮中守住“人命關天”的紅線。

  爲及時準確地追蹤企業ESG履行狀況,評定ESG輿情的潛在影響,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提出“ESG影響等級”,並制定規範的定性標準,對正面ESG輿情給出優秀、良好、中等、輕微四個等級,對負面ESG輿情給出惡劣、嚴重、中等、輕微四個等級。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簡介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是業內首箇中文ESG專業資訊和評級聚合平臺,致力於宣傳和推廣可持續發展,責任投資,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價值理念,傳播ESG的企業實踐行動和榜樣力量,推動中國ESG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ESG評估標準的建立和企業評級的提升。

  依託ESG評級中心,新浪財經發布多隻ESG創新指數,爲關注企業ESG表現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新浪財經成立中國ESG領導者組織論壇,攜手中國ESG領導企業和合作伙伴,通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動建立適合中國時代特徵的ESG評價標準體系,促進中國資產管理行業ESG投資發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蔣露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