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武:在臺灣開董事會曾被要用中文

芯智訊
05-20

5月19日,據臺媒報道,雖然英特爾今年沒有在Computex 2025上發表主題演講,但是英特爾有召開活動慶祝英特爾與中國臺灣建立四十年合作伙伴關係。英特爾CEO陳立武在活動上進行了分享。

陳立武在開場致詞時先用中文和大家問好。他表示,中國臺灣對他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對半導體產業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地方,這裏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和創新中心。

就他個人而言,他曾來中國臺灣投資也曾擔任臺灣長興化工董事,中國臺灣的經驗讓他學會很多事,但印象最深刻是長興化工創始人高英士教他“先做人再做事”至今仍受用。

陳立武回顧說,中國臺灣有許多創新和創新的人才,也有許多研究院在這裏,爲了讓這個產業成功,所以中國臺灣擁有世界上最高級的科技公司。

陳立武還提到,1985年李國鼎邀請他回來中國臺灣,把美國創投的經驗和概念帶來中國臺灣。那個時候,他主動來投資中央投資公司等創頭機會,還有一些周邊的企業和領導,涵蓋美國、新加坡及中國臺灣的像裕隆、長興化工等公司。

他還記得第一次參加裕隆董事會時,他用英文發言,董事長吳舜文站起來說,在中國臺灣開董事會要用中文,所以他立刻就開始趕快換成中文,講開董事會。

他出席的第二個董事會是長興化工,創始人高英士告訴他,“我們一般來高雄,我們喫個飯,他知道我喜歡喫澎湖花生,他就買了很多花生,然後他告訴我,我在中國臺灣是做人,不是做事”。

此外,陳立武還提到,有一家他投資的公司在美國開董事會,會中吵吵鬧鬧,就有董事提議說,在中國臺灣我們開董事會,是先拜會每個董事,然後纔開會,開會比較順利,這個他就慢慢就學會了。還有一些政府官員參加,那你一定要在董事會之前給他們留一個車馬費。陳立武覺得奇怪,爲什麼要車馬費呢?原是這樣來開會比較輕鬆,開放一點,比較舒服,開得比較順利,所以學了很多,在中國臺灣做事的(方法)。

另外,陳立武還分享了英特爾在中國臺灣的投資成果。多年來,在臺灣設立了五個創投基金,並通過這些基金,協助了約30家公司。包括 NUMAX、D-Link、Admin、Celergy、Abermedia、ETN資訊、E-Link Group、還有GVC等。所以在臺灣他也學習了怎樣在董事、在創作方面輔導一些新的公司。

陳立武說到他跟中國臺灣的關係,當他接任益華電腦總經理,很多朋友來關心,他告訴他們,最多隻當三個月,結果變成15年。隨後他笑說:“不要隨意說三個月,因爲三個月會變成15年,所以要很小心。”那時的益華電腦頻瀕臨閉,股價只有兩塊四毛二新臺幣,歷經艱辛萬苦,把科技引擎加強,接着有跟客戶合作,業績逐步向上,現在股價到316美元,市值已高達88億美元。

迴歸到英特爾的角色上,陳立武提到自己很巧合地擔任了英特爾的董事,任職兩年後選擇退下。然而,董事會再次邀請他回來擔任CEO,他將這次重返歸因於一個“意外”(accident)。

陳立武對自己的團隊和客戶表示,只要公司需要他,他就會留下來,可能是5年、10年或20年。陳立武也非常堅定地認爲,英特爾這是一家標誌性的公司。

陳立武指出,這是他第6次擔任CEO,也是他第一次以英特爾CEO身份回到中國臺灣。對於能與大家一同慶祝四十年的夥伴關係,他感到非常榮幸。他感謝所有支持英特爾的人,並承諾他們會做得更好。所有的合作伙伴可以通過這個歷史性的“夥伴之夜”,分享英特爾的歷史,以及與臺灣的夥伴之夜的承諾。

展望未來,陳立武堅信與大家一起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他表示,希望能將這段夥伴關係繼續推進。這種夥伴關係將致力於轉變產業,並讓運算普及到全球。這不僅限於數據中心、PC、邊緣運算和雲端,更包括全球市場。希望能在雲端等領域爲產業寫下新的篇章。

編輯:芯智訊-林子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