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金價以勢如破竹的姿態連續刷新歷史高點,市場情緒一度陷入狂熱,金價的波動率加劇,國際金價單日30美元/盎司至50美元/盎司的振幅算是“小行情”。
5月15日,國際金價先是暴跌70美元/盎司,隨後在北京時間17時開啓大幅反彈,僅用13小時連續上漲108美元/盎司,全天震盪幅度高達120美元/盎司,這種極端的波動性不僅讓現貨商庫存管理陷入困境,更讓交易者的風控體系承受巨大考驗,當市場沉浸於牛市狂歡時,歷史經驗與當下風險格局正在發出警示,黃金的璀璨光芒下,暗藏着足以吞噬利潤的震盪漩渦。
回溯黃金百年曆史,牛市中的劇烈回調堪稱“標配”,1974年至1976年,國際金價在20個月內下跌超48%,2006年5月至6月,僅24個交易日便暴跌25%,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半年跌幅達33%,即便是2020年後的結構性牛市中,這些數據揭示了一個殘酷真相,牛市從來不是單向電梯,而是充滿急彎陡坡的過山車。
當下市場與歷史存在驚人相似性,20世紀70年代黃金對沖美元危機的邏輯,如今再現於美國債務規模突破36萬億美元;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流動性衝擊,與當前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2020年疫情後的政策刺激後遺症,正通過持續通脹壓力傳導至黃金定價體系,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金融市場的旋律值得警惕。
面對史詩級波動,傳統交易策略面臨失效風險,當5月15日國際金價單日波動達120美元/盎司時,常規止損設置可能淪爲“自殺指令”,而現貨企業的套保比例計算更需引入極端壓力測試,投資者必須重新校準波動率模型,將恐慌指數納入決策框架。
黃金牛市本質是全球信用體系動搖的鏡像,但震盪風險恰是這種時代特徵的副產品,當市場波動率突破歷史波動帶時,投資者既不能因恐懼錯失時代機遇,也不可因貪婪忽視風險積聚,或許正如傳奇交易員保羅瓊斯所言:牛市能賺錢,熊市能賺錢,而豬羊卻屍橫遍野。在黃金的璀璨征途中,唯有將風險控制鑄入投資基因,方能在震盪狂潮中破浪前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