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兒網20週年CEO陳剛演講:已經做好全面準備,將開啓第四次創業

新浪科技
05-18

  新浪科技訊 5月18日下午消息,5月18日,去哪兒旅行(以下簡稱“去哪兒”)迎來了自己20歲的生日。去哪兒CEO陳剛在20週年演講中表示,通過3次連續創業,去哪兒成功穿越了20年中國互聯網的潮起潮落。如今,去哪兒有一個2億交易用戶的基本盤,並維持兩倍於行業的高速增長。面對AI帶來的下一個技術浪潮,去哪兒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將開啓第四次創業。

  2005年成立的去哪兒旅行,恰好完整經歷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下半場,以及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全歷程。過去20年,去哪兒經歷了從旅遊垂直搜索引擎,到轉型OTA做交易閉環,再到重新整合後實現獨立生存、獨立發展。陳剛用“Meta風口的傳奇、移動時代的贏家、巨頭之下的生長”總結去哪兒的前三次創業歷程。

  “今天,我們又要面對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局面,叫AI的挑戰。”陳剛坦言,今天還在AI發展的早期,但是創業者們都感受到了AI的脈搏。AI已經在去哪兒內部大幅度改變員工的做事方式。例如社媒增長,現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都是由AI完成。AI還正在驅動運營體系的流程自動化。但陳剛表示,AI最重要的“不只是提高效率,還會讓我們的運營想象力打開。”

  今年3月,去哪兒“AI旅行助手”在相關部門完成了應用類大模型備案。目前,去哪兒應用AI的場景涵蓋了智能客服、酒店數字人、火車AI找票、旅遊線路規劃等。AI應用,將新人客服的培訓時間,縮短至原來的三分之一,用戶反饋滿意度提升了13%;酒店交互式數字人,是OTA行業首創。

  “AI對行業的改變,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未來兩年一定會讓行業發生巨大變化。”陳剛表示,去哪兒現在正在做的,是提前兩年進入,通過各種不同的新項目的開展,讓組織發生徹底的變化,全面融入AI。去哪兒目前有一個非常穩健的基本面,加上這家公司的文化基因,可以說,拿到了面向AI的門票,“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用AI改寫行業。”

  他表示,20年時間裏,在去哪兒平臺下過單的用戶,累計達到2個億。現在,每年去哪兒的新增交易用戶,還在以千萬規模增長。特別是在過去兩年,在旅遊行業全面復甦的市場環境中,去哪兒實現了高於行業大盤的增長。機票、酒店、門票等多項業務指標,都突破了歷史峯值。

  “一老一小”和小城居民成爲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三線以下城市居民,在去哪兒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量,同比增長了35%,增幅創近5年新高。“在巨頭的時代,在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裏,去哪兒的同學全力以赴,去完成自己的署名作品。”陳剛說。

  另一方面,雖然全球OTA行業已趨於“定型”,但去哪兒仍在產品戰略上追求創新。近年來,堅持“價格、質量、傳播”三大戰略支柱,用科學的方法測量服務與質量,並倒逼其升級。同時,開啓了視頻化營銷轉型。這些都是行業裏“從0到1”的創新,推動了增長飛輪的轉動。

  陳剛認爲,穩健大盤的背後,真正的支撐,來自這家企業的文化底色。“從我的角度來看,去哪兒最核心的特質有兩個,一個是工程師文化,一個是連續創業。”陳剛說,去哪兒的CEO都是工程師背景,也都是連續創業者。這種由領軍者衍生出來的公司文化,是非常根深蒂固的。這種企業文化表現在日常,就是“對技術有熱情,對創業有激情,對署名作品有使命感”。

  陳剛近年來推行的科學管理,也是這種工程師文化的延伸。如今,站在AI的門口,陳剛形容自己既激動,又“膽戰心驚”。“我們更要發揮我們的文化優勢,要對技術有熱情,要創業,要對署名作品有追求,”陳剛說,只有這樣才能耐得住技術爆發前的沉默,才能接得住AI技術大浪到來的挑戰。這也是去哪兒面向AI、開啓第四次創業的最大底氣。(羅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