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卡位戰:餓了麼協同淘寶閃購再造零售新物種

躺平指數
05-17

圖文 | 躺姐

如果你單純只看股價表現,或是看了看整體的業績簡報,很可能會漏掉這次阿里財報釋放的重要信息。

例如,除了專注物流的菜鳥集團之外,阿里旗下所有主要業務板塊都實現了高增長;其中,包括餓了麼和高德地圖在內的本地生活集團,實現了連續五個季度的雙位數增速,全年收入增速和經調整EBITA增速均位列阿里所有業務集團中的第二位,增長勢頭相當強勁。

要知道,今年一季度重燃的外賣大戰初期,餓了麼並沒有下場參戰。今年3月開始,由京東掀起對美團輿論攻勢,雙方“口水戰”持續升級。背靠阿里陣營的餓了麼,作爲外賣界“元老”,面對日益焦灼的輿論大戰,卻表現得異常冷靜。

在外界的期待中,淘寶與餓了麼協同作戰,以“淘寶閃購”和餓了麼“超百億補貼”強勢出擊,業務表現遠超市場預期。該業務自4月30日上線後,僅用6天便實現日訂單突破1000萬單;內部人士透露,餓了麼的整體DAU都翻了近一倍。業績會上,分析師對上線剛剛兩週的餓了麼淘寶協同入局即時零售的話題很感興趣。

而從長遠看,將全國性的電子商務,與本地電子商務結合帶來的想象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通過與即時電商的深度融合,餓了麼和淘寶閃購將會進化成爲下一個新物種;再加上AI應用在商家側和用戶側的深化,這個新物種將會成爲整個阿里新的增長極。

01無視市場噪音

縱觀這份財報,阿里的基本業務趨勢仍在改善,核心電子商務業務在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中表現出明顯的韌性;此外,在對AI基礎設施和服務,以及AI應用強勁需求的推動下,各個業務線都開始享受AI帶來的增長加速。

具體業績方面,公司2025財年Q4(自然年2025Q1)營收爲236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達到7%,不及市場預期的2379.1億元;調整後淨利潤爲298.5億元,同比增長22%,調整後每ADS收益爲12.52元,同比增長23%,這兩項盈利指標均超越了市場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本地生活集團的強勁表現,已經逐漸成爲阿里新的增長極。

過去連續五個季度,本地生活集團的增速都在兩位數之上,在阿里的全部業務板塊中,只有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實現了這樣的增長;整個2025財年,本地生活集團收入達到670.8億,同比增速達到12%,增速同樣僅次於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排在第二名。

同時,從盈利能力改善的規模看,整個本地生活集團同樣連續五個季度保持了超高兩位數的虧損縮窄狀態;全年來看,本地生活集團全年經調整EBITA爲虧損36.9億元,同比縮窄幅度達到62%,變動幅度僅次於雲智能集團的72%,排名阿里各業務集團第二位。

而業內共識的情況是,作爲在阿里戰略調整後,唯一一個由收購業務組成的業務集團,旗下高德地圖因公共服務的性質較強,貨幣化的節奏較爲剋制;帶動收入高增和虧損大幅縮窄的主要動力其實是餓了麼。

根據商務部研究院市場研究所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國內即時配送行業訂單規模約409億單,同比增長22.8%,即時配送市場規模爲3410億元,同比增長24.8%。當下,即時電商行業仍在持續保持高複合增長、年均增速超過30%,預計至2027年,即時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5萬億元。

早在2024年初,餓了麼召開管理團隊例行年度會議“百人團會議”,新上任的董事長吳澤明在會上表示,已與阿里集團達成幾點共識:一,用戶的消費習慣,在各種品類裏,在越來越往即時到家趨勢發展;二,餓了麼很大程度上承接了這些用戶發展趨勢;三,蜂鳥即時物流會成爲該趨勢裏的基礎設施。

在認識到了這樣的趨勢之後,餓了麼快速開啓在即時零售的差異化佈局。

去年10月,結合淘天體系內多元豐富的品牌商家資源,餓了麼開啓近場品牌官方旗艦店戰略,在餐飲側和零售側打開品牌線下旗艦店與消費者之間的通路;今年4月,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正式升級爲“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共同加大補貼,全力圍繞消費者提供最大福利優惠。

特別是淘寶閃購和餓了麼聯合入場的時機,堪稱老辣。在京東美團外賣戰事火熱,所有人都在質疑餓了麼之際,淘寶閃購強勢宣佈入局,一舉接過了這潑天的流量;節省了大量的營銷費用不說,迅速打開了業務規模,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已破1000萬。

而等到五一假期,餓了麼同樣收穫頗豐:在補貼刺激下多品類訂單增長翻番。

集中優勢資源、迅速擴大規模,淘寶閃購和餓了麼的協同入局,根本就不像是倉促應戰,更像是一場有意爲之的團隊“圍剿”;而在這樣的表象背後,是整個阿里集團生態協同帶來的優勢。

02戰略協同穩健推進

嚴格意義上說,即時電商並不是阿里入局的新賽道。不說長期深耕該領域的餓了麼,淘寶小時達、盒馬等都是阿里在即時電商領域的抓手;再加上擁有龐大品牌網絡和活躍用戶的淘寶天貓、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的菜鳥等等,阿里早已具備大規模開展即時零售業務的所有條件。

雖然沒有高調的宣傳,但阿里的即時零售戰略早已呼之欲出。

因此,不久前阿里集團CEO吳泳銘提出:“今年集團將以飽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幾大核心戰役。這幾個關鍵戰役將由多個業務方參與,發揮各自優勢和長項,以全局價值最優來制定各項業務的協同策略”。而阿里近幾個季度一直在打破其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界限,將每塊業務的經驗和優質資源賦能到另一個業務。

餓了麼管理層近期在內部指出,集團生態優勢讓他們具備更強的競爭力,一體化參戰,更可以高效集中優勢資源,快速拿到戰役結果。

相比行業內其他玩家,淘寶閃購得以優先依託天貓成熟的品牌商家供給。此前,在小時達創立初期,就有多個頭部連鎖品牌接入;升級爲淘寶閃購後,目標是要加速覆蓋至200個核心連鎖品牌。

除了品牌商家支撐的供給,運力也是做好即時零售業務的重要要素。在運力方面,淘寶閃購由餓了麼重點保障履約,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實現30分鐘送達。可以看出,淘寶增加品牌品類能力,餓了麼增加即時履約能力,淘寶閃購將融合淘寶與餓了麼雙方的優勢資源與能力,爲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優惠。

圍剿式的“團戰”策略,對阿里意味着更高的投入效益:淘寶能快速使用餓了麼既有的社會化倉配、騎手運力等本地基礎設施;淘寶加入共同補貼,可幫助提高餓了麼的經營效率。用一筆投入,激活兩條業務線,換來更高的增長和盈利能力,這就是阿里協同效應的最佳體現。

很顯然,決定短時間內淘寶閃購快速上到一定規模的,就是雙方優勢的有效結合;而決定即時零售最終能否成爲阿里另一大增長極的關鍵,在於近遠場優勢資源的整合能力,這也是區別於京東和美團,淘寶閃購最重要的差異化優勢。

實際上,即時零售若僅侷限於“速度”層面,從用戶需求角度看就只能滿足剛需和急需場景,品類必然受限,業務規模也難以擴大。只有讓品牌商家在遠場和近場實現商品庫存統一、價格體系統一,才能真正拓寬即時零售的品類廣度,培育用戶的即時零售消費心智。

這一目標的實現,本質上考驗平臺對品牌的生態賦能能力。在品牌運營體系中,傳統電商團隊與負責線下的業務部門通常分屬不同業務單元,考覈維度、貨盤管理和定價策略均存在差異。平臺與品牌的協同深度,以及平臺規則對品牌的價值吸引力,直接決定了品牌是否願意打破組織壁壘,實現全渠道資源的協同作戰。

而驅動品牌打通全渠道的核心動力,在於場景融合能否帶來實際增長效益。據公開數據顯示,迪卡儂在入駐淘寶小時達後,訂單量環比增幅顯著,其中騎行裝備、戶外服飾等品類表現尤爲突出:春季健身器材、登山露營裝備、戶外衝鋒衣等商品成交量同比增幅超200%,一款戶外野營釦環水杯成交量增長350%,新品戶外大容量登山雙肩包更是以450%的成交量增幅成爲現象級單品。

此次淘寶小時達升級爲淘寶閃購,核心戰略之一便是加速拓展與連鎖品牌的深度合作——從現有的 20家頭部連鎖品牌、全國2萬餘家門店的服務網絡,進一步覆蓋至200個連鎖品牌,構建更密集的即時零售服務網絡,爲行業開創從“應急剛需”到“全場景消費”的增長新範式。

03以AI爲軸

協同作戰的商業格局確定,即時零售的長期競爭還將圍繞新的技術開展——AI。餓了幺正基於阿里AI大模型戰略級技術儲備,從三個核心戰場展開深度技術重構。

在商戶賦能層面,平臺推出“AI入駐店鋪助手”開創性解決方案,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實現商業邏輯的智能解析,將傳統數小時的資質審覈流程壓縮至5分鐘極速入駐,日均服務新增商戶突破3000家,形成數字化開店的行業新標準。

此外,餓了麼開發的AI經營助手已實現商業數據的智能熔鍊,可在分鐘級生成包含客羣畫像、爆品預測的動態決策藍圖,將傳統需數日人工分析的經營數據重構爲實時可視化的智能商業圖譜。

更爲重要的是,平臺正以AI Agent技術爲核心打造商業決策矩陣——通過智能解析萬億級消費行爲數據,該系統不僅能透視區域市場的商品機會缺口,更能實現菜單結構優化模擬、智能庫存彈性預警等深度賦能。這種搭載在雲端的多模態商業大腦,能使每個商戶都能擁有頂級諮詢機構級的實時決策支持。

在騎手生態方面,全球首個騎手AI助手“小餓”已構建全場景智能支持網絡。這是餓了麼首個搭載多模態交互引擎的智能體,實時解析配送環境數據流,在無錫、瀋陽等首批落地城市實現30%的時效優化,其動態路徑規劃算法正重新定義即時配送的效能邊界,幫助騎手提升效率,賺到更多的錢。

同時,通過實時分析騎手位置、訂單狀態及環境數據,主動推送權益提醒(如福利領取)、天氣預警、路線封路提示等,降低配送風險,讓騎手在工作時能夠更加安全,受益AI帶來的進步。

而在平臺治理體系方面,餓了麼的AI工具“全息盾”系統,通過萬億級合規數據訓練,建立毫秒級風險識別矩陣。這套全天候運行的AI哨兵體系,在品牌資產保護、商品合規審查等關鍵戰場實現秒級響應,將平臺治理維度從二維平面拓展至全息空間。

同樣,這也是首次將AI Agent技術應用於平臺治理,已爲超過500個品牌提供主動防控服務,通過“全息盾”系統成功攔截疑似侵權門店21000家;幫助平臺治理涉嫌“虛假門店”的商戶,目前已處置超過1000家。多模態的AI能力,顯著提升了餓了麼平臺的安全性。

事實上,當AI Agent全方位滲入從商品上架到熱餐送達的每個環節,即時零售行業正從人力密集型戰場,升維至以智能密度定義競爭力的新紀元。這個融合了AI的即時零售新物種,就是未來競爭的核心壁壘。

聲明:本文僅用於學習和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

歡迎點贊、在看、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們更新的動力!

加星標關注躺平指數,不錯過每一次硬核推送。

進羣請加小助手,微信:luckydc2019

關聯閱讀:

京東外賣:關乎前途命運的一場大型自救

聯想用AI,撕開港股科技股的“估值裂縫”

從產品角度看TCL電子:能否終結三星的霸權?

京東美團外賣戰爭觀察:沒價值的競爭以後能不能少一點?

從財報暴雷看“馬斯克困境”:天才企業家何成美國災難推手?

AI沒落?臺積電業績力證繁榮仍在,卻難掃關稅陰霾

AI應用的擴張速度,決定了港股漲勢持續多久

中海油2024年報:目前唯一正增油企,2025還得降本增效

美團四季報:基本面全面改善,還會被人當“軟柿子”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