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號董事長樓齊良:低空經濟如果“管不住”,就“飛不起”!

證券日報
05-21

  5月20日下午,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通號”)舉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在業績說明會上,低空經濟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低空經濟如果‘管不住’,就‘飛不起’。”中國通號董事長樓齊良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低空經濟前景廣闊,但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針對行業發展的痛點問題,公司正在進行通信、控制、反制三個方面的核心技術攻關。

  低空空域管理面臨三大核心問題

  樓齊良認爲,低空經濟的發展要從短期、中期、長期不同發展階段來看待。產業的發展需要較長時間週期,僅依靠現有的巡檢場景難以支撐產業化發展。只有實現低空交通、低空物流等場景的規模化應用,產業才能真正具備發展潛力,但應用場景的培育需要一個過程。

  “低空交通管理與地面管控存在顯著差異,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樓齊良表示,當前低空空域管理必須解決三大核心問題:一是對空中大量飛行器的有效管控;二是空中無人駕駛飛行器的通信問題;三是建立反制技術體系。

  中國通號立足於主業,聚焦控制系統領域,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延伸。目前公司正積極推進這三方面的技術攻關,在低空經濟的通信、控制、反制三個領域分別與三個院士團隊深化合作研究。“作爲國家隊,公司希望在原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既能真正解決問題,又具備成本優勢,切實爲行業發展貢獻力量。”樓齊良說。

  據介紹,依託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中國通號自主研發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統,該系統兼顧安全與效率,具有高效運控,自動反制等特點,可以解決多架航空器間隔追蹤運行,衝突檢測避障、非合作無人機識別監管等關鍵問題。

  佈局軌道交通和低空經濟雙賽道

  中國通號總會計師、董事會祕書李連清介紹,中國通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也是我國高鐵列控技術和民族產業的主要代表。

  列控系統是鐵路的大腦與神經中樞,中國通號全面參與了國家“八縱八橫”高鐵鐵路網絡的建設,公司提供的智能控制技術和調度指揮系統,保證了全國每天6000多列動車組和27000多列客貨列車的安全、高效運行。

  2024年,中國通號對“十四五”戰略規劃進行了調整,將自身的智能控制技術優勢向低空領域延伸,佈局軌道交通和低空經濟雙賽道,培育“第二曲線”,發展智能軌交、智能低空、智慧城市、智能作業等智能業務。在低空經濟領域,中國通號推動培育低空空域管控、無人機製造、服務運營三大業務,構建起“三業一態”的產業格局。

  據介紹,目前,中國通號在低空經濟領域已經取得一定進展。錨定低空經濟“管不住”就“飛不起”行業痛點,公司充分發揮智能運控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統ID-Space 1.0版,創新提出“一塔一城”低空通信專網方案,成功發佈通號空管監視防護系統。

  在場景拓展方面,公司攜手中信集團、中國郵政、中國鐵塔構建載人運營、物流運輸、政務巡檢低空業態。公司還推動低空巡檢、低空物流等場景在合肥、重慶、怒江等地示範應用,推動青島、石家莊等地深化“軌道+低空”融合發展模式,打造湛江西至海口“空鐵聯運”跨海航線,打造貴州榕江縣“村超+低空”新模式。

  “總體而言,低空經濟前景廣闊,但需要經歷長期發展過程。”樓齊良表示,一方面需要實現技術成熟、產品成熟,另一方面有待大規模應用場景的持續培育,低空經濟產業才能持續發展,形成商業閉環。公司將堅持技術研發,不斷完善三大業務。

  高度重視市值管理

  當前,央企市值管理成爲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李連清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專門出臺了市值管理辦法。

  “首先要做好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利用多種手段加強市值管理。”李連清表示,從發展方式來看,公司在去年調整了發展方向,從原來的軌道交通單個賽道轉變爲軌道交通和低空經濟兩個賽道,今年在此基礎上又豐富了具體的業務。

  此外,過去公司以自我滾動發展爲主,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調整,公司將自我滾動發展和資本運作相結合,專門成立了戰略投資部門和資本公司,通過對機構的調整和平臺的建立,不斷豐富公司發展手段。

  與此同時,公司高度重視投資者回報。公司2024年年度分紅中,每股派發0.17元現金股利,共計派發現金股利18億元,佔公司2024年度合併報表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51.51%。

  “公司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特別是通過業務結構的優化管理,鼓勵新業務發展,公司有信心對盈利質量、現金流保持較好狀態,從而對利潤分配保持較高水平。”李連清表示,後續公司也會根據市場情況採用增持、回購等方式穩定市場,持續保持健康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