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恆瑞醫藥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爲今年迄今港股第二大IPO,僅次於寧德時代。
此舉也標誌着這家中國醫藥行業龍頭成功完成“A+H”兩地上市佈局。
從1月6日遞表到5月23日掛牌上市,歷時僅四個半月。
根據週四晚的發售價及配發結果公告,恆瑞醫藥此次全球發售約2.245億股H股(不含超額配售),發行價爲44.05港元/股。
此次IPO募集資金總額約98.901億港元,淨額約97.473億港元。
如15%超額配售權悉數行使,全球發售股份數將達到約2.582億股,募資額將提升至113.736億港元。
市場對恆瑞H股表現出強烈認購熱情:公開發售獲454.85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17.09倍認購額。
如此火熱場面,在近年整體港股新股市場表現平淡的背景下殊爲難得。
恆瑞醫藥H股股價上市首日暴漲,盤中一度漲至60.50港元,漲幅高達37.34%。
截至收盤,恆瑞醫藥港股報55.15港元/股,漲了25.2%,總市值高達3641.84億港元。
作爲對比,今日恆瑞醫藥A股盤收54.5元/股,跌了1.62%。以H股收盤價55.15港元來算,A股較其略有折價。
恆瑞醫藥此次IPO引入了7名基石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美國景順、瑞銀資產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博裕資本旗下Cordial Solar、高瓴HHLR Advisors、新加坡千禧ICSA、美國橡樹資本管理。
這七家全球知名投資機構認購了9377.34萬股,按44.05港元/股的發行價計算,合計金額約41.307億港元,佔全球發售的41.77%。
如此豪華的基石投資者陣容,亦是恆瑞長期穩健經營與全球化佈局能力的背書。
據上市文件,公司港股上市後,恆瑞醫藥創始人及董事長孫飄揚爲最大股東,通過恆瑞集團持股23.3%;投資人岑均達通過西藏達遠持股14.4%。
此外,恆瑞其他董事及監事合計持股0.1%,其他A股股東持股58.8%,H股股東持股3.4%。
成立於1970年的恆瑞醫藥,是中國最早一批從仿製藥邁向創新藥的企業。
5月15日,恆瑞醫藥在全球發售文件中表示,計劃將75%的募資淨額用於其研發計劃。
另外15%將用於在中國和海外市場建設新的生產和研發設施,及擴大或升級其現有生產和研發設施。
事實上,恆瑞醫藥連續多年保持高研發投入,截至今年一季度其累計研發投入已達460億元。
2022年至2024年,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爲48.87億元、49.54億元及65.83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23.0%、21.7%及23.5%。
若加上資本化研發投入,2024年恆瑞醫藥研發投入高達82.28億元,佔全年營收的29.4%。
目前,恆瑞擁有19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在售,管線囊括逾90款候選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7個處於臨牀或更後期階段的其他創新在研藥物。
2024年,恆瑞共遞交了8項創新藥新藥上市申請(NDA/BLA)。期間,公司產品獲得美國FDA三項快速通道認證和三項ANDA。
在具體治療領域佈局上,恆瑞從腫瘤拓展至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科學等領域,實現從預防到治療的覆蓋。
例如在腫瘤方向,恆瑞已實現從早期新輔助治療至後線治療的產品組合。
長期以來,恆瑞收入的大部分來自自營銷售。比如,2024年恆瑞醫藥自營銷售營業收入約爲245.94億元,佔同期醫藥製造業營業收入的98.34%。
截至2024年底,恆瑞擁有一支約9000人的市場銷售團隊,規模在中國製藥企業中排名前列。
而且,該公司的銷售網絡覆蓋全國30餘省、逾2.2萬家醫院及20萬家線下零售藥店,實現了對中國主流市場的全面覆蓋。
強勁的商業化能力帶來了穩健的營收和現金流。2024年,恆瑞實現營業收入約279.85億元,同比增長22.63%。
其中,創新藥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6%至138.92億元,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的38.1%升至46.3%。
對比來看,其仿製藥銷售收入佔比由2022年的60.3%減至2023年的53.4%,並進一步減至2024年的42%。
恆瑞醫藥表示,自2014年起其複合年增長率約爲14%,遠超同期全球製藥市場約4%的複合年增長率。
與此同時,該公司2024年錄得毛利率86.2%,經營現金流入達到74.228億元,爲進一步研發投入與國際化提供了資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恆瑞自2000年A股上市以來,已累計現金分紅約80.29億元,相當於其A股上市募集資金的16.8倍。
在拓展國內銷售網絡的同時,恆瑞也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過去幾年,它已在美歐日韓等主要市場開展超過20項臨牀試驗,並與包括默沙東、德國默克、IDEAYA等全球藥企達成14筆創新藥對外授權合作,累計交易金額約140億美元。
2024年5月,恆瑞與貝恩資本等出資4億美元設立的美國Hercules公司達成GLP-1產品組合許可協議,恆瑞獲得1億美元首付款和19.9%股權。
這一交易不僅展示出恆瑞的產品力,更反映其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的“議價能力”。
而此次港股上市,則被恆瑞視爲國際化征程的關鍵一步。
正如恆瑞醫藥副董事長戴洪斌在上市儀式上所言:“登陸港股,是恆瑞醫藥邁向國際資本市場、加速創新國際化的關鍵一步,也是公司五十五年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孫飄揚掌舵恆瑞已逾二十載,是公司從仿製藥廠成長爲創新藥龍頭的重要締造者。此次上市儀式上,孫飄揚看着是胸有成竹,親自敲鑼亮相。
恆瑞成功赴港上市,讓孫飄揚與妻子鍾慧娟在港股相聚。2019年6月,鍾慧娟帶領翰森製藥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據彭博億萬富豪實時排行榜顯示,截至5月23日,孫飄揚身家達125億美元,位列全球第217位。
而鍾慧娟身家則比她的丈夫高些,爲153億美元,位列全球第155位。
算下來,孫飄揚和鍾慧娟這對醫藥界伉儷的身家總計278億美元,妥妥的百億富豪夫婦啊。
總的來說,港股上市,是恆瑞醫藥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更是中國創新藥力量走向世界的縮影。
憑藉長期堅持的研發投入、強大的產品管線、紮實的商業化能力與清晰的國際化佈局,恆瑞正逐步打破“只在中國強”的天花板,朝着全球製藥舞臺邁出關鍵一步。
而這場IPO的背後,體現的不僅是恆瑞自身的躍遷,更是中國醫藥產業整體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
在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當下,恆瑞能否繼續領跑,將成爲市場下一步關注的焦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