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鬥魚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本季度鬥魚實現總收入9.47億元,創新業務、廣告及其他業務實現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達到60.2%。
從利潤角度來看,鬥魚在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潤實現了同比和環比的增長,達到了1.14億元,其中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62.6%。並且,毛利率達到12%,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5.9%;運營虧損爲2610萬元,同比大幅減少84.3%;調整後淨虧損爲2090萬元,同比縮窄75.6%。
鬥魚聯席CEO任思敏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們專注於增強收入多元化能力和提升成本效率。通過加大與遊戲廠商的商業化合作,優化語音業務的運營和推廣,公司的創新業務持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同時,我們逐步啓動傳統業務成本結構的優化進程,動態調配主播資源,平衡內容供給。”
收入結構優化
在傳統直播行業增長逐漸緩慢的大背景下,鬥魚也在對其傳統業務結構進行持續調整。
2025年第一季度,隨着平臺傳統業務結構的持續調整,鬥魚實現總收入9.4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0.40億元略微下滑8.9%。
從收入結構來看,在2025年第一季度,鬥魚的非直播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該季度,鬥魚直播業務實現收入5.65億元,創新業務、廣告和其他收入達到3.83億元,比上年同期的2.39億元增長了60.2%。
對於創新業務、廣告和其他收入的大幅增長,鬥魚副總裁曹昊表示:“在2025年第一季度,鬥魚的遊戲專屬會員服務和基於語音的社交服務強勁的增長,推動了該業務板塊的同比大幅增長。同時,推動該部分業務佔總收入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23.0%提高到了40.4%。”
在2025年第一季度,鬥魚推出的獨立語音社交服務商業化進展順利,該部分收入達到2.90億元。春節期間,鬥魚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營銷活動,以高效的流量分配策略爲支撐,有效地提升了用戶參與度和支付轉化率。該季度,鬥魚基於語音社交業務的平均MAU爲49.84萬,每月平均付費用戶數爲8.29萬。
另外,財報還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鬥魚的平均移動端MAU爲4140萬,同比下降8.7%,這一下降與鬥魚的內容成本優化策略一致,主要是因爲官方錦標賽轉播的減少和平臺上相關衍生內容產品的減少。
2025年第一季度直播業務的平均付費用戶數爲290萬,季度ARPPU爲216元。鬥魚表示,付費用戶數的下降主要源自運營策略的調整、平臺低投資回報率運營活動的縮減,以及宏觀經濟疲軟的情況下消費者支出的持續性疲軟。
任思敏表示:“在調整過程中,平臺流量和收入規模將會受到內容調整的波動,我們認爲這些措施是提升公司運營效率的必要措施,長期來看有利於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精細化運營見效
2025年第一季度,鬥魚的毛利爲1.135億元,比2024年同期的1.09億元增長了4.1%。加上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同比是有所下滑的,所以鬥魚毛利的增長速度其實更高。
鬥魚表示,毛利潤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內容成本的降低。
在新的戰略調整之下,鬥魚一直在控制內容成本,可以看到鬥魚在上一季度基礎上,繼續延續優化版權採買策略和主播薪酬體系的運營策略,實現了資源的高效配置。同時在內容運營、活動運營方面更加精細化,穩住了傳統直播業務的流量。
在內容上,除了採買內容,鬥魚也在積極探索自制優質內容。例如,在本季度,鬥魚除了轉播官方大型賽事活動近40場,還自制電競賽事20餘場,推出10場娛樂節目,並且圍繞自制內容,通過聯動行業資源最大化內容優勢,有效提升成本效率,如《英雄聯盟手遊》的點子杯、《王者榮耀》的重生之我在峽谷真牛杯等。
鬥魚積極推進平臺資源的深度整合,全面統籌全站各分區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在主播資源儲備以及內容製作領域的專業能力,精心策劃並推出了一系列高質量的PGC節目。如《鬥魚和平精英冒險之旅》,匯聚了衆多人氣主播、職業選手,跨年期間在長白山打造了一場冰雪風光下的直播狂歡。
財報顯示,鬥魚的收益分成費用和內容成本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7.94億元下降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7.06億元,降幅達到11.1%。帶寬成本也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8250萬元下降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5640萬元,同比下降31.6%。
另外,鬥魚還加大了與遊戲廠商的商業化合作玩法。例如,在2025年第一季度,鬥魚通過與主流遊戲廠商合作,不斷更新營銷活動玩法,提供鬥魚特色的道具售賣服務,爲核心遊戲用戶提供了沉浸式的遊戲消費體驗,提升了用戶購買意願。鬥魚利用平臺PGC節目爲載體探索道具售賣,《鬥魚和平精英冒險之旅》邀請跨分區主播前往長白山開展“戶外娛樂+遊戲直播”,分區新增觀看UV達到非活動日的兩倍。
在春節期間,鬥魚還開啓了英雄聯盟蛇年限定福利專場,涵蓋主播南波兒專場帶貨、雲頂之弈4V4趣味賽事等配套直播內容,充分利用鬥魚主播、賽事資源優化廠商合作模式。
“我們的成本結構和運營效率舉措也開始產生可衡量的成果,第一季度毛利率達到12.0%,環比和同比分別增長5.9和1.5個百分點。此外,我們將調整後淨虧損降至2090萬元。”曹昊表示,展望未來,將繼續執行“降本、增效、收窄虧損”的戰略,提升公司的財務韌性,促進業務的平衡增長,併爲股東創造長遠價值。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