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科技出售徽商銀行股權 剝離非核心資產背後的業績困局與轉型陣痛

新浪證券
05-23

  2025 年5月21日,中糧科技發佈公告稱,以 1.03 億元成功轉讓所持徽商銀行4031萬股股權,佔該行總股本的 0.2902%。此次交易由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摘牌,標誌着中糧科技歷時近半年的金融資產剝離計劃塵埃落定。這一動作既是公司戰略聚焦的體現,也折射出其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不足、依賴資產處置改善財務報表的問題。

  股權出售:從多次流拍到低價成交的資產瘦身

  此次股權出售並非一帆風順。早在 2024 年3月,中糧科技就謀劃轉讓徽商銀行股權,2024年2月掛牌時定價 1.56 億元,隨後降價至 1.03 億元才最終成交。這一過程暴露出市場對徽商銀行股權的謹慎態度,也反映出中糧科技剝離非核心資產的迫切性。從交易邏輯看,徽商銀行股權與公司食品加工、生物能源等主業協同性較弱,且 2024 年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淨利潤影響有限,清理此類資產可降低金融市場波動風險,符合國資 “聚焦實業、服務實體” 的改革導向。

  這筆交易對優化中糧科技財務狀況具有現實意義, 2024 年公司賬面現金19.09億元,短期有息負債達到40.79億元。

  業績透視:扣非淨利潤持續虧損的核心隱憂

  儘管 2024 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但扣非淨利潤- 7663.97 萬元的事實,揭示出核心業務造血能力的不足。從財務結構看,公司淨利潤轉正主要依賴資產處置、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而食品、生物能源等主業仍處於 “增收不增利” 狀態。公司在食品領域的佈局看似積極,但 2024 年毛利率遠低於2022年。

  作爲國內燃料乙醇龍頭,中糧科技通過原料多元化(木薯、水稻替代玉米)和產能升級(肇東酒精產業鏈項目達產)增強抗風險能力。但該業務仍深度綁定國際原油價格 ——2024 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同比下跌 12%,直接導致燃料乙醇出廠價下降 9%,拖累營收減少約 3.2 億元。儘管公司通過 “期現結合” 對沖部分價格風險,但生物能源板塊毛利率仍同比下降 1.8 個百分點,反映出傳統業務模式的脆弱性。

  轉型挑戰:從 “輸血” 到 “造血” 的質變困局

  中糧科技出售徽商銀行股權的短期意義在於緩解流動性壓力、優化資產結構,但其長期價值取決於能否藉此契機重構核心競爭力。

  在食品消費升級、能源轉型加速、環保政策趨嚴的多重背景下,公司需在三個維度實現突破:一是通過阿洛酮糖等創新產品打開高毛利市場;二是依託生物可降解材料搶佔綠色經濟賽道;三是深化與中糧集團在原料採購、渠道共享等方面的協同。若能將此次資產處置的 “止血” 效應轉化爲業務升級的 “造血” 動能,中糧科技或可在生物經濟浪潮中找到新座標。否則,恐難改寫其 “週期型企業” 的固有標籤。

  (注:本文系AI工具輔助創作完成,不構成投資建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AI觀察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