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刻度 陳鄧新
二次元遊戲賽道,又有了微妙的變化。
於2024年5月23日正式上線的《鳴潮》,算下來差不多運營了一年,已成爲米哈遊不可忽視的關鍵對手。
與此同時,經歷攻擂的米哈遊,也重新振作起來。
《原神》《絕區零》《崩壞:星穹鐵道》這三大標杆作品,邁入2025年之後流水逐漸有了好轉,似乎有重返巔峯的苗頭。
雙雄爭霸之下,行業何去何從?
三足鼎立格局鬆動了
對標《原神》,一直是二次元遊戲的夙願。
此前,多款遊戲意欲挑戰《原神》,渴望分一杯羹,卻意興闌珊,甚至被寄予厚望的《幻塔》也無疾而終——2021年開服月流水高達6億元,之後月流水跌落至千萬元級。
直到《鳴潮》出現,行業再一次看到希望。
彼時,《原神》無論是熱度或收入,數據都大不如前,疲軟勢態肉眼可見,再疊加四平八穩的更新以及微薄的福利,令玩家恨鐵不成鋼。
於是乎,《鳴潮》瞅準時機想給《原神》上壓力。
公開資料顯示,《鳴潮》的年均研發成本約爲5.5億元,首月宣發費用約爲6億元,宣發可謂下了血本。
萬萬沒想到,起了高調的《鳴潮》,一上線就令玩家失望了。
“機智貓”在開服時表示:“如果你連《原神》都玩不下去,那麼《鳴潮》大概率也玩不下去。另外這款遊戲的優化,劇情,甚至傳達出的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問題。”
通俗易懂地說,原本想露臉,結果露了腚。
點點數據顯示,《原神》上線首周流水爲3.5億元至4億元,《鳴潮》上線5日流水爲9470萬元,以此估計其首周流水,兩者差距大概在3倍。
此背景下,《鳴潮》暴死論大行其道。
不承想,《鳴潮》沒有成爲下一個《幻塔》,反而憑藉後續更新走上了正軌,流水聲勢雙雙回暖,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鳴潮》新人氣角色
低開高走之下,《鳴潮》打破了“唯有米哈遊能打敗米哈遊”的信仰,躋身爲米哈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如此一來,米哈遊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競核”報道:“在新遊《絕區零》推出後,米哈遊2024年三款主力產品的全年流水反而相較2023年超500億元的流水下滑了可能近百億元,正反映出老產品在長線運營方面遇到的問題。”
更爲麻煩的是,部分鐵粉成爲米哈遊的“負資產”。
2024年,有的米哈遊玩家鼓吹“二遊是二遊,米遊是米遊”的論調,上演了一出切割大戲,加劇了二次元遊戲市場的對立,從而增加了米哈遊的拉新難度。
2024年10月,米哈遊首次與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收入總榜Top 3失之交臂,這之後連續七個月未能入圍,江湖地位大不如前。
與之對應的是,《鳴潮》越戰越勇,邁入2025年之後再上了一個臺階,被行業認爲越來越接近成爲一款優秀的全球化產品。
譬如,2025年4月29日,《鳴潮》上線Steam平臺,上線24小時同時在線峯值破1.1萬,成爲國產二次元遊戲Steam人氣王,並斬獲87%的好評率。
儘管如此,《鳴潮》時不時的“抽象”操作,依然給人草臺班子的既視感。
最近的一次,則是慶祝週年時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前期給足了高預期,事到臨頭福利卻大幅縮水,甚至不如新人七天簽到福利,以至於玩家紛紛聲討“老玩家不如狗”。
圖源:手談姬
一言以蔽之,既想守住基本盤,又想討好新玩家,結果辦砸了,官方最終不得不出來道歉並進行了補償。
賽道戰火愈燃愈烈
覆盤來看,《鳴潮》這一年扮演了鯰魚的角色,對行業產生了較爲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米哈遊放棄躺平。
曾幾何時,米哈遊等於二次元遊戲的代名詞,享受着品類開拓的紅利,即便躺着也可以賺錢,激情大不如前。
更爲糟糕的是,出現了產品生命週期問題與路徑依賴問題。
“黃青春頻道”表示:“即便是爆款也有產品生命週期,隨着‘原神效應’降溫,遊戲行業已經不像 2021-2023年那般吹捧《原神》了,且《崩鐵》《絕區零》高舉高打的投放買量策略並未換來持續上揚的市場增長曲線,兩者通過鉅額營銷帶來的爆發遠不如最初《原神》那般‘兇猛’,更遑論擊穿品類天花板。”
而隨着《鳴潮》的攻擂,之前被光芒掩蓋的問題愈發突出。
好在,米哈遊並不甘心喫老本,在打磨了高人氣新角色、迭代遊戲商業體系、提高素材投放效率等方面下了苦功夫,試圖通過內容與渠道重新獲得行業的話語權。
譬如,《崩壞:星穹鐵道》的“走過安眠地的花叢”版本、《原神》的“衆火溯還之日”版本與《絕區零》的“將眼淚與過往一同埋葬”版本大獲好評,擊中玩家的心坎與激發玩家的付費慾望。
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25年4月米哈遊雖然仍位居收入榜第四,但整體收入較上個月大幅增長了51%。
以上可見,重燃鬥志的米哈遊又站了起來。
圖源:Sensor Tower
另外一方面,騰訊網易繼續加碼。
近年來,遊戲紅利逐漸消失,市場從增量走向存量,行業不斷反思未來在何方,於是紛紛挺進二次元遊戲這個“藍海”。
隨之而來的則是競爭頗爲激烈,以至於市場反饋顯示投入與收穫往往不成正比,質疑之聲絡繹不絕。
關於此,從大多數二次元遊戲曇花一現,就可見一斑。
2024年,既有《阿涅瓦》《逆光潛入》《諸神終應知曉》等停止研發,也有《白夜極光》《千年之旅》《環行旅舍》等停服。
DataEye研究院負責人劉尊表示:“(二次元遊戲紛紛停服的)直接原因是國內二次元遊戲市場過於集中化。玩家口味、品位、偏好被TOP級別的二遊所定義,其他產品如果沒達到那一水準,玩家就會不滿。”
由此一來,行業風光不再。
《202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這一年我國二次元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93.48億元,同比下降7.44%,聲量已不如小遊戲(398.36億元),僅僅強於主頁遊戲和單機遊戲。
圖源:《202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於是,有關騰訊網易放棄的猜測一度甚囂塵上。
可事實並非如此,騰訊雖然迴歸長青遊戲,聚焦競技遊戲,但仍然繼續加碼二次元遊戲,近期更是開啓了《星痕共鳴》的限量刪檔測試,切入“MMO+二遊”這個新興的細分賽道。
“遊戲客棧×爆款時代”表示:“看得出《星痕共鳴》並非簡單地希望爲二遊玩家和MMO玩家創造一個可以求同存異的舞臺,而更傾向先用二遊設計讓玩家找到長期體驗的錨點,再通過MMO的特色給這個長期體驗帶來更厚重的羈絆。”
騰訊之外,網易也未放棄。
網易押注的二次元都市開放世界遊戲《無限大》,爲其近年來最重要的新品之一,目標直指“都市+二遊”這個空白賽道。
網易高級副總裁胡志鵬表示:“《無限大》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二次元遊戲,基於網易過去20多年對遊戲市場的認知,以及對玩家的觀察,網易在《無限大》中做了非常多的嘗試,投入了巨大的研發資源,整個網易對《無限大》這款遊戲都有着非常高的預期。”
不難看出,騰訊與網易雙雙謀求二次元遊戲創新。
總而言之,《鳴潮》這一年不斷成長,雖然體量還不及《原神》,但聲量已不相上下,更爲重要的是刺激行業進入新一輪軍備競賽,未來或呈現百花齊放之勢。
那麼,“鳴潮們”要押上一切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