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擬取消電動汽車及綠色稅收抵免,專家稱 “現在” 申請優惠正當時

環球市場播報
昨天

  衆議院共和黨人最快可能在本週通過的一項稅收方案顯示,目前草案計劃取消一系列與清潔能源相關的消費者稅收優惠。專家指出,若該方案成爲法律,有意申請稅收減免的家庭可能需在今年內緊急行動。

  擬取消的稅收優惠包括消費者購買或租賃電動汽車的補貼,以及家庭提升能源效率的相關減免。

  美國前總統時期的《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曾對氣候變化領域作出歷史性投資,並創設或加強了這些稅收優惠。根據當前草案,大部分優惠將在 2025 年後終止,比現行法律提前約七年。

  “根據現有提案內容,如果你一直在考慮購買電動汽車或有計劃入手,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美國插電協會(Plug In America)高級政策經理亞歷克西婭・梅倫德斯・馬蒂諾(Alexia Melendez Martineau)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終止

  消費者購買新電動汽車可享受最高 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購買二手電動汽車最高可獲 4000 美元抵免。汽車經銷商也可將 7500 美元的抵免額度直接讓渡給租賃電動汽車的消費者。

  衆議院稅收提案計劃在 2025 年後終止這些抵免政策。而《通脹削減法案》原本規定其有效期至 2032 年。

  一項 “特殊規則” 將使部分新電動汽車的 7500 美元抵免延長一年,至 2026 年,但僅適用於尚未售出 20 萬輛電動汽車的車企。這意味着通用汽車(GM)、特斯拉(TSLA)和豐田(TM)等車企的電動汽車將無法享受該優惠。

  考克斯汽車公司(Cox Automotive)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電動汽車佔所有新車銷量的 7.5%,高於一年前的 7%。自 2008 年喬治・W・布什批准以來,電動汽車稅收抵免以多種形式存在。

  《通脹削減法案》簡化了消費者獲取抵免的流程,允許經銷商在銷售時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優惠,無需等到報稅季。專家建議,近期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應選擇這一前置減免方式。

  “我們建議在經銷商處直接享受前置退稅,這不僅能降低當前支付成本,還能將抵免申請的責任轉移給經銷商,由其與美國國稅局(IRS)對接。” 馬蒂諾說。

  取消家庭能效稅收減免

安裝太陽能板的現代住宅

  衆議院共和黨人還計劃取消與家庭能效提升相關的多項稅收優惠,包括安裝絕緣材料、太陽能板、熱泵及節能門窗等項目的成本補貼。

  其中,“能效家居改善抵免”(又稱 25C 抵免)可覆蓋合格項目成本的 30%,納稅人每年最高可在報稅時申請 3200 美元,具體金額與項目類型掛鉤。

  另一項 “住宅清潔能源抵免”(25D 抵免)同樣覆蓋合格項目成本的 30%。據美國國稅局(IRS)規定,除燃料電池項目有特定限額外,該抵免無年度或終身金額限制。

  根據現行法律,兩項抵免有效期均至 2032 年(25D 抵免在 2033 年降至 26%,2034 年降至 22%),但衆議院法案擬在 2025 年後廢除。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能源研究所(Haas Energy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指出,25C 和 25D 抵免分別自 1978 年和 2005 年起以不同形式存在。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 年超 340 萬美國家庭申請了其中一項抵免,獲得超 80 億美元補貼。

  專家建議,考慮進行家庭能效改造的消費者應在年底前完成項目,以確保申請稅收抵免。

  “如果房主希望利用 25C 稅收抵免,根據衆議院提案,他們需要確保相關係統在今年內投入使用。” 能源與環境政策戰略公司 AnnDyl Policy Group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拉・索爾・里納爾迪(Kara Saul Rinaldi)說。

  衆議院稅收法案可能調整

  共和黨人將氣候稅收優惠視爲籌集資金的途徑,以支持涵蓋延長特朗普 2017 年稅法措施、削減加班費和小費稅收等內容的龐大方案。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預算模型(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週一發佈的分析顯示,衆議院稅收計劃廢除或修改清潔能源抵免(包括電動汽車和家庭能效部分),將在十年內籌集 7070 億美元。

  沃頓模型指出,綜合考慮開支削減後,整體衆議院法案將在十年內使美國赤字淨增 3.3 萬億美元。

  當然,法案文本可能仍會調整。衆議院共和黨內部對法案的多個方面存在分歧,部分內鬥與廢除氣候相關稅收優惠有關 —— 這些優惠的受歡迎程度超出預期。法案在提交總統簽署前,還需參議院通過。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經濟學家保羅・阿什沃思(Paul Ashworth)週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共和黨內部遠未達成一致:赤字鷹派推動更大幅度的減赤,中間派反對大幅削減福利,藍州共和黨人則力爭擴大州和地方稅收(SALT)豁免。”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丁文武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