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趣解商業
近日,QQ音樂陷入了一場輿論漩渦。
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發起了集體投訴,投訴對象爲QQ音樂小祕書。該消費者稱,爲了完成“暢銷指數”任務,其於2025年5月13日-17日購買了多支單曲,以提高歌曲在巔峯潮流榜中的排名。然而該軟件卻在榜單截止後突然更改名次,並且,用戶需購買單曲或成爲“超會會員”才能參與打榜,但平臺僅支持“買超會送單曲”,未明確說明資金是否用於榜單權重計算。該消費者認爲,該軟件利用榜單作假騙取消費者大額打榜金額,這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悉真情權、公平交易權等權利。因此,該消費者要求QQ音樂給出解釋,並道歉、賠償。截至發稿,該集體投訴量已經達到2581起。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
此事被曝出後,相關話題引發了大量討論。一部分網友支持投訴者的訴求,認爲此事應該嚴查;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爲,退款的訴求不應該被支持,如果每個人都這樣,那還有契約精神嗎?值得一提的是,有網友透露,參與打榜的有很多未成年人。還有家長髮聲,稱自家孩子也參與其中,希望能重視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什麼是打榜?一開始,“打榜”是商家爲推廣產品和品牌而使用的營銷手段,這一概念被推廣到娛樂領域後,“打榜”也成爲了粉絲提升自擔榜單排名或熱度的一種方式。除了投票、刷禮物、發話題等以外,衝擊榜單也是一種重要手段。
不過,通過購買單曲或“買超會送單曲”等方式參與打榜,表面看雖然支持了版權,但卻帶來了新的問題,消費者被誘導重複消費、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音樂市場充斥着大量泡沫等等。因此,2021年,網信辦啓動了“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其中,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等行爲成爲被重點打擊的對象之一。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網信辦出手後,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紛紛宣佈下架明星藝人榜單、人氣榜單,僅保留音樂作品相關排行,同時對所有付費數字專輯和單曲進行限購。只是,隨着QQ音樂因打榜陷入爭議,平臺以榜單刺激消費的商業模式或將再度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監管環境趨嚴的背景下,QQ音樂母公司騰訊音樂卻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5月13日,騰訊音樂發佈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一季度,騰訊音樂業績穩定增長,總收入同比增長8.7%至73.6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22.8%至22.3億元。其中,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16.6%至42.2億元。騰訊音樂首席執行官樑柱表示,一季度,超級會員訂閱表現尤爲強勁,帶動了付費用戶規模和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進一步增長。2022年,QQ音樂推出超級會員時,就有媒體分析稱,相較於非音樂愛好者與單純的樂迷,超級會員主要是爲了滿足粉絲的需求。因爲偶像的新歌往往會被打包進數字專輯裏,而這些歌曲大多不在豪華綠鑽提供的曲庫裏。
截至發稿,QQ 音樂尚未就此次爭議作出回應。不過,互聯網上消費者要求平臺正面回應訴求的聲音持續高漲。從品牌口碑維護的角度而言,QQ 音樂儘早給出清晰、坦誠的解釋,或是化解信任危機的必要之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