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最正宗的10家公司

市場資訊
05-23

(轉自:金融小博士)

在具身智能浪潮中,智能駕駛與人形機器人堪稱 “同源雙生”,二者底層邏輯皆圍繞感知、決策、執行展開,並共享激光雷達、AI算法等核心技術。

特斯拉自動駕駛部門的負責人在接受訪談時曾表示:在從汽車到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技術轉移中,工作量其實不大。

隨着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的不斷發展,加之人形機器人量產漸近,這兩大領域的技術共振,正催生出全新的產業機遇。

本期通過對智能駕駛領域與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的梳理,篩選出在這兩大領域皆有深度佈局的10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參考。

智能駕駛與人形機器人領域核心企業分析

1. 廣汽集團

  • 核心優勢
    • 全產業鏈佈局

      :覆蓋整車製造、零部件生產及出行服務,產業協同效應顯著。

    • 技術積累

      :依託廣汽研究院X Lab自動駕駛實驗室,深耕全自動駕駛技術。

  • 人形機器人
    • 自主研發第三代具身智能機器人GoMate,實現運動控制與交互能力突破。

  • 智能駕駛
    • 推動L4級自動駕駛研發,2022年成立自動駕駛實驗室,技術適配多場景應用。

  • 亮點
    • 連續7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佈局低空經濟與人形機器人新興領域。

2. 長城汽車

  • 核心優勢
    • 全球化網絡

      :海外生產基地覆蓋多個國家,智能座艙技術國際領先。

    • 產品矩陣

      :旗下擁有多個品牌,技術複用性強。

  • 人形機器人
    • 與宇樹機器人合作,聚焦具身智能底層技術與“車+機器人”場景融合。

  • 智能駕駛
    • 第三代智能駕駛系統Coffee Pilot Ultra實現高階智駕功能。

  • 亮點
    • 入選福布斯中國出海全球化品牌TOP30,技術適配全球化需求。

3. 德邁仕

  • 核心優勢
    • 精密製造

      :微型軸細分市場國內市佔率第一,產品精度達微米級。

    • 客戶資源

      :進入博世、電裝等全球供應鏈體系。

  • 人形機器人
    • 行星滾柱絲槓、靈巧手滾柱絲槓零件實現量產應用。

  • 智能駕駛
    • 激光雷達驅動馬達軸產品適配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系統。

  • 亮點
    •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壁壘高。

4. 美湖股份

  • 核心優勢
    • 核心部件自研

      :柴油機油泵國內市佔率40%,技術領先。

    • 全球化佈局

      :墨西哥基地投產,受益關稅豁免政策。

  • 人形機器人
    • 具身智能關節模組全流程開發能力,批量配套外骨骼機器人。

  • 智能駕駛
    • 控股子公司朗道智通研發L4級智能駕駛平臺,支持規模化部署。

  • 亮點
    •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增速顯著,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7.4%。

5. 天準科技

  • 核心優勢
    • AI+視覺技術

      :工業檢測設備精度行業領先,蘋果核心供應商。

    • 跨領域協同

      :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技術遷移至機器人領域。

  • 人形機器人
    • 子公司天準星智推出機器人控制器“星智001”,獲頭部客戶訂單。

  • 智能駕駛
    • GEAC系列產品服務超100家L4級智駕客戶,支持多傳感器融合。

  • 亮點
    •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精密檢測技術壁壘顯著。

6. 奧比中光

  • 核心優勢
    • 3D視覺感知

      :全球少數佈局六大技術路線的公司,機器人視覺市佔率第一。

    • 多場景適配

      :服務機器人、工業檢測等領域深度滲透。

  • 人形機器人
    • 推出Gemini 335系列雙目相機,適配動態避障與柔性抓取場景。

  • 智能駕駛
    • 子公司奧銳達提供智能座艙3D TOF方案,實現多模態交互。

  • 亮點
    • 胡潤中國AI企業50強,專利數超1181項,技術護城河深厚。

7. 拓普集團

  • 核心優勢
    • 平臺化戰略

      :八大產品矩陣覆蓋智能駕駛、輕量化底盤等高附加值領域。

    • 全球化產能

      :全球50餘家子公司,70多個製造基地。

  • 人形機器人
    • 電驅事業部突破直線執行器技術,特斯拉Optimus核心供應商。

  • 智能駕駛
    • 智能座艙部件與域控制器協同,適配特斯拉FSD生態。

  • 亮點
    • 2024年營收突破250億元,機器人業務毛利率達25%-28%。

8. 維峯電子

  • 核心優勢
    • 連接器技術

      :工業控制連接器國產化代表,通過施耐德、西門子認證。

    • 車規級產品

      :高頻高速連接器適配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

  • 人形機器人
    • 0.5mm間距浮動板對板連接器量產,適配關節模組與傳感器。

  • 智能駕駛
    • 子公司維康汽車佈局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系統連接器。

  • 亮點
    •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海外營收佔比持續提升。

9. 光啓技術

  • 核心優勢
    • 超材料技術

      :國內唯一實現超材料規模化應用的企業,七大能力平臺支撐。

    • 車路雲協同

      :深度賦能無人駕駛與低空經濟。

  • 人形機器人
    • 聯合開發超材料關鍵部件,提升關節響應速度與載荷能力。

  • 智能駕駛
    • 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模擬人體肌肉特性,優化機器人運動控制。

  • 亮點
    • 全球尖端裝備核心供應商,技術複用性強。

10. 世運電路

  • 核心優勢
    • 高端PCB製造

      :28層AI服務器板量產能力,HDI技術領先。

    • 汽車電子佈局

      :特斯拉FSD芯片載板獨家供應商。

  • 人形機器人
    • 提供高密度PCB方案,適配傳感器與電源模塊,特斯拉核心供應商。

  • 智能駕駛
    • 77GHz毫米波雷達PCB與自動駕駛服務器板進入國際供應鏈。

  • 亮點
    • 2024年全球PCB廠商排名第31,淨利潤連續五年增長。

行業趨勢與機遇

  • 技術共振

    :智能駕駛的感知(激光雷達、3D視覺)與人形機器人的執行(關節模組、減速器)技術高度協同。

  • 量產驅動

    :特斯拉Optimus、宇樹G1等產品加速商業化,帶動供應鏈需求爆發。

  • 國產替代

    :核心零部件(減速器、連接器)國產化率提升,成本優勢顯著。

風險提示

  • 技術迭代

    :AI算法與硬件協同需持續突破。

  • 供應鏈波動

    :原材料價格與地緣政治影響產能釋放。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