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AI搜索為周鴻禕拿到“中國第一”

唐辰同學
05-23

納米AI搜索接住了周鴻禕的流量。

前兩天,周鴻禕發文稱,持續93天的送車活動結束,他兌現了抽送100輛國產新能源車的承諾。這個活動的目的,周鴻禕一開始就表達得很坦誠,“當我積累起流量,一方面要做AI宣傳,另一方面也會直播帶貨。”

“AI宣傳”的一個核心工作,就是給納米AI搜索打開知名度。從結果看,納米AI搜索很爭氣,僅用半年不到的時間,就躍升爲一款國民級超級應用,接住了周鴻禕的流量。

納米AI搜索國內登頂,全球前二

根據近日發佈的全球AI產品榜4月榜單統計,中國AI應用表現十分亮眼。

其中,納米AI搜索位列AI搜索引擎中國市場第一。在全球範圍內,排名榜單第二,僅次於微軟的New Bing,高於最新估值140億美元的海外知名AI搜索產品Perplexity。從月活用戶(MAU)上看,在全球前十AI網站(Web)中,中國僅有DeepSeek和納米AI搜索上榜。

圖源:AI產品榜

如果拉長時間維度,自去年發佈以來,納米AI搜索的訪問量持續走高。有第三方數據顯示,其發佈首日訪問量超100萬,並快速上升至蘋果App Store效率榜前20 位。當月的月訪問量就超3億次,是同時期Perplexity AI的三倍以上,成爲全球訪問量最大的AI原生搜索引擎之一。

納米AI搜索拿到一個“中國第一”,這讓周鴻禕十分滿意。他在一次送車活動的直播中表示,納米AI搜索爲360有史以來用戶增長最快的產品。納米AI搜索的出色表現,意味着其已經成爲360角逐AI搜索大戰的最強武器,也是360戰略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事實上,隨着2022年底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AI)進入大模型時代,“所有產品都會被AI重構”,包括搜索引擎。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的搜索習慣也發生顛覆性變化,傳統的“搜一下”也變成“遇事不決問AI”。

這波“大模型重構搜索”的風口,也成爲互聯網巨頭爭鬥的新戰場。比如,百度上線“AI搜”,希望打造出一款集合AI搜索、智能創作、思路啓發、AI閱讀等超級生產力工具;騰訊推出AI 搜索 ima,成爲全網唯一能整合公衆號資源的平臺。

360則在2024年11月,將旗下的AI搜索產品升級爲“納米AI搜索”。隨後幾個月,在傳統搜索、瀏覽器、客戶端的技術積累下,納米AI搜索以平均兩三週迭代一次的密集節奏,先後完成多模態融合問答(比如春節期間滿血版DeepSeek)、知識庫(第二大腦)、智能體和MCP工具箱等功能上線。

最近,360 將納米 AI 搜索升級爲“納米AI超級搜索”,將 AI 搜索本身打造成一款能自主思考、自主規劃、同時自主調動工具執行任務的超級搜索智能體。只需一個指令,納米AI 超級搜索即可打破信息圍牆,真正實現“只需“一句話”萬物皆可搜”。

行業首個AI超級搜索

今年年初,周鴻禕還在一次活動中公開預判,2025年是智能體之年,重點是利用Agent,全面提升大模型應用場景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他還提出,專業大模型要走向應用,必須要進化成智能體,“從生成式AI到Agentic AI”。

簡單來說,大模型雖然能理解、能問答、能生成,但是“不能直接幹活”。大模型只有加上知識獲取、推理能力、工具使用、系統架構的能力,變成智能體才能執行具體任務。

顯然,納米AI超級搜索正是踐行了他的理念,在AI搜索方向上第一個將高階智能體、互聯網搜索公域檢索、知識庫私域檢索、MCP工具箱、多模態內容生成能力封裝在一起,成爲行業首個AI 搜索超級智能體。

圖源:納米AI超級搜索截圖

完成升級後,納米AI無限模糊了AI Agent和搜索之間的界限。從整個任務執行過程看,納米AI超級搜索更像是“DeepResearch加強版”或者說是PLUS版。

以瀏覽器版本爲例,納米AI搜索首頁最顯著的位置,是醒目的“搜索框”。下方默認“AI搜索”,提示“輸入任何問題,可以幫你搜索、答疑、提建議,還能撰寫研究報告”等任務。

而在它的右側,新增“超級搜索”,提示這是一個“具備自主思考、任務規劃與執行能力,提供更優搜索結果與體驗的超級搜索智能體”。

在看到納米AI發佈的一條618電商購物自動比價、選購的宣傳片後,我使用納米AI超級搜索進行了復現,隨手在超級搜索框裏發出宣傳片裏的指令(購買需求):“預算10000塊左右,想買一臺適合三四口人家庭用的冰箱,要省電、空間大。別太吵,別讓我每月清理冰塊”。

納米AI超級搜索全自動選購商品演示

納米AI超級搜索就快速分析個人的真實需求,並快速調用MCP萬能工具箱,串聯比價、購物、加購任務,4個AI同時打開瀏覽器閱讀種草筆記、購買攻略,一鍵接管繁瑣流程,效率提升400%。

整個任務,納米AI超級搜索按照“查找購買攻略-分析商品信息-進行商品對比-加入購物車”的步驟,實時比較各電商平臺SKU價格,還能結合用戶對商品的真實評價——國內唯一能夠深度讀取評論、追評、彈幕和相關圖文信息的搜索——智能篩選出最優性價比的商品,並自動生成、交付可視化報告。

最讓人側目的是,納米AI超級搜索甚至可以幫我一鍵添加購物車,最後我只需要點擊購買即可,輔助我完成購買決策。這個場景在榮耀發佈會上,前榮耀CEO趙明當衆演示過“一個口令買咖啡”,納米AI超級搜索在PC上實現“一句口令完成比價購物”。

復現演示錄屏

我發現,這完全是一個全擬人化的標準操作流程。任務執行頁面分爲兩部分,左半部分是納米AI超級搜索執行任務的步驟可視化窗口,可以動態關注每個步驟的運行情況。而右半部分則是“多平臺比價智能體的電腦”,可回看每個步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調用的工具,以及執行任務詳情。

比如在子任務“分析商品信息”裏,我可以對應着“更新任務列表”在右側看到任務進行到哪一步;“調用技能”是調用了“納米AI|搜索淘寶商品”、“納米AI|搜索京東商品”,搜索兩家電商平臺上目標價位的冰箱產品,並最終根據“納米AI|多頁面搜索”分析“淘寶&京東數據”。

這是因爲納米AI超級搜索將Agent能力與搜索融合,才得以實現精準地根據原問題進行拆解,get到用戶的真實意圖。

圖源:復現比價指令,納米AI超級搜索分析小紅書筆記

體驗過程中,它在根據指令進行子任務常規搜索時,並沒有讓人覺得有多麼的驚豔,只能算是當前AI Agent的基本技能。讓我側目的是,納米AI超級搜索在創立新的主任務、再進行拆解,並在任務中越過了數據、內容的高牆,搜索到淘寶、京東、小紅書等平臺的信息來源或者文件形式。

在這個場景下,納米AI超級搜索就是生活實用助手,日常任務全自動完成。可以就購物建議、自動比價,找到最優性價比選擇;郊遊踏青、年假遠行,也能搞定行程線路機酒,成全“說走就走”的旅程。

對照其他案例來看,納米AI超級搜索除了展示傳統搜索引擎能輕易獲得的信息,還能越過內容、數據高牆,獲得文庫(包括付費文庫、國外權威論文庫)、電商比價、高德地圖等垂類領域的專業性知識。

納米AI超級搜索學習電商平臺商品信息

而且,超級搜索還擁有多模態信息獲取能力,既可以直達如小紅書、大衆點評等圖文平臺,還支持挖到B站、抖音、360視頻的視頻內容作爲信息來源。搜索結果支持word、PDF、PPT、音視頻、互動網頁、圖表腦圖等多種模態和格式。並且集成了沙盒環境,收集到的數據可以通過代碼轉成各種圖表--這是更高階的玩法了。

此時,用戶並不需要太擔心個人電腦隱私安全問題。因爲納米AI超級搜索無縫接入360公司“國家級安全能力”,沙箱環境運行,做到數據不上雲端,非禮勿視,未授權情況下,不讀取用戶隱私信息,杜絕數據泄露風險。

需要補充的是,MCP,即“大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通俗點理解,它就是“AI 應用的 USB-C 端口”,可以統一AI模型獲取信息和使用工具的“數字連接”。

納米AI搜索在4月發佈“MCP萬能工具箱”,通過接入超過110款工具,覆蓋辦公協作、學術、生活服務、搜索引擎等場景,支持用戶和開發者調用數千種專爲AI打造的工具,並且使用這些工具創建屬於自己的智能體。而且,納米AI搜索選擇了MCP to C的路線,建立起本地客戶端+MCP自由調用市場,一個類似App Store的開放MCP產品生態。

超級搜索智能體的360樣本

我曾指出,“AI+搜索”的本質和價值維度都在蝶變。基於全新的AI能力,搜索行業呈現傳統搜索與AI搜索的分野。傳統搜索慣性的路徑依賴,在既有的用戶規模、產品體量以及商業模式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疊加AI功能,以增加AI含量。

周鴻禕把納米AI搜索定位爲“生成式答案引擎”,也就是官方宣傳口徑中的“多模態內容創作搜索引擎”。他希望納米搜索能夠從微觀出發,幫用戶解決問題,通過“搜、學、寫、創”四大功能,補齊從搜索到創作的完整閉環,從而實現對搜索的重塑。

他曾解釋,新產品之所以命名爲“納米搜索”,一方面爲了打造全新的搜索品牌,而“納米”這個詞代表科技的發展高度,十分有辨識度;另一方面“納米”是極小的度量單位,納米搜索希望可以從微觀出發,幫用戶解決問題,通過“搜、學、寫、創”四大功能實現對搜索的重塑。

換句話說,PC的瀏覽器、客戶端、搜索優勢在大模型時代得到了二次延展。AI搜索應該是什麼樣子,怎麼去定義,納米AI搜索已經打了個樣。

這個360第一個驗證並率先投入使用的模式,也就是“AI搜索+瀏覽器+客戶端”的模式,正在被海外巨頭谷歌(Google)沿用。在剛結束的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宣佈爲Chrome瀏覽器添加全新的“AI模式”。該模式由Gemini2.0模型驅動,結合了多模態推理、深度搜索和個性化功能,旨在爲用戶提供更智能、對話式的搜索體驗。

比如Chrome瀏覽器的AI 模式引入了Deep Search功能,針對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可自動執行數百次搜索,生成包含引文的專家級報告,極大縮短研究時間。

此外,Project Mariner代理功能賦予AI模式執行多步驟任務的能力,例如爲用戶搜索並篩選符合預算的活動門票,甚至通過Google Pay完成購買。谷歌表示,AI模式已與Ticketmaster、StubHub等平臺合作,支持活動門票、餐廳預訂等場景,未來還將擴展至更多服務。

Google也得以完成從傳統搜索向AI搜索的升級。其搜索負責人放話:如果你想知道互聯網上最重要的搜索引擎未來會變成什麼樣,那你就去點開“AI模式”看看。

他或許早就知道,中國用戶早已經在納米AI搜索上“搶鮮體驗”了。某種意義上,大模型將所有的AI玩家都拉回到同一起跑線。搶跑的不一定能笑到最後,領先也可能被後來者顛覆,但厚積薄發者一定能在關鍵時刻迎來大爆發,獲得出色的行業名次。

360天生自帶AI搜索的產品和技術基因,以完全AI to C 的視角打造最爲開放的用戶、產品生態。而且,360一直圍繞AI搜索佈局:納米AI搜索上線以來,已經進行多輪大版本迭代,從OCR、大模型問答到多模態佈局,2025年開始融入MCP工具和高階智能體,其產品、搜索技術能力集中爆發。

這是一場生態能力戰,如果撇開傳播上的“噪音”,很多人會發現,周鴻禕和360一直是牌桌上不可忽視的選手,它們手裏已經穩穩拿到一張大模型時代的船票。

“AI,All in One”

AI大模型在顛覆傳統搜索,完成搜索的“技術+產品+體驗”跨代升級的同時,也給AI廠商提出了一個考驗:如何將新技術與普通用戶的需求對齊,滿足他們更多樣化的需求。而不是將新技術的格調起得很高,與用戶之間形成“溝通鴻溝”。這也就是普遍意義上的AI平權或者AI普惠的要求。

周鴻禕希望將納米 AI 搜索打造成公衆瞭解 AI、學習 AI、使用 AI、掌握 AI 的入門產品,通過 AI 改造搜索,重塑搜索,把用戶使用 AI 的門檻降到最低。他曾表態,納米AI搜索“5歲孩子和80歲老奶奶都能用”。

他的指導思路就是“AI,All in One”,其本質通過技術整合、生態開放和場景穿透,將納米AI搜索發展爲覆蓋個人生活與產業升級的超級入口。上述納米AI超級搜索演示的結果,也正是“All in one ”的一個展示。

納米AI搜索在這個領域有兩大優勢:一是360在搜索上積累深厚,自建了千億級的索引庫和百億級精品庫;二是納米AI的開放式設計,接入更多的MCP Server,其專業內容搜索能力會越來越強。

我在讓納米AI超級搜索,追蹤小紅書、抖音近3個月“新中式服裝”爆款筆記的商品特徵和用戶評論傾向時,它很快就爲我生成一篇《新中式服裝社交媒體傳播分析報告》,就兩家平臺的熱度趨勢、爆款筆記商品款式特徵、評論傾向分析、特徵與評論關聯性分析、運營策略對比等方面給出專業意見,最後還就商家突破增長瓶頸給出“研究結論”。

按照過往經驗,這份報告對指導SEO有着極爲重要的參考作用。即便交給專業團隊來做,起碼也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納米AI搜索變身超級搜索後,商家SEO的成本將極大降低、效率則是極大提升,無疑就是降本增效的利器。

而對平臺而言,商業化的難題或得以破局。比如,AI應用在商業化上,沒有邊際效應,產品效果越好,後續成本反而越高,也許會更適合以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生存。

業界榜單數據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效果呈現,也是納米AI打造超級搜索範式的階段性成果。作爲360重塑搜索、進行戰略轉型的抓手,隨着智能體的爆發,納米AI超級搜索承載的內核也更大。

當然,它面臨的挑戰不會太小,360也會遇到競對同樣的問題。此前,業內將百川智能、零一萬物、階躍星辰等大模型廠商稱爲“國產大模型六小龍”。從百川智能、零一萬物等的發展狀況也能看出,大模型淘汰賽,留在牌桌上才更有意義。

但360留在了牌桌上,也一直在牌桌上,而且拿了一手好牌,就擁有對未來AI搜索大戰的“議價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