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有多重要?
它是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一環,是最具潛力的清潔二次能源,更是助力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能源。
近日,爲了推動氫能產業發展,中國石化聯合山東的國有企業成立了新基金——朝陽氫能新動能創業投資基金(煙臺)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基金的出資額爲5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諮詢。對於氫能產業而言,這會是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新基金出爐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基金公司有5個參股企業。其中,中國石化資本出資24.49億元,佔比48.98%;煙臺國泰誠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資佔比25%;山東省新動能綠色先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佔比25%。
此外,朝陽氫能投資諮詢管理(山東)有限公司(出資佔比1%)、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佔比0.02%)也參與其中。
中國石化資本是中國石化旗下專業投資管理機構,其直接或間接投資的氫能相關企業已超10家,業務覆蓋氫能產業鏈各環節。
例如,徐工汽車的氫燃料電池車,科潤新材料的質子交換膜、浙江藍能的儲氫瓶、中科富海的液氫設備、舜華新能源的供氫系統、加氫站等。
煙臺國泰誠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山東省新動能綠色先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均爲山東省屬國有企業。
煙臺國泰誠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煙臺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聚焦新能源、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爲中小企業提供投融資解決方案,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山東省新動能綠色先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則重點佈局綠色低碳、新能源、高端製造、環保科技等領域,推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
山東省曾表示,新基金重點圍繞氫能產業鏈制、儲、輸、加、用上下游及周邊相關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及重要項目進行投資,着力打造氫能產業投資生態鏈閉環。
這也就意味着山東將要藉助中國石化在氫能領域的優勢,進一步推動省內氫能產業發展,打造中國氫能產業高地。
氫能痛點,也是突破的關鍵點
該基金的核心目標是突破氫能產業的核心技術與關鍵材料。這正是當前氫能產業的發展痛點,也是新基金的主攻方向。
氫能產業鏈涵蓋氫氣的“制、運、儲、加、用”全部環節。目前來看,阻礙氫能產業大規模商用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材料依賴進口、技術存在短板和成本居高不下。
材料方面,質子交換膜、碳紙、催化劑等關鍵核心材料嚴重依賴進口。
例如,質子交換膜是燃料電池的“心臟”,高度依賴美國杜邦公司、日本旭化成等國際企業。
工信部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21年版)》中曾將質子交換膜列爲“亟待突破的新材料”。
這些核心材料的缺失,不僅推高了成本,更威脅到產業鏈安全。
在氫能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技術也是一大制約因素。
比如,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在耐久性和功率密度方面與日本豐田仍有明顯差距。
液氫儲運的技術方面也存在着大規模氫液化效率低、液氫長期存儲損耗高、運輸環節缺失等衆多問題。
對比國際上液氫槽車運氫連續行駛里程超1000公里,我國國產的液氫槽車行駛里程不足800公里,容積也更小。
制約氫能產業大規模商業化的因素中,成本居高不下也是重要因素。
以氫燃料電池重卡爲例,購置成本比柴油車高出60-80萬元,即便考慮運營成本優勢,投資回收期仍需5年以上。
突破材料、技術、成本三大瓶頸是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唯有這樣,才能讓氫能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應用,達成能源轉型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