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出售港口一事懸而未決的同時,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因樓盤偷工減料被香港廉政公署調查!
5月21日,香港廉政公署宣佈偵破一起涉及住宅開發項目貪污造假案件,涉事樓盤爲長實集團開發的觀塘安達臣道“港人首置盤”項目。該項目地塊由長實集團於2020年5月以49.5億港元競得,計劃建造6棟近3000戶住宅。其中1000戶將以市場價8折出售,作爲港人首次置業的上車盤。
香港廉政公署通報稱,該項目鋼筋工程分包商爲提高利潤,涉嫌向工程監督人員提供賄款、禮物等,換取對鋼筋工程質量的寬鬆監管及文件造假,導致6棟樓鋼筋數量不足及移位。
香港廉政公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雷家聰表示,廉署較早前接獲貪污投訴,起初只涉及屋苑6座大廈中其中一座,但廉署調查發現,屋苑全部6座大廈都有鋼筋配置與圖則嚴重不符的情況,地盤多處的鋼筋工程均出現不同程度偏離獲批准圖則設計的情況,涉及鋼筋的數目、距離、粗幼及位置等,又發現有分判商所使用的鋼筋材料及紮鐵工人數量亦有減少的現象。
上週,香港廉政公署以涉嫌行賄、受賄等罪名拘捕10名男子。經風險評估,大樓整體結構無危險,已要求提供補救措施。對於此事,長實集團回應稱,高度關注此案,支持廉署行動,正與香港房屋署討論後續處理。
昨日長和管理層並未出現在長和股東大會現場
值得注意的是,5月22日(昨日)長實集團有召開2025年度股東周年大會,長和管理層並未出現在長和股東大會現場,李澤巨等高管均通過線上視頻參加會議。
在被問及對經濟前景的看法,長實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巨表示如今環境複雜,所以“不敢預測”,最緊要是保證集團業務以及現金流,他表示現在主要是“小心駛得萬年船”。李澤巨提到目前最重要的是集團財務健康,有專用資金去應對不可預見的任何事,“有財務實力,遇到風浪會較易頂得住、捱得起。”
對於香港住宅市場,李澤巨表示“我們新樓盤的推出一直以市場爲導向。我們的賣樓策略一向貼近市場。(客戶)如果是自用,並且負擔能力又可以的話,現在買房應該不會是一個大問題。”
長實集團是李嘉誠資產版圖中的重要一環
長實集團與長和、長江基建集團、電能實業,皆爲李嘉誠家族四大旗艦上市企業,是李嘉誠資產版圖中的重要一環。
1971年,李嘉誠創辦長江地產有限公司,次年更名爲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長實);1972年,長江實業正式在香港掛牌上市;1979年9月,長實成爲和記黃埔最大股東;香港迴歸祖國初期,長實繼續從事地產發展等業務;由長實持有48.95%股權的和記黃埔,主要從事五項核心業務,包括港口及有關業務、製造業等。自2013年起,李嘉誠對其旗下的長和系股權和業務展開被稱爲“世紀重組”的三項變革。
2015年,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合併、重組,最終分拆爲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和)和長江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實集團)。
長實重組方案完成後,長和控制長實原有資產基礎和業務,並將繼續以“0001”的股份代號在香港聯交所交易。按照長實目前的業務門類,其主要經營業務爲物業、投資物業、酒店及服務套房,以及基建及實用資產業務等。其也是李嘉誠在全球進行資產收購的主要出面方
而近日因出售港口引發巨大爭議長和承接了李嘉誠旗下非地產業務,業務包括港口運營、零售(屈臣氏集團)、能源、基建、電訊與數據服務等。
在港口出售風波中,李嘉誠旗下上市公司股價不斷下挫,清明長假後的4月7日,港股市場又迎來“黑色星期一”,當日港股下跌3021點,成爲自1964年恒指推出至今最大單日點數跌幅。隨後李嘉誠基金會開始增持長江實業,涉及資金接近1億港元。
不過,今日被查的利空消息影響下,長實集團走勢波瀾不驚,截至收盤長實集團報32.9港元/股,總市值1151億港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