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嶽池縣:做好三篇“產業文章”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川日報
05-21
  •   四川嶽池經濟開發區一角。 沈巾欽 攝
      嶽池輸變電工人正在高空作業。嶽池縣委宣傳部供圖
    □彭娟 沈巾欽 王芳

      4月25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嶽池專場。嶽池立足特色優勢,做好藥、電、米三篇“產業文章”——發佈會上透露的信息受到各方關注。

      在川東丘陵的沃野之上,嶽池縣正書寫着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精彩答卷。近年來,嶽池縣認真落實省委相關決策部署,建設重慶都市圈新型衛星城和市域副中心,醫藥健康、輸變電、米粉“三大產業”同頻共振,構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榜賽迪西部百強縣等,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

    “藥谷”崛起 持續深耕 打造產業集羣

      5月10日,在四川嶽池經濟開發區內,四川定科製藥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項目正在緊張施工。開工不到一年,該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封頂,預計10月進行試生產。“現在,土建工程已完成90%以上。”該公司副總經理熊邦文介紹。

      不遠處的四川蜀中醫藥化工有限公司項目也在加快進度,綜合大樓、鋼結構主體等建築拔地而起,爲後續設備安裝和試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從無到有,20餘載深耕不輟,嶽池醫藥健康產業“一花引來百花開”。2004年,嶽池第一家醫藥企業——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落戶,拉開嶽池“一企帶一園、一園興一業、一業強一縣”的發展序幕。

      築巢引鳳。作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四川嶽池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12.1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5平方公里,是全省僅有的以醫藥化學原料藥爲主導產業的化工園區。園區探索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跨區域產業協作模式,在嶽池生產基地成功建成全省首個縣級醫藥孵化中心——嶽池創新藥物孵化中心。

      如今,嶽池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基地,集聚原料藥和中間體、製劑、中醫藥、醫療器械、醫貿物流、醫美化妝品6大門類64戶企業,可生產375個藥品品種,初步形成“原料藥+製劑”一體發展,醫療器械、醫美妝容、中醫藥、醫貿物流及康養產業協同發展格局。2024年,嶽池醫藥健康產業實現全口徑產值203.5億元。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嶽池正在打造對渝原料藥和智能裝備產業配套基地,引進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重慶南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7戶企業入駐醫藥園區,爲重慶博騰藥業有限公司、重慶科瑞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等10餘戶重慶醫藥企業提供原料藥產品,攜手合川工業園區共建合川嶽池醫藥健康產業園。

      錨定更高目標,嶽池醫藥健康產業加速向千億級產業集羣邁進:力爭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400億元,2030年達到600億元,2035年達到1000億元,打造國家級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

    閃亮名片 鐵軍出海 守護萬家燈火

      4月17日,嶽池輸變電企業再傳捷報:四川省輸變電工程公司在綿陽至遂寧至內江鐵路綿陽段電力遷改項目施工分包招標中脫穎而出,拿下2.9億餘元的大單。“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爲開工做準備,屆時將有2000餘人次的嶽池輸變電工前往項目現場工作。”該公司總經理周益文說。

      與此同時,四川省輸變電工程公司參與建設的烏茲別克斯坦贊克爾迪風電項目於4月正式投產;承建的智利查考海峽500KV跨越線路項目也將於近日復工……作爲嶽池輸變電產業的“領頭羊”,該公司率先走出國門,目前其海外市場佔比已近40%。

      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嶽池於1978年成立第一家輸變電工程施工企業——四川省嶽池輸變電工程公司(現四川省輸變電工程公司),開始成建制輸出輸變電工勞務。近50年來,嶽池輸變電人的足跡遍佈4大洲17個國家,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等多個世界級輸變電工程項目均有他們的身影,架線總里程約100萬公里,能繞地球赤道25圈。

      一組數據展現嶽池輸變電產業的蓬勃發展之勢:嶽池現有輸變電產業企業30家、施工隊伍1000餘支,年均承攬項目1300餘個,實現勞務收入約50億元,輸變電施工佔全國份額近五分之一,成爲名副其實的“中國輸變電勞務輸出第一縣”;2024年實現產值70億元,實現稅收4.9億元。

      2021年,“嶽池輸變電工”獲評全省首批“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2022年躋身全國20個最具特色勞務品牌,成爲廣安市“走出去”的一張閃亮名片。

      產業發展離不開堅實保障。嶽池制定產業扶持政策、設立產業扶持資金,2019年以來累計兌現近6000萬元扶持資金;擁有廣安電力職業技術學校,還成立國有資本控股人力資源公司——四川省銀泰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與國家電網公司開展“訂單式培訓+就業”合作,預計每年輸送班組骨幹200餘人。

      向新而生。當前,嶽池聚力推動輸變電產業從“勞務輸出”向“規模製造”轉型跨越,引進四川慕華電力機具有限公司等3家輸變電設備製造企業,涵蓋輸變電設備製造、施工機具生產、智能電力運維設備三大領域,嶽池輸變電製造產業正加快起勢。

    米粉飄香 百年傳承 催生“舌尖經濟”

      “嶽池好、好嶽池,嶽池米粉越喫越好喫。”嶽池因盛產水稻而享有“銀嶽池”的美譽,用嶽池大米生產嶽池米粉有着300多年曆史,嶽池米粉早已“香飄千里進萬家”。

      近年來,按照“種研產銷”一體化發展思路,嶽池米粉已制定行業標準14項,有幹米粉、鮮食米粉、方便米粉3大類產品,進駐線下商超門店、餐飲門店3560家,產品遠銷西班牙、英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被覈准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獲評四川省著名商標、“天府名菜”。2024年,嶽池米粉全產業鏈實現產值26億元。

      在嶽池米粉龍頭企業——四川省銀豐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的生產車間內,兩條鮮食米粉自動化生產線正在建設中,將於8月投用。“這兩條生產線每天可生產8噸鮮米粉,效率提升20%,將助力我們打開東南亞市場。”該公司總經理許峯銘介紹,公司去年嘗試自營出口,將嶽池米粉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廣受好評。

      好口碑源於好品質、高標準。依託嶽池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這一國家級平臺,嶽池建立“從田間的稻穀到餐桌的米粉”全流程標準體系,並和京東等電商平臺深入合作,建起“數字農業”示範基地,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遠程管理。現在,園區每天生產5萬斤“嶽池米粉”,銷往全國各地,帶動周邊農戶種植3萬畝米粉專用稻。

      此外,該縣成立嶽池米粉研究院,和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研發“嶽池米粉”專用稻新品種;設立嶽池米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重點支持嶽池米粉市場拓展、研發生產等;組織開展米粉系列行業標準相關培訓,打造米粉行業專業化人才隊伍。

      依託嶽池米粉,該縣還着力構建以糧油爲主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奮力衝刺100萬畝糧油、100萬噸蔬菜、100萬頭生豬、100億元產值的“四個一百”目標,躋身10億斤產糧大縣序列,嶽池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全國50多個產業園中以得分排名第一的成績通過國家中期績效評估。

      從實驗室裏的生物製劑到橫跨亞非的輸變電工程,從傳承百年的米粉技藝到自動化生產車間,嶽池以“三鏈融合”繪就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在風起雲湧的時代浪潮中,嶽池正以“產業強縣”戰略爲筆,以改革創新爲墨,書寫着奮進新篇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