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5月20日,A股穀子經濟概念股漲幅居前,截至收盤,曼卡龍、創源股份、實豐文化、高樂股份等均漲停;港股方面,布魯可(00325)漲3.63%,名創優品(09896)漲1.99%,泡泡瑪特(09992)盤中觸及212.2港元,再創歷史新高。
“穀子經濟”並非第一次出現在資本市場,早在2024年11月底,穀子經濟便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陣來自二次元的旋風。
穀子經濟是什麼?
穀子經濟源於二次元文化,指基於內容IP衍生的周邊商品經濟形態,是文化娛樂產業與消費市場深度融合的產物。所謂穀子,即是英文單詞goods的諧音說法,主要指漫畫、動畫、遊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包括海報、徽章、卡片、掛件、立牌、手辦、娃娃等。
穀子經濟不僅在資本市場上成爲資金追捧方向,在實體經濟中也是當下熱門的行業。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較2023年增長超40.63%,市場處於高速增長期,預計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機構的數據並非誇誇而談。2024年3月,上海靜安大悅城發生了魔幻一幕:凌晨 2 點半,37 個年輕人裹着羽絨服蹲在地上,手機屏幕清一色亮着“谷圈”交易界面。他們在等名創優品聯名 Chiikawa 的快閃店開門,10 小時後,268 萬銷售額讓財務打印機冒了煙。
穀子經濟的成長點
穀子經濟的核心驅動力爲對IP的喜愛和爆款IP的延續。近幾年《原神》《明日方舟》《第五人格》等國內IP,憑藉優秀的內容品質、多元化的跨界合作以及產品開發策略,持續擴大其市場影響力,成爲“穀子經濟”消費羣體擴大的基石。
此外,泛二次元人羣快速增長是穀子經濟增長的燃料。以90後和00後爲代表的新一代消費者(簡稱Z世代),貢獻了78%的穀子消費,是二次元文化的消費主力軍。他們對二次元文化的接受程度較高,同時可支配收入是父輩同期的4倍,在消費選擇更願意“悅己”,也就是爲情緒價值買單。
並且,穀子經濟消費者往往有追求收藏完整性的心理。對於一個系列的穀子產品,他們希望能夠收集齊全。這種完整性追求不僅增加了單個消費者對穀子的購買量,也促使他們持續關注穀子的新品發佈和相關活動。例如,泡泡瑪特的盲盒系列,消費者爲了收集全套產品,不斷購買盲盒。
筆者認爲,“穀子”需求本質是新一代消費者願意爲愛好買單,滿足了社交需求和情感寄託,就像老一輩以前收集郵票、球星卡一樣。
結語
目前,中國二次元產業高速發展,根據灼識諮詢數據,2017-2024年中國二次元產業規模從253億元快速增長至878億元,CAGR高達19%,考慮到下游需求旺盛,預計2025 -2026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提升至1005/1162億元,市場預計維持雙位數增長趨勢。
中金公司表示,零售業所公佈的業績顯示,行業表現進一步分化。其中,市場情緒消費需求旺盛、優質新品類供給承接,潮玩賽道勢能提升,去年下半年以至今年首季,龍頭企業在國內及海外業務均進一步提速增長。展望今年,該行將重點放在潮玩等景氣賽道龍頭,及估值築底、積極推動改變的龍頭佈局機會。
國泰證券則表示,潮玩龍頭正實現從產品力到綜合IP運營能力及粉絲生態構建的進化,能夠有效適應全球潮玩市場“人、貨、場”新格局,中長期拓展空間廣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