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的搜索熱度在過去一年中呈指數級增長,並在2025年5月超過了Hello Kitty。摩根大通認爲,Labubu在外形創新、名人影響力、營銷活動等方面具有優勢,預計到2027年,Labubu將能夠達到Hello Kitty 100%的搜索熱度,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的年銷售額有望達到140億元。
Hello Kitty後,Labubu成爲下一個全球超級IP?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5月20日,摩根大通分析師Kevin Yin、Yibo Wu發佈研報稱,Labubu和Hello Kitty在角色風格和商業模式上非常相似,Labubu正迅速崛起爲新一代超級IP,並在搜索熱度上已經開始超越Hello Kitty。
摩根大通預計,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的銷售額有望從2024年的30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7年的140億元人民幣,顯示出其作爲超級IP的巨大潛力。
報告指出,泡泡瑪特的"Labubu"系列與三麗鷗的"Hello Kitty"之間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從受歡迎程度看,Google Trends數據顯示,Labubu的搜索熱度在過去一年中呈指數級增長,並在2025年5月超過了Hello Kitty。這表明Labubu在全球範圍內的品牌影響力正在迅速提升,尤其是在東南亞(搜索熱度爲Hello Kitty的1-4倍)、墨西哥(2倍)和西班牙(1.4倍)等地區。
報告強調,搜索興趣是消費者興趣的有力證明,也是未來銷售勢頭的先行指標。
從IP設計角度看,Hello Kitty以簡潔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通過簡單的線條和柔和的色彩,讓粉絲產生情感共鳴;相比之下,Labubu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其形象更爲頑皮、玩味十足,具有大眼睛、尖牙和蓬鬆尾巴等獨特特徵,吸引了追求個性化的收藏者。
從商業化路徑看,Hello Kitty的商業化路徑相當成熟,主要通過廣泛的授權模式,將其形象授權給衆多品牌用於生產各種產品。這種模式不僅爲三麗鷗帶來可觀收入,也極大擴大了Hello Kitty的市場影響力。
Labubu則更注重自主運營和創新。泡泡瑪特通過盲盒形式將Labubu推向市場,迅速吸引大量消費者關注。此外,Labubu還推出了毛絨玩具、文具等產品,並與知名品牌進行聯名合作,進一步拓展產品線。這種自主運營模式使泡泡瑪特能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
從市場表現來看,Hello Kitty自推出以來已累計零售銷售額高達84.5億美元。而Labubu自2019年推出以來,2024年銷售額已達30億元人民幣。
Labubu的增長速度不僅超過了Hello Kitty早期的增長速度,也顯示出其巨大的市場潛力。
報告認爲,Labubu的成功可以歸結爲以下幾點。
產品創新。Labubu採取獨特的乙烯基毛絨作爲材料,以最好地展現角色的柔軟度,與大多數其他IP人物區分開來。
名人影響力。知名明星被該產品吸引,並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他們的拉布布毛絨玩具。
戰略營銷活動。在泰國國家旅遊局和泡泡瑪特組織的營銷活動中,真人大小的Labubu人偶在去年7月作爲“奇妙泰國體驗探索者”在曼谷巡迴演出,引發社交媒體熱議。
泡泡瑪特大舉投資。在北京泡泡瑪特主題公園舉辦Labubu現場演出、2023年在泰國開出第一家線下零售店等。
基於搜索興趣對比、消費者訪談、社交媒體觀察以及零售市場走訪,報告預計,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的年銷售額有望達到140億元。
在樂觀的情景假設下,到2027年,Labubu將能夠達到Hello Kitty 100%的搜索熱度(2025年年初至今爲Hello Kitty的70%,4月接近100%、5月接近200%)。
摩根大通認爲,除現有IP外,泡泡瑪特未來1-3年可能湧現新的增長引擎。
報告預計,到2027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將貢獻集團年度收入的27%。Molly和Crybaby預計將成爲第二和第三大IP,銷售額均超50億元。
在產品品類上,報告預計傳統盲盒玩偶仍是主要產品類別,但其銷售貢獻將從2024年的53%降至2027年的43%。其他產品類別銷售貢獻將增加,包括毛絨玩具(從22%升至27%)、MEGA大型玩偶(從13%升至14%)以及其他產品(從12%升至16%)。
此外,雖然泡泡瑪特尚未公開其AI戰略,但分析師認爲AI玩具將成爲中國玩具行業的新趨勢,泡泡瑪特有望引領這一潮流。AI能夠實現更具互動性和個性化的玩具體驗,如語音識別、個性化學習體驗以及增強現實功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