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源Sight 王言
在銷售旺季的刺激下,加拿大鵝業績有所回暖。
5月21日,高端羽絨服品牌加拿大鵝發佈2025財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截至今年3月底止第四財季,加拿大鵝銷售額同比增7.4%至3.85億加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4.0%,高於預期;淨利潤爲2710萬加元,上年同期爲500萬加元,同樣超過預期。
在此前,由於投資者對當下經濟環境對奢侈品行業衝擊的擔憂,加拿大鵝的股價曾經歷一個急下坡——今年3月初至4月中旬,其股價下跌最高超過35%。而在此次業績發佈後,加拿大鵝股價一度上漲近30%,幾乎填平此前的損失。
但另一方面,隨着業績增速放緩,市場需求分化,以及疊加全球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加拿大鵝的增長之路依然撲朔迷離。
打破季節限制
秋冬季節通常是羽絨服的銷售旺季,正因如此,加拿大鵝當期業績實現較快增長。隨着直銷業務的增長,其毛利率也有所上升。
按照業務類型分,加拿大鵝第四季度直銷業務(DTC)收入增長15.7%,達到3.14億加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1.6%,這得益於直銷業務可比銷售額增長6.8%以及非可比門店的收入增長。
不過,加拿大鵝的批發業務收入下降23.2%至3180萬加元,按固定匯率計算下降24.9%,主要是由於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計劃訂單量減少以及發貨時間安排所致。
截圖來源於企業財報
整體看,在該季度,加拿大鵝的總毛利潤增長17.8%,達到2.74億加元。本季度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65.1%提升至71.3%,主要原因是存貨撥備減少以及直銷業務收入比例增加。
整個2025財年,加拿大鵝總收入增長1.1%至13.48億加元。這期間,加拿大鵝直銷入增長5.1%至9.99億加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2.6%,而直銷可比銷售額下降3.6%;批發業務收入下降16.5%或18.0%(按固定匯率計算)。
2025財年全年,加拿大鵝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爲9480萬加元,而上年同期爲5840萬加元;毛利潤增長2.8%至9.43億加元,毛利率從2024財年的68.8%增長至69.9%。
對於這一業績,加拿大管理層表現得非常滿意,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丹尼·賴斯(Dani Reiss)表示,“我們看到了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可比銷售額實現了穩健增長,這得益於品牌故事、出色的零售執行以及‘雪鵝’膠囊系列持續的強勁勢頭。隨着2025財年的結束,我們在關鍵優先事項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提升零售執行水平、增強品牌和產品供應,並高效地實現這一切。”
據瞭解,“雪鵝”膠囊系列是加拿大鵝推出的一款高端時尚產品,涵蓋了配飾、毛衣、夾克、大衣等多個品牌,產品價格在1000-15000元之間。
截圖來源於天貓旗艦店
對於2026財年的規劃,加拿大鵝表示,其重點仍然是爲現有品類注入更多新穎元素,並通過增加服裝產品線、同時保持羽絨款式的核心地位,擴大產品的全年適用性。公司將通過縮小產品組合範圍、聚焦核心SKU,優化相關品類策略。
在渠道方面,加拿大鵝計劃擴大門店規模,並對現有門店進行升級改造,採用更高檔的設計理念以提升顧客體驗。此外,爲了提高銷售效率,其計劃通過優化人員配置、庫存管理以及改進銷售培訓來強化零售執行力度。
在批發業務方面,加拿大鵝將通過定製展廳、強化銷售培訓,以及開展針對性的營銷活動,持續提升品牌在批發合作中的影響力。
業績引擎增速放緩
從2024財年開始,大中華區以4.22億加元的銷售額首度成爲加拿大鵝的第一大市場,超越美國和加拿大的3.25億加元和2.46億加元。
在2025財年第四季度,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同比增長7.9%至1.39億加元,依然領先於其他區域。在大中華區的帶動下,亞太區域的銷售額也增長15.2%。
總體看,這主要得益於加拿大鵝在當地門店等渠道的擴張。根據官方微信公衆號信息,目前,加拿大鵝在中國18個城市(包含港澳臺地區)設有30家門店,且除了北京、上海、杭州、武漢、香港和成都之外,另外12城的門店數量均只有1家。但即便如此,大中華區是加拿大鵝全球門店數量最多的區域,且多以直營模式運作。
加拿大鵝上海線下門店 | 截圖來源於大衆點評
不過,加拿大鵝也需要面對這一業績引擎增速放緩的事實上。
作爲對比,2024財年第四季度,加拿大鵝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及港澳臺)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9.7%至1.28億加元,帶動亞太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29.6%;2023財年第四季度,加拿大鵝在中國內地市場銷售額本季度同比增長約40%,亞太地區的銷售額也實現了65.4%的增幅。
從整體業績看,加拿大鵝的增速也在持續下滑。2022財年、2023財年和2024年,加拿大鵝的銷售額分別增長21.54%、10.84%和9.6%。到了2025財年,這一數據直接下跌至1.1%。
此外,一旦避開秋冬旺季,加拿大鵝的業績就會被季節性的銷售特性拖累。
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在截至2024年9月29日的三個月內,加拿大鵝銷售額同比下跌4.7%至2.68億加元,直營渠道和批發渠道銷售額分別下跌5%和15.2%至1.04億加元和1.37億加元。
另一方面,隨着全球奢侈品市場遇冷,品牌方要面臨的控價挑戰愈發明顯。隨着擴張步伐加速,加拿大鵝也開始收緊批發渠道,以增強對品牌形象和價格的管控。
也是因此,加拿大鵝一直在全球範圍內加開更多的直營門店。
財報顯示,整個2025財年,加拿大鵝關閉2家臨時門店,同時新開設4家淨新增永久性門店。截至2025財年末,其門店總數達到74家。加拿大鵝稱,這些門店戰略性地佈局在關鍵市場,有助於建立更深入的客戶聯繫,並提升購物體驗。
不過,批發渠道對於加拿大鵝來說依然不可或缺。作爲新興品牌,加拿大鵝依然缺少足夠的力量通過直營渠道將產品銷售至全球各地,其依然需要代理商的幫助,以實現市場的快速擴張。
不確定性
雖然四季度業績亮眼,但加拿大鵝卻拒絕爲當前財年發佈財務指引,原因在於越來越撲朔迷離的地緣政治局勢。它們表示,鑑於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以及由不穩定的全球貿易環境所導致的消費者消費模式的不斷變化,公司將不會爲2026財年提供財務預測。
丹尼・賴斯稱,儘管當前業務持續發展,但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戰可能抑制需求。其表示,“決定不提供年度展望完全是基於我們所看到的全球消費者環境相當不確定的現狀,現在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
不過,對於美國特朗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帶來的影響,加拿大鵝依然樂觀。賴斯直接稱,當前的關稅環境對公司2026年的計劃“沒有直接實質性影響”。
加拿大鵝首席運營官貝絲・克萊默(Beth Clymer)則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約75%的產品在加拿大生產,幾乎全部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這意味着它們目前免徵關稅。”
“我們剩餘的生產主要來自歐洲,正面臨越來越高的關稅,但它們對財務的影響微乎其微。”克萊默說道。
一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經濟體經濟持續保持增長,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也讓奢侈品大盤一直保持着增長態勢。這也讓加拿大鵝這樣的企業,擁有着一定的“穿越週期”的屬性,以不斷打造稀缺性,逆勢進行市場投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當下,全球奢侈品消費已經無可避免地進入下行週期,疊加全球稅率上調、成本抬升等因素的影響,加拿大鵝的前景並不一定如自己預期般地樂觀。而消費者的錢包,可能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容易被撬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