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購的終局是什麼?

20社
05-21

即時零售的爆發,某種程度上不依靠創造絕對增量,而是去切傳統商業路徑的蛋糕。

全文共 4583 字,閱讀大約需要 13分鐘

作者 | 賈陽 羅立璇

在兩家電商頭部平臺的積極入局後,閃購這個業務愈發性感了起來,成爲了資本市場能夠期待的新題材。

“十億消費者”

從阿里和京東剛公佈的最新一季財報來看,閃購或者說即時零售業務,已經對平臺產生了明顯的拉動作用,成爲了分析師們最關注的一個前線“戰場”。

從短期來看,兩家的豪爽投放都得到了非常及時的收益——增長。

從單量來看,在財報發佈前夕,京東剛剛達到了2000萬的單日訂單量的里程碑。2025年一季度,京東包括外賣業務在內的新業務錄得收入爲57.53億元,同比增長18.1%,超過集團整體營收增速。

而淘寶和餓了麼協同作戰的“淘寶閃購”和餓了麼“超百億補貼”活動,在4月30日上線之後,在6天內突破了1000萬的訂單量。根據“新經濟觀察團”,內部人士透露,餓了麼整體的DAU翻了將近一倍。

根據美團去年四季度的財報數據,平均每日訂單量在6686萬單。也就是說,在兩個電商平臺的共同努力下,加起來已經實現了美團在去年四季度接近一半的業務量。

而且,電商平臺雖然財大氣粗,但也不像之前那樣敗家。比如,根據京東財報,新業務的一季度虧損規模僅佔集團總經營利潤的12.6%,結合其主營盈利情況來看,依然屬於可控範圍。

中期來看,不管是阿里還是京東,都強調了即時零售業務和自身主營業務的連接性和帶動作用,不是要憑空建立一個突發奇想的“飛地”,第一個主要作用就是轉化外賣用戶、拉動主站增長。

京東CEO許冉的說法是,外賣是從京東的核心零售業務出發的,自然延伸到即時零售領域,“用戶的確有這樣的購物需求”。從2月開始發力外賣業務的京東,在第一季度活躍用戶規模繼續擴大,同比提高超過20%。

阿里強調的則是他們底下一直就有平穩運行的即時零售業務,餓了麼、盒馬都是在該領域的佈局。當下淘寶也加入即時零售的原因在於,賽道廣闊、行業發展迅速。淘寶有大規模用戶、餓了麼有成熟商戶,在這個契機下正好能夠互相整合。

雖然淘寶沒有提供主站增長具體的數字,但阿里商事業羣CEO蔣凡關於閃購業務的發言非常積極,表示“規模增長”和“效率表現”都超出預期,而且對淘寶的活躍度和用戶規模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在大力補貼的情況下,就打開率這一項,京東和淘寶的主APP都會變得更高,以前按周、按月計算的頻率,可能一下就會變成按日,甚至按頓來計算。

當然,市場最大的疑問是,主要靠補貼來刺激的業務,是不是隻是一場鏡花水月?

許冉對此的回答是,京東認爲中國外賣市場規模龐大,“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而市場上仍有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包括“用戶對食品安全和品質外賣的需求、商家對合理化佣金的需求,以及騎手對更好保障的需求”。

而蔣凡則做出了更加明確的預估,現在中國即時零售的市場規模在5-6億人,未來他認爲可以增長到10億人,也就是還有一倍的增長空間。

他們看到了遠場和近場電商有結合的可能性,能夠基於新的業務來重新升級商業模式,通過協同效應來讓被即時零售聯通起來的業務發揮更大的勢能。

在美團此前的表述中,長期來看,即時零售在整個電商大盤的滲透至少可以達到10%以上的水平。

這些終局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即時零售在各家平臺的戰略位置。

半小時電商網

即時零售今年突然加速,這個用百億補貼、百億投資來爭搶的市場,到底有怎樣的價值呢?

在即時零售專家張陳勇看來,即時零售的終局是一張全新的電商網絡,也就是半小時配送的電商網絡。

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了兩種電商網絡,用配送時長來劃分,就是兩天三天的傳統電商,以及以平臺自營爲主的次日達或是半日達。

業內曾經用遠場和近場電商來區別傳統電商與即時零售,對應到阿里,就是淘寶與餓了麼。

也就是說,即時零售是一張全新的網絡,並不能完全複用傳統電商的基礎設施,即時零售需要有自己的物流網絡和賣家生態。

簡單來說,傳統電商的物流網,由電商物流倉儲、運輸網絡和末端配送組成。就是你在電商平臺下單後,物流公司會先把包裹從賣家取走,然後集中到轉運倉,再通過卡車或火車、飛機集中運到目的地的中轉倉。

然後,包裹分別被運送到就近配送點。當然平臺的自營業務簡單一些,會通過區域倉就近發貨,所以物流時間一般也更短。

即時零售則完全不同,半小時送達的即時零售服務通常覆蓋的面積爲3-5公里半徑範圍。無論平臺上的貨是在商超的貨架上,還是在前置倉、閃電倉裏,都必須在你5公里以內。

目前平臺上的商家有幾種,一類是傳統零售,比如目前很多商超、零售品牌線下店,都有自己的前置倉業務;或者是閃電倉,也就是平臺上專門做即時零售的商家,或者是平臺自營的前置倉或是倉店一體,如盒馬、小象超市、京東七鮮等等。

新的供給,新的物流網絡,就是這個行業發展的挑戰。供給方面,去年11月,美團已經在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宣佈了十萬倉計劃,要在兩年內建成十萬個閃電倉。從公開信息來看,目前閃電倉有連鎖品牌也有個人投資。

閃電倉可以理解爲開在美團閃購等即時零售平臺上的前置倉,這是一種新的供給。一位業內人士認爲,閃電倉可以看成半小時送達的拼多多,各種商品魚龍混雜。他認爲,閃電倉是目前跑的最快的模式,也許會成爲未來的標準模式。

在美團公佈了十萬倉計劃後,餓了麼也隨即發佈了十萬店計劃,京東此前的小時達業務也主要依賴線下商超。

目前來看,美團的路線是主打建倉,京東、阿里是先搬店。

另外,相對飽和度更高的一二線市場,縣城會是更重要的增長來源。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發佈《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縣域即時零售規模達到1500億元,同比增長23.42%。

一位消費品牌電商負責人曾對我們說,對於品牌來說,閃電倉在縣城可能比一二線市場更有價值。因爲一個縣城的消費能力有可能撐不起一個專賣店,但是將來可以入駐閃電倉——只是眼下還沒有這個品類的連鎖閃電倉品牌。

目前,阿里和京東的短期投資以補貼拉新爲主。

在阿里Q4財報會上,對於“即時零售”100億投資的流向,蔣凡回應稱,投資重點主要還是在於新用戶,“我們認爲淘寶擁有着非常巨大的用戶空間,我們可以讓他們變成淘寶“即時零售”的用戶。因此,短期內我們會非常積極地投入這項業務。”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即時零售未來的競爭,很快會體現爲基礎設施的競爭。

終局

即時零售的爆發,某種程度上不依靠創造絕對增量,而是去切傳統商業路徑的蛋糕。

比如在即時零售最蓬勃的北京、上海,2024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下降2.7%和3.1%。即時零售的增長,是在整個停滯的大盤子裏搞存量重新分配。

因此在這一個戰場上,天然地存在兩種角色,沒有歷史包袱的進攻方(美團),和傳統戰線已經拉得非常長的電商巨頭(京東和阿里)。

我們此前分析美團與拼多多的社區團購之爭,一個重要邏輯就是“複用”,拼多多能複用原本的低價農產品供應鏈,而美團是從零開始造飛輪。而即時零售,對美團平臺來說,比此前的社區團購、電商業務,更有1+1>2的效果。

即時零售的本質,跟外賣一樣,就是“本地供給+即時履約”。“閃購”消費習慣的培養,跟平臺上頻次最高的外賣,心智是一致的,是外賣消費習慣的延伸,也是外賣配送系統的延伸。

美團即時零售跟外賣,就像同心圓,極致協同,能夠疊加原有核心業務的勢能。美團重構渠道、進攻傳統電商領地的野心,與它的核心業務飛輪前進方向是一致的。它砸下的每一分投資,都是往競爭對手疆域裏釘樁子。

而對京東來說,它的電商跟閃購的邊界是很模糊的,一日達和30min達,前者在用戶體感上非常容易被後者攔截、替代掉,尤其在美團加碼3C、家電服務,大搞閃電倉(日用百貨)後。

在近期外賣輿論戰中,美團回敬的巴掌,也專門逮着京東的這個心窩子戳——“美團非餐飲即時零售(含閃購與小象超市)北京、深圳日均訂單量破百萬,其中深圳單量超京東全站(含自營、平臺、七鮮等總和)。”

很難去說自營電商和外賣閃購有什麼業務協同,京東幾大業務的同一錨點就是物流履約,圍繞着對“快”的定義權,持續作戰。

多快好省,京東曾砸下重金的“快”被“更快”威脅,“多”也被對標追趕,因此撥開京東這兩季因國補受益的業績面紗,它必須重新去鑄造新的“多快好省”防線。

京東去年開始整肅達達和到家業務,把即時零售大頭流量楔進主站後,做“大平臺”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外賣和閃購,能夠高頻帶低頻,把整個平臺的用戶活躍、交易給拉起來。

這是一個“不得不”的自衛反擊邏輯,所以即便看起來是在打一場古早味兒的戰役,京東也必須去做,直到美團“需求攔截”的威脅緩和。

而對阿里來說,這個抉擇是最困難的。因爲淘寶天貓平臺,相較京東、美團,有更豐富的、更多長尾的商品,這是即時零售目前難以攻克的部分,因爲不划算。阿里佔着多快好省裏的“多”,受到即時零售的衝擊相對和緩。

而阿里一旦重金投入閃電倉等新供給,侵蝕的是自家電商已有的盤子,內部打架。能否爲主站電商服務,往往是周邊項目能否得到集團資源的一個衡量標準。所以餓了麼在備戰即時零售時,過去一整年都是相對避戰的、想要四兩撥千斤的態度。

不過,在餓了麼後發加入外賣戰局,併成爲“淘寶閃購”項目的主導方,獲得“開香檳”的速勝後,即時零售在阿里的權重重新提高了,獲得了100億的未來投資承諾。

蔣凡在最新的業績電話會上,描繪了“大淘寶”平臺對即時零售的新定位——短期拉新提高活躍度,把淘寶用戶轉化爲“即時零售”用戶;長期則希望閃購能“重新升級我們的商業模式”。

但業務打架的內在張力,到目前爲止依然存在。僅僅在平臺開一個新入口,而不對物流、商流、客流做變革,補貼砸出去的錢只會是留不下痕跡的一陣風。還需要觀察後續,阿里對即時零售會有什麼開拓性的業務投入。這也是最有變數、值得期待的一個商業現象。

《敞開大門的小紅書,下一步怎麼走?》

《胖東來受不得委屈》

《一樣是“窮鬼樂園”,爲什麼迪卡儂過得比優衣庫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