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濱湖區:發展綠色算力 讓“耗能大戶”變“負碳工廠”

科技日報
05-22

中國電信馬山算力中心(以下簡稱“馬山算力中心”)20毫秒極速專線將中高時延需求引流至青海、貴州等西部綠色電力區域;本地40P(P指每秒進行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智算池化身AI核心引擎,爲人臉識別、數字人機器視覺提供“零延時算力賦能”;天翼星河AI平臺如同中樞大腦般統籌全局,讓百業千行的數據洪流在此精準調度、高效釋放……5月16日,記者走進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的馬山算力中心,只見該中心投資10.26億元打造的2.2萬平方米“鋼鐵矩陣”已初現鋒芒。如今,從太湖之濱到青藏高原,馬山算力中心通過智能調度系統,編織起了一張覆蓋全國的算力網。

近年來,濱湖區作爲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立足本地產業、科技、人才優勢,聚焦包括基礎設施、核心設備、運營服務、生態培育等環節的算力產業全生命週期鏈條,深度參與無錫算力產業建設。其中,中國移動長三角(馬山)數據中心一期工程順利收官。建成後,該中心將爲江蘇城市化建設、同城一體化拓展提供安全、優質的雲計算服務。此外,無錫新型城市算力中心(濱湖分中心)首批24P智算資源已正式啓用,具備300P算力的蠡湖未來城智算中心一期項目也已點亮投用。

目前,馬山算力中心1號樓已擁有20000核通用算力、100P智能算力、30拍字節(PB)“雲立方”存儲節點,正在建設的3棟機房樓未來規劃承載1950個機架,將成爲電信集團量子通信網絡的核心節點。

面對散熱需求高、設備運行能耗高等問題,馬山算力中心以技術創新助力綠色算力建設。微模塊機房將供配電、液冷系統、餘熱回收無縫集成;通過間接蒸發冷卻技術疊加磁懸浮技術,將能耗比壓至1.2以下;餘熱回收技術進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如今,技術的加持已讓馬山算力中心從“耗能大戶”蛻變爲“負碳工廠”。

記者瞭解到,下一步,無錫市濱湖區將加大推動算力、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爲無錫數字產業可持續發展築牢算力基石,爲智慧城市、量子通信、AI應用等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賦能未來產業發展,攜手更多創新力量在“數字藍海”中踏浪前行。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