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在經歷了六週迅猛反彈後,美股年內表現仍落後於全球股市。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表示,要想維持漲勢並重新奪回其通常的領先地位,美國企業的盈利引擎需要重新加速運轉。
據BI的Nathaniel Welnhofer分析,自去年年底以來,標普500指數的表現遜於一項涵蓋22個非美髮達市場的基準指數,原因是美國企業盈利增速相對優勢收窄。上一次出現這種現象是在2017年,當時美國股市基準的盈利增長落後於海外市場。
Welnhofer表示:“歷史數據顯示,美國股市相對於國際市場的優異表現一直取決於美國公司實現更快盈利增長的能力,這種動態變化可能會對美國例外論的說法構成挑戰。”
BI的數據顯示,在截至去年12月的12個月裏,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速曾領先其他發達市場13個百分點,但此後該優勢已縮小至9%,而且隨着關稅政策持續侵蝕企業利潤,這一優勢可能會進一步下降。今年到目前爲止,標普500指數的表現比不包括美國在內的MSCI全球指數落後約13個百分點。
儘管美國股市受益於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措辭的緩和——特別是與中國的暫時休戰——但美股反彈力度仍遜於其他主要市場。標普500指數較2月19日曆史高點仍有3%差距,而MSCI非美國指數在本週二已創下新高。
即便標普500指數從4月8日的低點反彈了約19%,部分華爾街專業人士仍對這一漲勢的持續性存疑。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部門的首席投資官Lisa Shalett表示,在盈利增長放緩的背景下,美股V型反轉顯得有違常理。
GLOBALT Investments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Keith Buchanan表示:“盈利環境對近期走勢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他指出,由於貿易政策仍在不斷變化,企業被迫在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中盲目摸索,這讓企業在做商業決策或提供業績指引時缺乏信心。
最新財報季中,美國企業高管普遍對前景發出預警,將成本上升、消費者信心疲軟及商業信心低迷歸咎於特朗普政府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徵的關稅。
BI股票策略師Gina Martin Adams和Wendy Soong的一項分析顯示,所謂的盈利指引動力,即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上調盈利預期的公司所佔比例與維持或下調預期的公司所佔比例的衡量指標,降至至少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然而從估值角度看,投資者似乎對企業盈利更具信心。標普500指數當前動態市盈率達22倍,較長期均值高出19%。
Buchanan表示:“我們認爲,市場估值所反映的樂觀情緒與企業謹慎表態形成鮮明反差,這種背離終須得到修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