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信息“噪音”,中遠海控(01919)已走出了長牛行情?

智通財經
05-22

無視信息“噪音”,市值穩健上升,今年業績繼續大爆發,航運龍頭中遠海控(01919)迎來業績估值持續雙擊。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中遠海控近日發佈2025年Q1報告,延續了2024年的高增長,實現營業收入爲579.6億元,同比增長20.05%,股東淨利潤116.95億元,同比增長73.12%,扣非股東淨利潤116.42億元,同比增長73.14%。在2024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及股東淨利潤分別增長33.3%及106.1%。

其實今年美國發起關稅戰,干擾着航運板塊的估值走勢,在5月中旬中美關係有所緩和,中美在關稅上都作出了讓步,A股航運板塊出現了熱炒。然而中遠海控卻是個例外,股價長期向上,不因“信息噪音”暴漲暴跌。顯然,該公司爲業績驅動型選手,因業績驅動2024年以來市值已翻倍。

核心業務保持高增,利潤率持續上升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中遠海控擁有集裝箱航運業務及碼頭業務,集裝箱航運業務爲核心業務,收入貢獻超過95%,有跨太平洋航線、亞歐航線、亞洲區內航線、其他國際航線及中國大陸航線;而碼頭業務則主要在中國市場,碼頭分佈於環渤海灣地區、長三角洲地區、東南沿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西南沿海地區以及海外地區。

在集裝箱航運上,截至2025年3月末,該公司經營船隊包括554艘集裝箱船舶,運力達337.38萬標準箱,2025年Q1集裝箱業務收入558.83億元,同比增長20%,貢獻總營業收入96.4%。

以季度看,業務的五大航線均保持穩健增長,總貨運量648.1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53%,其中中國大陸及跨太平洋航線增速分別爲12.85%及16.2%。受益於航線價格上漲,五大航線均保持收入的增長,公司航線總收入517.08億元,同比增長19.8%,除了亞歐單位數增速外,其他航線均實現雙位數的增速。

以年度看,航線業務受地緣政治影響較大,2023年紅海事件影響了全球航運行業,該公司作爲航運龍頭也受到重創,業務收入腰斬,由於收入比重高也導致了總收入大幅下滑。但除了2023年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增長水平,但2024年收入僅恢復到2022年的59.8%。

此外,集裝箱航運也貢獻了超過90%利潤,在過去兩年,該業務利潤率穩步提升,以2024年來說,業務稅前利潤爲610.3億元,同比實現翻倍增速,利潤率爲27.03%,利潤貢獻分別爲91%及90.1%。 2025年Q1,該業務實現息稅前利潤(EBITA)率26.42%,同比提升8.87個

百分點

圖片來源:公司Q1財報

碼頭業務收入及利潤貢獻都較低,但業績並不拖後腿。2025年Q1,該公司所屬中遠海運港口碼頭總吞吐量3574.8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48%,國內五大地區及海外均保持增長,其中國內總吞吐量爲2717.2萬標準箱,佔比達76%。從往年看,碼頭業務因收入主要集中國內,對地緣衝突影響較小,且近年來量價齊升帶動收入規模穩增,近五年業務收入複合增速爲11.3%。

在集裝箱業務驅動下,中遠海控的利潤率持續上升,2025年Q1股東淨利率提升至20.18%,不過相比於2022年同期仍下降6個百分點。同時受制於收入規模恢復較慢,期間公司整體利潤仍較2022年同期高點縮水達58%。利潤率回升使得該公司股東回報率已恢復至較高的位置,2025年年化爲19.16%。

集裝箱航運高景氣,估值低仍進一步走高

中遠海控的業績在整個航運行業中並不是最突出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從已經公佈今年季報的同行看,不同的航運賽道業績分化較爲嚴重。

油輪運輸的標的表現較差,2025年Q1收入和淨利潤都呈現大幅下滑趨勢,比如招商輪船,分別下滑10.53%及37.1%;集裝箱運輸的標的則表現出色,除了中遠海控外,如錦江航運中集集團淨利潤均實現了翻倍的增長;碼頭業務佔比較高的標的表現較爲平淡,比如招商局港口,2024年收入僅增長3.14%,遠低於集裝箱航運水平。

集裝箱航運成爲2025年最突出的航運賽道,其實2024年以來,集裝箱航運景氣度持續攀升,紅海事件以及中美關稅戰干擾局部市場,但全球其他市場需求仍處於旺盛階段,基本可以消化不利的市場影響。以賽道龍頭中遠海控來說,在美洲的收入於2024年佔比達29.3%,以過去兩年看,美洲市場保持增長水平,顯然受貿易摩擦影響較小,突出了強勁的市場需求下,參與者對經營環境的調整及高度適應。

 

數據來源:中遠海控財報

從經營策略上看,中遠海控憑藉規模優勢,加快擴張航線規模,持續增密航線網絡佈局,截止2024年共經營的429條航線,在全球約145個國家和地區的629個港口均有掛靠,並且通過在新興市場開闢並升級新航線。在產品端,該公司創新設計“西部陸海新通道+中亞班列”、“跨裏海多式聯運”及“陸海快線+鑽石快航”等通道產品,及系列定製化動態打包供應鏈組合產品,構建起一個數量達到38款、服務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鏈數字化供應鏈產品矩陣,推動全球貿易的繁榮。

值得注意的是,中遠海控在規模以及盈利上都比同行要高,且利潤率的恢復也高於同行,ROE水平處於領先地位。最重要的是,該公司擁有更充沛的現金流,而且基本都是經營現金流淨額產生,經營質量非常高,截止2025年3月,該公司擁有現金等價物1879.11億元,佔比流動資產及總資產分別高達89.1%及63.5%。

中遠海控積極回報股東,根據東方Choice數據,過去三年分紅比例平均接近50%,自2012年至今累計分紅12次,累計分紅比例34.4%。該公司還通過AH股回購提升股東回報率,2024年累計回購AH股合計達35.57億元,今年仍保持高密集的回購力度,截止5月21日港股累計回購83次,累計回購金額高達39.94億港元。

由於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各大投行對該公司態度不一,比如大和研報稱,儘管公司於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好於預期,但強調主要爲基數較低,且貿易戰的不穩定性仍對短期股價產生不良影響;摩根大通則相對樂觀,發佈研報稱,由於全球主要港口的擁堵加劇,航運公司短期內有望從供應鏈中斷受惠,對中遠海控目標價由12港元升至13港元。

綜合來說,中遠海控的長期市值走勢主要受兩個維度影響:一是圍繞着基本面,對短期信息噪音鈍化,比如貿易戰以及地緣政治等;二是機構抱團,無視短期波動。加上公司估值較低,積極的分紅及回購政策,股價託底力度強,驅動市值長期走牛。而且目前該公司估值仍很低,PE僅爲3倍,股息率達6%,市值有望進一步走高。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