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業熱點消息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這裏是農業熱點消息,我是三農老道!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2025年已經來到5月下旬,明天就是5月26日!今天老道要爲大家關注一下油價調整的相關消息!就在4月17日開始一直到現在,國內油價已經迎來了兩連跌!油價已經出現了連續性下跌的趨勢!按照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成品油價格調整相關機制來看,預計在6月3日24時新一輪油價調整就要正式啓動!按照現在的全球原油市場形勢來看,油價很有可能會正式迎三連跌!國內92、95號汽油,零號柴油相關限價也將迎來下降!下面老道就給大家簡單彙報一下,油價方面的總體走勢!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
【明天5月26日:油價一夜大降!大跌、暴跌!92號汽油價格每升大跌0.50元!調價後汽柴油最新報價!6月份油價還要大跌!】
老道說:5月下旬開始之後,油價之所以會迎來下跌,老道認爲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這4個!無論是供需關係,還是全球貿易以及新能源技術的應用,都奠定了油價會遭遇持續下跌的格局!下面老道就給大家簡單彙報一下,油價下跌的幾個主要因素!
原因1:兩次調價累計跌幅超 0.5 元 / 升,車主喜迎 “加油自由”
老道說:最近兩個月,國內油價經歷了兩輪罕見的 “跳水式” 調整,直接讓車主們感受到了久違的實惠。4 月 17 日,國家發改委宣佈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 480 元和 465 元,摺合每升 92 號汽油降價 0.38-0.40 元。調價後,北京、江蘇等地的 92 號汽油價格降至 7.10 元 / 升左右,新疆更是低至 6.90 元 / 升,創下近三年最低水平。
緊接着在 5 月 19 日,油價再次迎來 “暴擊”。根據最新調價窗口數據,92 號汽油每升再降 0.18 元,兩次累計跌幅達 0.56-0.58 元 / 升,遠超用戶提到的 0.50 元 / 升降幅。以 50 升油箱計算,加滿一次能省下 28-29 元,月均行駛 1500 公里的車主每月可節省約 40 元油費。調價後,陝西、新疆等地的 92 號汽油價格已跌破 7 元 / 升,正式進入 “6 元時代”。
原因2:美國關稅政策疊加美元升值,全球原油需求遭遇 “雙重打擊”
老道說:美國近期實施的 “對等關稅” 政策成爲油價下跌的重要推手。4 月 3 日,特朗普政府宣佈對部分國家加徵高額關稅,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作爲原油需求增長的主要貢獻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力被嚴重抑制,預計全球原油需求將減少 20 萬 - 50 萬桶 / 日。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在 4 月呈現強勢上漲態勢。從 4 月 1 日的 103.949 點一路攀升至 5 月 19 日的 100.8191 點,累計漲幅超過 3%。由於國際原油以美元計價,美元升值直接推高了其他貨幣的購買成本,進一步打壓了市場需求。數據顯示,WTI 原油價格在 4 月累計跌幅超 8%,布倫特原油同步跌至 60 美元 / 桶以下。
原因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破 40%,燃油市場遭遇 “結構性衰退”
老道說: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正在重塑能源消費格局。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達 402 萬輛,同比增長 39%,其中中國品牌表現尤爲突出,比亞迪以 15.4% 的市佔率穩居全球純電動車銷量榜首。國內市場方面,1-4 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 344 萬輛,同比增長 44.7%,滲透率提升至 53.3%,預計全年銷量將超 1800 萬輛,同比增長 42.5%。
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進一步加速了燃油車的替代進程。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國充電樁數量已突破 500 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 60%,覆蓋 95% 以上的地級市。政策層面,多地推出 “油換電” 補貼政策,如比亞迪、特斯拉等車企對置換新能源車的用戶提供最高 2 萬元的補貼,直接擠壓了燃油車市場空間。
原因4:歐佩克 + 加速增產,供應過剩格局或進一步惡化
老道說:歐佩克 + 近期的增產計劃成爲壓垮油價的 “最後一根稻草”。繼 5 月超預期增產 41.1 萬桶 / 日後,該組織宣佈 6 月將繼續實施同等規模的增產計劃,涉及沙特、俄羅斯等 8 個主要產油國。按照此速度,歐佩克 + 將在短短 3 個月內回補近一半的減產幅度(220 萬桶 / 日),遠超原計劃的 18 個月逐步增產節奏。
儘管部分成員國承諾通過補償減產抵消部分增量,但實際執行效果存疑。例如,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等超產國家在 6 月仍需每日減產 10.3 萬桶和 11.8 萬桶,但市場普遍認爲其減產意願不強。疊加美國頁岩油產量再創新高(1350 萬桶 / 日),全球原油供應過剩量已達 150 萬桶 / 日,庫存水平持續攀升。
老道有話說:油價的大幅下跌既是市場供需調整的結果,也折射出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對於車主而言,當前是優化出行成本的黃金窗口期,建議關注調價日曆,在降價後加滿油箱,高頻次用車羣體可考慮混動車型,綜合油耗低至 3L / 百公里,年省燃油費超 5000 元。企業則需把握成本紅利,物流行業可加速新能源車輛替換,化工企業應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研發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油價的大幅波動也帶來了新的風險。歐佩克 + 的增產博弈、中東地緣局勢的不確定性,以及新能源技術的快速迭代,都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震盪。正如國際能源署(IEA)所言:“油價的劇烈波動,終將成爲推動能源轉型的加速器。” 在享受短期紅利的同時,我們更需關注能源結構變革的長期趨勢,唯有構建多元供應體系與綠色低碳路徑,才能真正抵禦 “過山車” 式的價格衝擊。
(轉自:農業熱點消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