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先來看下重要消息。
加快核反應堆測試美總統簽署有關核能發展行政命令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系列有關核能的行政命令,涉及對美國核管理委員會進行全面改革、修改監管流程以加快核反應堆測試等。
一名白宮高級官員表示,政府希望在2029年1月,特朗普第二任期結束前“測試和部署”新的核反應堆。
受此影響,5月23日,全球鈾價ETF(URA)漲11.61%。美股核能板塊多家公司股價暴漲。NANO Nuclear Energy漲超30%,Uranium Energy漲25%,Oklo lnc漲超23%,Centrus Energy漲超21%,Energy Fuels漲20%,Cameco漲超11%,Vistra Energy和Constellation Energy均漲超2%。
特朗普在日鐵與美鋼交易問題上改變立場
據新華社5月24日報道,特朗普23日稱,美國鋼鐵公司(簡稱美鋼)與日本製鐵公司(簡稱日鐵)將達成“計劃中的合作伙伴關係”,日鐵將對美鋼進行投資,而美鋼將繼續“留在美國”。
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說,美鋼總部將繼續留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這將是美鋼與日鐵計劃中的合作伙伴關係,這一合作將創造至少7萬個就業崗位。大部分投資將在未來14個月內完成。”
上週,日鐵同意對美鋼的投資額提高3倍,作爲爭取特朗普改變立場的最後努力。5月20日,有日媒報道稱,日鐵方面已向美國政府提出,如果將美鋼收爲全資子公司的計劃能夠獲批,打算大幅增加對美鋼業務的投資。
特朗普說,他將於5月30日前往匹茲堡參加美鋼舉行的一場大型活動。
美鋼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將繼續保持美國化,我們將通過與日鐵合作發展壯大,在未來四年內帶來大量投資、新技術和數千個工作崗位。”
在特朗普發帖後,日鐵隨即在24日發表聲明:“我們對批准日鐵與美鋼建立夥伴關係的特朗普總統的決定表示由衷敬意。”
投資者普遍認爲特朗普此番表態意味着日鐵已獲得其對這宗籌劃已久的收購案的批准。
受此消息影響,5月23日美股尾盤,美鋼股價突然直線拉昇,最高觸及54美元,漲幅一度高達26%。截至收盤,美鋼漲幅仍超過21%,創10多年來新高。
美國《政治報》報道認爲,特朗普的言論推翻了他在競選總統期間的立場,也推翻了前總統拜登在卸任前阻止這一收購的行動。
日鐵和美鋼於2023年12月宣佈收購計劃,但拜登和特朗普當時均表示反對。收購計劃也遭到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強烈反對,部分原因是美鋼的所有權將轉移給一家外國公司。
1月3日,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令,以國家安全爲由正式阻止日鐵收購美鋼。1月6日,兩家公司正式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拜登的阻止收購令,並對該收購案重新進行審查。
特朗普曾於2月7日表示,日鐵已放棄早前收購美鋼的計劃,轉而尋求對美鋼進行大規模投資。
伊朗外長:伊美第五輪談判是最具專業性的一輪談判
當地時間23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示,伊美第五輪核問題談判是最具專業性的一輪談判,伊朗立場非常明確,現在美方對伊朗的立場有了更多瞭解。
阿拉格齊還表示,目前,美伊雙方一致同意,在兩國各自國家領導層作進一步審議的同時,阿曼外交大臣將繼續研究其所提出想法的細節,並將其提供給雙方進一步審議。阿拉格齊表示,下一輪談判的時間和地點將另行確定並公佈。
阿拉格齊還表示,談判情況複雜,兩三次會議不可能達成最終結論。但目前談判已步入合理軌道,這本身就是一個進展。他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兩次會談中,能夠達成推動談判取得進展的解決方案,爲最終協議鋪平道路。
阿拉格齊還表示,儘管目前尚未進入最終協議階段,但談判的氣氛良好,隨着阿曼採取措施消除障礙,談判取得進展的可能性將會增加。
合成橡膠基本面偏弱
本週五,天然橡膠、20號膠、合成橡膠期貨集體下跌。截至收盤,合成橡膠期貨主力合約跌幅超過3%。
中信期貨研究所農業組首席研究員李青認爲,橡膠系品種集體下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基本面偏弱;另一方面是受到整個商品市場下跌的拖累。相對來說,20號膠期貨更爲抗跌。
國貿期貨研究院能源化工研究中心經理葉海文認爲,近期合成橡膠期貨價格震盪下行,是成本支撐與供需矛盾弱化共同導致的。此前中美貿易摩擦緩和以及某大型乙烯裂解裝置檢修,導致合成橡膠成本端的丁二烯價格上漲2000元/噸。下游合成橡膠價格被動跟漲,市場處於“成本端有支撐、供給端偏強、需求端疲軟”的狀態。但本週以來,市場看漲情緒衰退,盤面持倉量減少,疊加中石化丁二烯出廠價持續下調,弱化了順丁橡膠成本端的支撐效應,導致合成橡膠期貨價格持續下跌。此外,本週市場傳出OPEC+考慮7月繼續加速增產的消息,原油價格大跌,進一步削弱了順丁橡膠成本端的支撐效應。5月23日晚,特朗普威脅對歐盟加徵高額關稅。後續關稅政策若落地,將導致歐洲對美出口輪胎及汽車數量驟降,進一步抑制橡膠及合成橡膠的需求。
從基本面來看,李青稱,天膠方面,供給端,泰國雨季提前導致割膠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原料價格堅挺導致市場對後續現貨流動性有一定擔憂。不過,從產區物候情況來看,後續的增產預期暫時未發生改變。需求端,輪胎行業開工率持續恢復,成品庫存仍在累積。整體來看,受前期貿易戰衝擊,基本面暫時呈現供強需弱的格局。
合成橡膠方面,葉海文表示,當前合成橡膠市場處於“弱現實、弱預期”共振的階段。供給端,丁二烯庫存逐步去化。截至本週五,丁二烯港口庫存爲2.82萬噸,樣本企業庫存環比下降8.57%。目前大部分丁二烯生產裝置已步入檢修期,順丁橡膠工廠也陸續降負運行。近期輪胎需求疲軟,輪胎廠以剛需採購爲主,預計短期內合成橡膠基本面仍將維持供需寬鬆的格局。
展望後市,李青認爲,5—8月是天然橡膠進口淡季,可以關注這段時間國內庫存去化情況。需求端,由於歐盟本週正式對我國的新乘用車及輕卡充氣橡膠輪胎啓動反傾銷調查,後續加徵關稅的概率較大,可以關注短期是否會出現“搶出口”現象。“我們對天然橡膠價格依舊維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暫時也難出現單邊行情。”李青說。
合成橡膠方面,李青認爲,今年丁二烯供給壓力較大,上漲行情更多取決於短期供需錯配以及意外事件,所以較難持續,對合成橡膠期貨價格的影響也是階段性的。整體來說,合成橡膠價格上方有壓力,下方也有支撐,所以大概率與天然橡膠價格一樣維持寬幅區間震盪走勢。
葉海文表示,中美貿易談判仍存在不確定性,後續若貿易摩擦升級,將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拖累輪胎等橡膠製品的終端需求。此外,OPEC+持續增產也將打壓原油價格,中長期內間接削弱合成橡膠原料端丁二烯的成本支撐。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