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5月27日,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宣佈,它已起訴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特朗普1日發佈的一項撤銷聯邦資助的行政命令違反美國憲法和第一修正案。截至當前,白宮暫未對這起訴訟作出回應。
NPR發文稱,包括美國知名媒體訴訟律師西奧多·布特魯斯(Theodore J. Boutrous)在內的一個法律團隊代表NPR和科羅拉多州三家公共廣播電臺,在華盛頓聯邦法院提起了訴訟。
起訴書將美國總統特朗普、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羅素·沃特和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主席瑪麗亞·羅薩里奧·傑克遜列爲被告,指責特朗普政府試圖“篡奪國會指導聯邦資金如何使用和立法的權利”。
NPR表示,特朗普5月1日發佈的行政令是“教科書般的報復行爲”,使爲數百萬美國人提供新聞和信息的公共廣播系統面臨生存威脅,“該命令明確針對NPR和PBS(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因爲在總統看來,他們的新聞和其他內容沒有做到‘公正、準確或無偏見’。”
NPR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瑟琳·馬厄(Katherine Maher)在一份聲明中稱:“這項行政命令明顯違反了美國憲法和第一修正案對言論、結社及新聞自由的保護。”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總部 視覺中國
特朗普1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公共廣播公司(CPB)撤銷對NPR和PBS的聯邦資助。該行政令稱,NPR和PBS宣揚什麼觀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個機構都沒有向納稅公民提供公正、準確或不帶偏見的時事報道”。
CPB是美國一傢俬營的非營利性公司,由美國國會根據1967年《公共廣播法》授權,是美國聯邦政府對公共廣播投資的管理者,使命是確保美國公衆獲得非商業、高質量的內容和電信服務。該公司不製作任何節目,也不擁有、運營或控制美國任何公共廣播電臺。
美聯社報道稱,NPR和PBS等廣播公司通過CPB獲得了大約5億美元的公共資金,共和黨人長期對此抱有怨言。特朗普重返白宮後,這些新聞機構一直在爲資金遭大幅削減做好準備。
據NPR介紹,NPR約有1%的資金直接從CPB獲得,間接獲得另外1%的資金;其246個成員機構運營着1300多個電臺,每個電臺8%至10%的資金來自CPB。PBS則有約15%的資金來自CPB。
馬厄認爲,特朗普的行政令是對NPR的“非法報復”。她在聲明中稱,美國最高法院在過去80年裏多次裁定,政府無權認定什麼算是“偏見”,“NPR永遠不會同意這種侵犯我們的憲法權利或我們成員電臺的憲法權利的行爲,NPR不會損害我們對獨立新聞自由和新聞誠信的承諾。”
CPB也拒絕接受特朗普的命令,CPB總裁、前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聯合主席帕特里夏·哈里森(Patricia Harrison)在一份聲明中說:“CPB不是由總統管轄的聯邦行政機構,國會直接授權並資助CPB成爲一家獨立於聯邦政府的私人非營利性公司。”
哈里森指出,美國國會通過的創建CPB的法案“明確禁止美國任何部門、機構、官員或僱員對教育電視、廣播、CPB或CPB的受資助者及承包商進行任何指導、監督或控制。”
截至當前,白宮暫未對NPR的訴訟作出回應。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已對美國許多媒體機構“重拳出擊”。此前,特朗普下令削減美國國際媒體署規模,並試圖關閉“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臺”、“自由歐洲電臺”等多家美國“外宣喉舌”。
此外,美聯社由於未按照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將墨西哥灣更名爲“美國灣”,該通訊社的記者被禁止進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參加活動。美聯社則指責白宮試圖通過控制用詞來“限制言論自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