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標準化建設風勁揚帆

經濟日報
05-26

  港口碼頭作爲國際貨物接卸和中轉的樞紐,是保障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穩定的重要物流支點。港口碼頭領域標準化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貿易聯通的順暢和對外開放的水平。

  作爲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我國高度重視港口碼頭領域標準化建設。5月20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港口碼頭分委會成立,標誌着全球港口碼頭領域標準化工作邁出堅實一步,爲構建高效、安全、可持續的全球航運網絡注入了強勁動力。其祕書處落戶中國,也表明我國港口碼頭標準化工作成效得到世界認可。

  “港口碼頭分委會將致力於推動港口碼頭領域的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標準在提升港口運行效率、促進港口綠色智慧發展、推動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支撐引領作用。”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李穎說。

  構建安全高效標準體系

  在山東日照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化全自動糧食連續卸船機正在試運行。“這是我國港口機械裝備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核心技術與關鍵部件實現100%國產化,最大卸船效率1500噸/小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碼頭運營公司裕廊公司生產業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劉尚娟說。

  據介紹,山東港口日照港糧食儲運基地項目年設計通過能力930萬噸,後方配套43座糧食筒倉,單倉倉容達1.2萬噸,將進一步發揮日照港“大港口、大產業、大糧倉”優勢,助力日照市打造千億級糧油產業集羣。

  日照港的高效率是我國港口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如今,港口已成爲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國沿海港口總體規模世界領先,全球貨運、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分別佔據8席和6席。在智能化發展方面,我國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動化碼頭數量均居世界首位。自動化碼頭集裝箱作業效率的世界紀錄,也由中國港口創造和保持。

  在數量和質量均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我國不斷加強港口標準化工作。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徐文強介紹,通過統一設施設備標準、規範作業流程、優化資源配置、保障安全質量,爲建設高效智能、安全綠色的一流港口築牢根基,以標準化建設促進港口高技術創新、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推動提升港口綜合競爭力、暢通國際物流通道。

  比如,針對港口安全生產關鍵環節和不同貨物作業特點,發佈港口作業安全要求等一系列強制性國家標準,有效提升港口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區塊鏈技術應用、物流作業數據交換、電子單證應用、設備遠程操控標準,提升港口的運營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加速港口數字化轉型;通過制定港口岸電應用、碼頭二氧化碳排放覈算和綠色港口評價相關標準,有效降低港口建設運營對環境的影響,推動港口綠色低碳轉型。

  “通過不斷實踐和創新,我國港口建設運營特別是碼頭建設指南、作業要求、操作規範、綠色低碳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先進實用的技術成果,構建了以安全、綠色、智能、高效爲主要特徵的港口標準體系,爲全球港口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重要借鑑。”徐文強說。

  提升標準化開放水平

  世界需要標準協同發展,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近年來,在做好自身標準化工作的同時,交通運輸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在交通國際組織事務框架下,推動發佈國際標準、建立技術對口關係、加強全球交通合作,促進交通運輸規則、技術、標準“引進來”和“走出去”,交通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

  去年以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先後到訪上海、天津、青島等地,對中國港口碼頭的標準化建設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在國家標準委的指導和支持下,2024年我們向ISO提出港口碼頭領域新技術委員會提案,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和中國交建、中遠海運、招商局等中央企業,積極向ISO成員國進行技術宣介,得到了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最終,該提案獲得ISO成員國投票通過。”徐文強說。

  “近年來,我國標準國際化治理能力不斷增強。此次成功申請設立的港口碼頭分委會,是我國交通運輸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副司長孫維說,我國着力推進重點領域國際標準組織建設,2024年,我國在智能航運、機械儲能、文化遺產保護、創意數字設計等方面新承擔了一批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主席和相關祕書處。

  “港口作爲國際貿易的重要節點和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點,其標準的統一與協調直接影響全球物流鏈的效率和質量。建立ISO港口碼頭技術機構將促進全球港口碼頭在建設運營等各環節的高效協同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港口碼頭分委會主席李義明介紹,首先,統一的港口標準將減少技術壁壘,便於不同國家和地區港口間的船舶、貨物和信息流動,提高全球物流效率。其次,標準化的港口設施和作業流程,能夠有效降低船舶在不同港口間的適應成本,促進貿易便利化。此外,共同的標準框架爲港口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技術基礎,有利於打造全球港口協同發展網絡。

  持續完善標準聯通合作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在加緊落實規劃目標任務的同時,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與此同時,經濟貿易形勢複雜多變,需要不斷促進國際經貿合作。這些都要求更好發揮標準的作用。

  據介紹,新成立的港口碼頭分委會,將以推動全球港口碼頭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爲工作方向,積極匯聚全球力量,着力在港口碼頭生產作業、系統建設、技術應用等方面,引領全球港口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目前,港口碼頭分委會共有23個積極參與成員國和27個觀察成員國。

  “下一步,我們將同各成員國緊密合作,開展港口碼頭作業、設施、系統、技術綜合應用等方面的標準制定。”李義明說,重點聚焦4個方面:通用標準,包括術語標準等;設施和系統標準,包括港口布局及設施配置指南、碼頭操作系統網絡等;運營和作業管理標準,包括不同類型碼頭岸邊操作、堆場操作、水平運輸作業要求等;技術綜合應用標準,包括自動化技術、電動化技術及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指南等。通過制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港口碼頭國際標準,使標準成爲港口行業發展的核心引領,有效凝聚全球共識,共享先進適用技術和最佳實踐經驗,爲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積極力量。

  孫維建議,要在標準聯通上下功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標準應用示範項目建設,以標準化合作促進產業和經貿合作。同時,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支持國內企事業單位在國際貿易、海外工程建設、技術交流合作中,加強與共建國家的標準合作。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