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景區為什麼幹不過商場小火車?

虎嗅APP
05-27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旅界 (ID:tourismzonenews),作者:需要鉑金包的媽咪,題圖來自:AI生成

昨天,我本來只是想陪孩子喫頓火鍋,沒打算錢包瘦身。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喫完飯,5歲女兒剛放下筷子,眼睛就亮了,她死死盯上了商場中庭那輛五顏六色、繞圈圈的小火車,用一種“錯過就失戀”的眼神看着我:

“媽媽我能坐嗎?”

北京某商場小火車/旅界實拍

我低頭看了一眼牌子,50元兩圈,辦年卡大幾百。有這費用還不如打滴滴繞四環帶你看北京立交橋堵車!

但主要她是我親生的,她想坐,我沒法說不。結果兩圈還沒坐完,她扭頭跟我說:“媽媽,我還想再來兩圈。”

我一邊溫柔地點頭,一邊默默打開支付寶,心在滴血。

剛想走,前面又看見一個什麼“兒童成長主題樂園”,蹦牀、木馬、飛椅,一看票價——通票128元。

我當時就特想問:

這通票能通向迪士尼嗎?不能。

能通向歡樂谷嗎?不能。

能通向讓我的孩子快樂一整天嗎?也不能。

所以,說是通票,其實就是通向我錢包的票。

果然,她玩了20分鐘就說無聊了,但我可沒無聊,清醒得像剛被打劫。

那天的“母女溫情陪伴之旅”最終以小火車100元+通票128元收場……

你以爲這就完了?天真。

商場的每一層都是收割層。

每個拐角都藏着一個“吵着要”的理由,每個燈光下都埋着一張掃碼付款的二維碼陷阱,每個“只玩一下”都等於讓老母親再破產一次。

後來我一合計:那天各種雜七雜八費用已經奔着400元去了。

你們猜我得到了什麼?

兩三個小時的新鮮感,四五張無法退換的二維碼,和一份“週末陪伴感過期”的情緒廢墟。

可你們知道迪士尼成人票多少錢嗎?475元。

你們知道環球影城成人票多少錢嗎?418元。

我都快花到米奇、變形金剛頭上了,結果只是陪孩子待了一個商場裏的低配版下午。

奧蘭多環球影城/旅界實拍

不是迪士尼去不起,是商場太能收割。

哪怕商場小火車貴過高鐵,單個遊樂項目費用就能秒殺迪士尼,但孩子要快樂,媽媽就不配有餘額。

因爲他們不是團伙,是商場,沒法事後追究法律責任。

而我們也不是被騙,是主動投降啊。

從商場回來,我突然意識到一個人間真理:爲什麼我寧願在商場花400元,也懶得帶她去一趟5A景區?

也許是時間,也許是距離,也許是景區不見得比商場好玩。

但很快我發現,根本不是我選了商場,而是5A景區自己選了退場。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我一個當HR的閨蜜上週五在羣裏崩潰發言:

“我現在只要聽見娃說‘週末去哪玩’,整個人血壓就上來了。”

她解釋說:上班五天,週末就想在家躺着。可娃不允許。老公不靠譜。老人不想陪。

那怎麼辦?去商場唄,離家近,喫飯的同時還能順便“孝順孩子”。

她還給我發了一段小作文,說:不是我們不愛自然,是自然太遠了。

“你讓我們開車2小時,拖着孩子、揹着零食、拎着尿不溼,只爲看一眼人山人海的青山綠水?”

“不如去家門口商場蹦個牀、喫碗麻辣燙、順便逛個迪卡儂,起碼空調到位。”

看見沒?碎片時間就是現在的牛馬週末主流生活方式。

你以爲大家都在享受週末的悠長假期?醒醒,很多人無暇深情。

而商場呢?空調香,項目多,雖然每項看起來都不值,但合起來居然……湊合湊合就忍了吧。

至少孩子不哭、家長不累,還有椅子坐着可以拍照刷小紅書。

其實也就這“偷閒”的功夫,我手賤做了一道算術題:

西安大唐不夜城你們都知道吧?5A景區,2024年接待遊客7475萬人次,營收7574萬元,人均消費1.01元。

更賤的是,我又去看了2023年,再一除,人均1.55元。

啥?還降了?

你一個幾千萬人來玩的5A景區,人均消費比我家小區奶茶店還低,是不是有點離譜?

你搞的不是文旅,是扶貧吧。

再看看商場,我就太懂了。

小火車怎麼走?先從餐廳門口發車。

蹦牀票怎麼買?一次不賣,只打五圈包月卡。

玩具怎麼擺?就放在娃一抬眼就能哭鬧的位置。

它不逼你花錢,但你就是會花錢。它不講文化,但講精準引流。它不打“詩和遠方”的牌。它打“你孩子現在就要”這張牌。

所以,不是5A景區不值,是我們懶得去體驗值不值。不是商場太黑,是我們沒得選擇。

雖然很多5A景區體驗拉胯,但這種商場“低配迪士尼”生意還能割我們多久?

真的……也不好說。

昨天中午,我女兒轉了三圈還不夠的小火車,晚上再看見,頭都懶得抬,撇撇嘴說一句:“這個坐過了,不好玩。”

她只是小。她不是傻。寶媽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好嗎?

所以負責5A景區、普通景區運營的朋友們,我衷心地說一句:外地遊客是香,本地遊客纔是基本盤啊。

你們要想掙本地家庭的週末帶娃錢。得變,且現在就得變。

恕我直言,很多時候,她們不是爲山買單,不是爲湖買單,是爲“陪孩子度過一個不崩潰的下午”買單。

說白了,她們不是遊客,她們是項目經理,帶娃出門,全流程安排要閉環。

你以爲她們在週末親子游?No,她們是在執行一次“高強度家庭陪伴項目”。

那麼怎麼做?其實很簡單:

第一步,別再僅僅做景區,要做“週末任務解決中心”。

你是自然風光?很好。你有文化底蘊?也行。

但請你明白:媽媽們週末是帶着KPI來的,她要的是孩子玩得盡興,自己不累,你不給,她只會說一句:“下次別來了。”

第二步,別光收門票,要搞“沉浸+打卡+成長感”。

除非你有啥獨特IP,她壓根不在乎內容有多正經,她只在乎娃能不能“參與進去”,總之別光做景點,要做“劇本型體驗”。

別光講知識,要讓寶媽覺得自己在創造人生回憶。你要讓媽媽回家對娃爸說:“這個景區不一樣,孩子玩得開心,我也不累,值!”

這句話,纔是你真正的品牌資產。

第三步,拼服務,給寶媽減壓(重點是廁所!)

媽媽們最怕什麼?排隊。等待。混亂。沒人搭理。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降價,是解壓:

入口動線清晰,指示醒目,一進園就知道怎麼走;兒童專用洗手間、母嬰室、休息亭要醒目、要多、要乾淨;喫飯不用搶位,最好提前預約一鍵下單,帶娃不再崩潰;每個區域有親子志願者巡場,答疑解惑順便拍照。

總之,你得讓媽媽們感受到的不是“哎,這也太麻煩了”,而是“哇,這也太懂我了”。

說真的,寶媽週一到週五都在被老闆折磨,你週六還想用一張迷路的景區導覽圖惹她炸毛?

你想賺錢,先要讓她心不累。

你要贏,就別想着搞大項目、建新大門、刷塗料、鋪光影。

你得先想明白:她帶孩子來這幾個小時,怎麼能輕鬆、充實、不內耗。

把時間做細,把情緒做輕,把服務做軟。

她就願意回來,甚至拉上閨蜜家孩子一起回來。

週末歸你。錢包歸你。未來的口碑,也歸你。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