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董監高薪酬超500萬,1278億中宏人壽“輕舟難過萬重山”

市場資訊
05-30

  原標題:兩名董監高薪酬超500萬,1278億中宏人壽“輕舟難過萬重山”:盈利峯值已過曾連續三年降;69歲董事長在位12年,資管佈局遇阻

  來源:險企高參

  作爲老牌壽險合資機構,中宏保險近年來似乎進入瓶頸期…

  作爲中國首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中宏保險正尋求破局。

  2025年“開門紅”期間,中宏保險銀保新單業務出現了20%左右的負增長,或受此影響,中宏保險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同比下降5.11%。同時,2025年第一季度淨利潤爲0.44億元,僅高於2024年一季度水平。

  若回顧2024年整體業績,中宏保險淨利潤同比增長34.08%至5.39億元。但需要指出,2024年60家非上市壽險機構合計實現淨利潤達247億元,較2023年虧損的101.97億元,同比扭虧爲盈,行業整體處於上升態勢。而在之前,2021-2023年,中宏保險淨利潤連年下降。

  聚焦到戰略層面,隨着老齡化愈演愈烈,諸多保險機構進入康養事業,中宏保險亦在其中,然而,中宏保險採用的“輕資產”康養模式,這種模式會面臨服務標準化難、盈利空間窄等瓶頸,難敵頭部險企重資產競爭。更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股東大會通過的資管公司籌建議案至今未獲監管批覆。

  淨利去年略有回升爲5.39億元

  之前已連續三年下降

  9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的浪潮走向全國,保險行業亦充滿活力,中宏保險就在此背景下誕生。

  1996年保險行業迎來第一次“大擴軍”,在友邦保險進入中國內地4年後,加拿大宏利人壽拿到了中國市場的入場券,率先赴內地市場“拓荒”。同年11月中宏保險登臺亮相,成爲國內首家中外合資壽險機構,加拿大宏利人壽與中資股東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和49%。在衆多合資壽險機構中,中宏保險股東長期以外資爲大股東,在業內較爲罕見。

  從成立之日至今已走過28個春秋的中宏保險,近幾年經營業績呈現持續承壓態勢。

  2025年第一季度,中宏保險保險業務收入爲126.24億元,同比下降5.11%。中宏保險“開門紅”不利的局面一定程度是新單動力不足,今年一季度,中宏保險銀保新單業務出現了20%左右的負增長。

  淨利潤上,2025年一季度中宏保險扭虧爲盈至0.44億元,處在近九年區間的較低水平。中宏保險2016年至2024年的第一季度淨利潤分別爲0.66億元、1.22億元、1.25億元、2億元、3.53億元、3.04億元、1.54億元、2.03億元、-0.55億元。

  拉長時間線來看,中宏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穩步上升,2016年至2024年分別爲50.07億元、67.42億元、80.97億元、99.63億元、122.66億元、134.09億元、145.71億元、231.87億元、304.2億元。

  雖然保費規模逐年擴大,盈利能力又是另一番光景。在2020年中宏保險淨利達到最高值後,開始逐年下滑,2023年的淨利潤水平甚至不敵2016年。具體來看,中宏保險2016年至2020年的淨利潤分別爲4.35億元、5.3億元、6.93億元、9.12億元、10.89億元,2021年至2023年淨利潤分別爲10.49億元、4.58億元、4.02億元,2024年淨利潤重新進入增長態勢至5.39億元。

  翻看中宏保險2024年年報,會發下近幾年該司在“降本”決心不小,在該司營業支出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同比減少4.69億元至18.86億元。

  69歲董事長在位12年

  70後新晉總經理吳曉詠擅長投資

  中宏保險作爲一家頗具特色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中宏保險在近十年間始終保持盈利狀態,並在2020年創下利潤峯值。

  對於壽險機構而言,盈利重要來源就是投資,中宏保險投資收益水平長期處於行業中上水平,2025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中宏保險近三年平均投資收益率爲4.37%,近三年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5.36%,兩項指標分別高於行業平均值0.78個百分點和0.55個百分點。

  《險企高參》注意到,去年剛剛獲批中宏保險總經理的吳曉詠便是從公司首席投資官內部晉升而來。

  吳曉詠可稱作資深投資人,其在資管條線工作超30年。公開資料顯示,吳曉詠出生於197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並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

  1995年7月,吳曉詠在上海永大期貨經紀擔任投資部副經理。五年後,吳曉詠進入保險業,在恆康天安人壽擔任投資總監。2005年1月,轉戰到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擔任投資負責人。2011年,吳曉詠又到瑞泰人壽工作,擔任投資負責人。僅兩年後,吳曉詠進入到上海復星集團,先後在多個投資管理職務上工作。2019年9月,吳曉詠加入中宏保險,12月獲任該司總經理助理暨首席投資官。2021年4月,吳曉詠擔任中宏保險財務負責人,2021年11月起擔任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2023年6月卸任財務負責人後擔任該司臨時負責人,2024年2月正式獲批出任該司總經理,同步卸任首席投資官一職。

  吳曉詠在擔任中宏保險首席投資官期間,中宏保險2022年的投資收益達4.93%,同比增長24.9%。2023年,在行業投資端整體承壓背景下,中宏保險投資收益率、綜合收益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約一個百分點。

  去年8月,吳曉詠在接受《中國銀行保險報》專訪時曾判斷,現在投資市場相對低迷,但這也是長期投資的機會。作爲投資人,不能太關注市場的短期波動,也不能受其影響,否則很難走出週期。不過,中宏保險2024年投資收益率並未非常出色,年度投資收益率爲3.9%,排在壽險機構第40名。

  中宏保險的董事長始終爲何達德,自2013年7月起任以來從未更換,且何達德出生於1956年,今年已69歲。

  另外,中宏保險的高管薪酬也頗爲可觀,2024年“董監高”薪酬中有一位董事和一位高管薪酬超過500萬,另外9位高管薪酬在100萬以上。

  截至目前,中宏保險領導班子由董事長何達德,總經理吳曉詠,副總經理黎雲峯(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助理杜豔芳(首席風險官)、李彧、劉軍峯、王海晶(首席投資官)、範晶,合規負責人倫羽(法律責任人),董事會祕書葉萌,總精算師王子睿9人組成。

  資管佈局遇阻

  “輕資產”康養模式初見雛形

  近年來,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對養老和健康服務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下,作爲老牌壽險合資機構,中宏保險自然將康養事業納入自身戰略。

  不過與頭部保險機構不同,中宏保險沒有采用自建養老社區的“重資產”經營模式,而是通過租賃方式獲取物業使用權來開展“輕資產”的養老服務,其主要特點是靈活性高、初期投入少、運營風險相對較低。

  此前,中宏保險已與綠地康養、銀城康養等多家知名養老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整合業內優質養老產業資源,爲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養老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底,中宏保險的康養服務網絡已覆蓋40多個核心城市,合作的養老機構超過270家,總計提供超過15萬個養老牀位。

  不過“輕資產”的康養模式也面臨着服務質量把控難度大、合作穩定性問題、市場競爭力不足、盈利空間有限、資產負債匹配問題、市場普及和教育成本高以及監管和合規風險等痛點。因此,“輕資產”模式下產品或服務的創新是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關鍵。 

  雖然,中宏保險在去年不斷優化康養服務,已經通過“輕資產、重服務、加科技”的模式構建了完善的康養生態平臺。但是,與大型險企相比,中宏保險在高端養老市場中難以與重資產模式的競爭對手抗衡。

  面對銀髮羣體的時代機遇,中宏保險順勢將康養服務作爲戰略佈局,但在養老市場的競爭中,面臨着來自其他保險公司和養老機構的激烈競爭。如何在養老“藍海”中脫穎而出,是中宏保險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除康養佈局之外,資管業務佈局亦在中宏保險視野範圍內,然而,資管佈局已2年未有新動作。2023年4月17日,中宏保險股東會全票通過了關於《設立中宏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議案,之後,中宏保險便開始籌備設立資管公司,但截至目前,暫未查到中宏保險資產管理獲得監管正式批准設立的消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