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2024年6月,“2萬輛”剛剛成爲頭部造車新勢力們的月銷量新門檻,理想汽車(02015)以4.78萬月銷量的絕對優勢穩居冠軍寶座。然而,一年時間不到,新勢力陣營經歷數輪“廝殺”,如今的頭部較量門檻,直接拉昇至月銷“4萬”輛,理想也被拉下“神壇”。
根據各大新勢力公佈的最新數據,極氪、零跑(09863)、鴻蒙智行以及理想汽車5月銷量均超過4萬輛,其中零跑與理想爲單品牌銷量。按照單品牌銷量排行計算,零跑已經連續三個月穩居造車新勢力交付榜首,而理想在5月發佈了煥新版車型後,也並未奪回冠軍寶座,且與零跑的銷量成績仍有不小差距。
極氪銷量包括極氪與領克兩大品牌,鴻蒙智行則涵納“四界”。在品牌合力下,新的計量規則也開始生效,隨着月銷量門檻拉至4萬輛,未來或許更多的車企會選擇多品牌“合併”。當然,成功並非易事,例如蔚來(09866)目前銷量包含了蔚來、樂道以及螢火蟲三個品牌,但從銷量來看,多品牌並未給蔚來帶來明顯的銷量增量,反而容易資源分散,這也是蔚來2025年上半年整合上述品牌的內在動因。
4萬輛分水嶺下,月銷三萬輛的僅有小鵬汽車(09868)一家,之後爲2.8萬輛的小米(01810)汽車。不過,由於小米汽車具體數字不詳,難以判斷銷售環比增減情況。另外月銷同爲兩萬輛級別的還有埃安、深藍以及蔚來,但除了深藍環比增長26.73%之外,埃安與蔚來環比均出現下滑。
在傳統車企轉型慢半拍的基礎上,造車新勢力都在拼命抓住這一時間差,“瘋狂內卷”搶奪市場份額。新勢力們從將目標瞄準特斯拉(TSL)、BBA(奔馳寶馬奧迪),再到率先突圍成功的理想,銷量一路上漲的同時也在不斷變換打法,從而導致“內卷”也在升級。
從目前情況來看,無論是特斯拉、BBA,還是理想汽車,戰鬥力都在被削弱、市場被蠶食,而戰況卻愈發膠着。愈發激烈的局勢下,幾乎每一個策略,都對車企月銷成績有着不可或缺的影響。
“理想平替”超越理想
2025年新勢力格局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有着“理想平替”之稱的零跑汽車反超理想。理想汽車一二月被小鵬汽車反超後,三四月又因爲零跑逆襲降到新勢力月銷排行榜第三名,5月銷量回暖明顯,但仍然衝頂失敗,落後零跑。
數據顯示,5月,零跑汽車交付4.51萬輛,同比增長148%,連續三個月穩居造車新勢力交付榜(單品牌)第一。銷量躍升背後,是零跑B系列車型以及2026款零跑C10的有力補充。以9.98萬元起售價切入市場的零跑B10,在4月10日上市後半月即實現萬輛交付,而5月15日上市的2026款零跑C10再次將熱度延續。其以“技術平權”爲理念,將800V高壓平臺、激光雷達端到端輔助駕駛等高端配置進一步堆到了10萬元級車型上,引發市場關注。
相比之下,5月8日理想推出的L系列煥新版,在新老款銜接上卻鬧出了不小風波。另外,由於L6煥新版訂單不及預期,理想還於5月下旬調整了全年目標銷量,其中,L系列車型的目標產量從56萬—65萬輛下調至52萬輛,純電產品的目標產量從5萬輛上調至12萬輛。5月,理想汽車交付新車40856臺,同比增長16.7%。
不可否認的是,理想依然對L系列產品寄予厚望,但從今年理想的種種動作也可以看出,理想的戰略重心正在偏離增程這一基本盤,轉向押注純電和AI。
儘管理想在財報電話會上預期,公司月交付量將很快重返5萬輛水平,但相比零跑、鴻蒙智行以及小鵬的高速增長,理想放緩的增速仍面臨着不小的挑戰。而出現戰略搖擺的理想,能否穩住基本盤,也成爲了潛在的隱患。
理想預期中的增長“拐點”沒有到來,迎來的反而是衆多競爭對手的增長“拐點”。L8和L9面臨問界M8、M9的持續擠壓的同時,領克900、騰勢N9等新對手也在開始發力;L6和L7的性價比,也在零跑、深藍的衝擊下逐步變得褪色。
5月,鴻蒙智行全系交付量約爲4.45萬輛,其中問界M9交付15481輛,蟬聯50萬元級銷冠;問界M8交付12116輛,單週峯值破5000輛。這是個不容小覷怕的數字,意味着鴻蒙智行在高端SUV市場已經有了不小的話語權。畢竟巔峯時期的寶馬X5、奔馳GLE等車型,月銷也僅萬輛左右,而鴻蒙智行似乎還有潛力。
緊隨“4萬輛”俱樂部的小鵬汽車,5月交付新車33525輛,同比增長230%,是新勢力中漲幅最大的車企,已連續7個月交付量突破3萬輛。但需要注意的是,小鵬的環比增長開始乏力。2025年以來,小鵬2月環比微漲0.34%、3月、4月環比分別漲9.04%和5.54%,5月則下降至4.34%。
也因此,5月28日上市的小鵬MONA M03 Max,將是接下來小鵬能否保持市場高增長的關鍵車型。這款將高階智駕下沉至13萬元以內車型的市場銷量,被小鵬汽車寄予重望。而據統計,該車上市僅1小時,大定就突破12566輛,超過2024年上市同期。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5月21日的小鵬汽車2025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相信小鵬汽車強勁的增長勢能會在2025年持續,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將完成五個車型年款升級或增加配置,三季度將有兩款全新的重磅車型開始交付放量。
爭議聲中前行
2025年以來,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增勢也愈發強勁。吉利(00175)旗下的極氪科技集團5月交付量46538輛,同比增長15.2%。其中,極氪品牌交付量爲18908輛,領克品牌交付量爲27630輛。長安(000625)旗下的深藍汽車5月全系交付25521輛,同比增長78%;同爲長安旗下的阿維塔5月銷量12767輛,同比增長179%;東風(00489)旗下的嵐圖汽車5月銷量10022輛,同比增長122%。
極氪的止跌回升,或與5月4日宣佈的緊急人事任命有着直接關係。彼時,極氪宣佈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領克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分管極氪品牌國內營銷服整體工作,直接管理品牌營銷中心、用戶增長中心、用戶交付中心;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林金文直接管理用戶服務中心、用戶網絡中心、用戶數字化、運營與流程,協助林傑管理極氪品牌國內營銷服,向林傑彙報。在“一個吉利”的戰略整合下,極氪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不過,在高速增長下,2025年陷入輿論爭議的品牌也不少。
相比其他新能源品牌,深藍知名度似乎並不高,但依託長安汽車的技術優勢和低價策略,深藍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其實並不低。 2024年,深藍累計銷售24萬餘輛,穩居“中等生”行列。2025年5月22日,深藍大型SUV S09正式上市交付,大定訂單累計突破了21168輛。
然而在上升期的一片向好中,深藍S09的霸屏廣告出現在了深藍48萬老車主的中控屏中。此舉直接引發車主集體聲討,深藍汽車與深藍汽車CEO緊急致歉,但由於此前老車主們就對頻繁降價和權益侵犯表示不滿,因此道歉並未能迅速平息深藍老車主們的怒火。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近期也爭議頻頻。繼“智駕”事故後,小米汽車“鎖馬力”“挖孔機蓋”風波相繼爆出,小米也多次公開致歉。不過,在質疑聲中小米汽車交付量基本穩定,5月交付量超過2.8萬輛。小米汽車表示,正在爲小米YU7大規模量產做準備。
除此之外,小米創始人雷軍在近日小米投資者大會上披露,小米的汽車業務虧損正在逐步收窄,預計將在2025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實現盈利。
因鉅額虧損一直處於爭議中心的蔚來,5月交付新車2.32萬輛,同比增長13.1%。其中,蔚來品牌交付新車1.33萬輛;樂道品牌交付新車6281輛;firefly螢火蟲品牌在其首個完整交付月交付新車3680輛。
據媒體報道,蔚來一季度財務表現高度承壓,近期在全公司各個業務板塊進行“基本經營單元CBU”組織變革,加速識別過程冗餘,評估可以精簡的成本和可以融合的組織。此前,蔚來還開啓對旗下三個品牌進行了多次組織架構和渠道層面的調整。
這與2024年蔚來汽車大刀闊斧發展子品牌樂道的策略背馳而行。2024年四季度,蔚來的銷售及管理費用達到48.8億元,同比增長22.8%,支出的主要方向正是大力推廣樂道品牌。然而,2025年一季度,樂道一線銷售人員已經減少40%,且品牌從獨立運營變爲將深度整合至蔚來主品牌體系。
策略的顛覆調整意味着此前投資成爲了試錯成本。對於虧損不斷拉大的蔚來而言,試錯空間幾近於無。或許是爲了安撫投資人,也爲了給市場釋放積極信號,蔚來給出了2025年四季度將實現盈利的目標。但現實情況是,蔚來的經營現狀與產品反應距離盈利尚有距離。也因此,“緊衣縮食”、砍掉不必要開支成爲了蔚來衝刺盈利的手段之一。
6月3日蔚來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蔚來一季度營收120.3億元,同比增長超21%;淨虧損67.5億元,較2024年同期淨虧損51.85億元同比擴大30.19%;調整後淨虧損62.8億元,同比增長28.1%。
蔚來董事長、CEO李斌在6月3日晚間的蔚來2025年Q1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每個季度的虧損一度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今年基本上從Q2開始就進入一個收穫期,所以今年Q4實現盈利是有機會的,也非常有信心去實現。”但巨大的虧損數字就像是橫在蔚來盈利面前的一道高牆,想要在兩個季度內從虧損超60億元變爲盈虧平衡,以目前蔚來的發展趨勢,李斌可謂重任在肩。
事實上,從近期各大汽車品牌的爭議事件來看,穩健發展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清晰。以小米汽車爲例,它的任何產品和動作都自帶流量,這是小米的優勢。但一旦出現負面事件,破壞力和發酵速度也遠非其他車企可比。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與盈利持續承壓的現實挑戰下,車企之間已不再侷限於產品競爭,體系力博弈的作用逐漸顯現。面對千差萬別的全球市場,架構清晰、反應迅速的車企無疑更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遺憾的是,大多新勢力們還並未做到。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