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即“破發”!手回集團三闖港交所終圓夢,三個交易日跌去招股價近三成

市場資訊
06-04

  原標題:上市首日即“破發”!手回集團三闖港交所終圓夢 ,三個交易日跌去招股價近三成;還有5家在路上 …

  來源:險企高參  

  作爲國內“第二大線上保險中介”的手回集團,上市首日即“破發”,三個交易日較招股價跌超26%。

  歷經18個月三次遞表,深圳手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手回集團)終於叩開港股大門。

  5月30日,手回集團正式登陸港股市場。根據該司此前披露信息,此次IPO手回集團發行2435.84萬股新股,發售價爲8.08港元/股,位於發售價區間6.48港元至8.08港元的上限,募資總額爲1.97億港元。

  然而,上市首日手回集團卻慘遭“破發”,5月30日開盤價爲7.50港元/股,較發行價跌超7%。截至當日港股收盤,手回集團股價報6.610港元/股,跌18.19%,市值15億港元。

  此後6月2日、3日兩個交易日,手回集團股價繼續下行。截至6月3日收盤,手回集團每股報5.71港元,較招股價8.08港元已跌去近三成,總市值13億港元。

  手回集團三度“闖關”圓夢港股

  據《險企高參》瞭解,手回集團,不僅是一家保險中介公司,還是一家保險科技公司。通過數字化平臺爲保險客戶提供定製化的保險服務解決方案,主要業務涵蓋長期壽險、長期重疾險、長期醫療險及短期保險產品。其產業鏈由上游的保險公司、中游的數字化交易平臺(小雨傘、咔嚓保、牛保100)以及下游的保險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構成。該司與超過110家保險公司建立合作,包括中國超過70%的人身險公司。

  回溯該司的上市之路,實質是一場爲期18個月的對賭協議“賽跑”。

  據該司招股書披露,公司在A輪至C輪均與投資者(即紅杉中國、經緯創投、歌斐資產等機構)約定了包含撤資權在內的特殊權利條款,若未能在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遞表(即2024年1月12日)後18個月內完成上市,投資者有權要求按“本金+利息”或“本金150%+未分配利潤”等最高標準回購股份。

  同時,觸發贖回的代價遠超公司承受能力。按協議,天使輪至C輪投資者贖回價可能高達“公允市值”,而手回集團2024年末現金儲備僅1.13億元,一旦贖回條款生效,資金鍊將面臨斷裂風險。

  由此可見,手回集團的上市之路面臨着不小的壓力,這也直接解釋了公司爲何在18個月內三次叩關港交所:首次遞表(2024年1月)未果後,7月30日二次衝刺再折戟,直至2025年3月7日更新招股書,第三次衝擊上市。

  此外,財務數據顯示,手回集團近三年營收呈現“過山車”式波動,淨利潤則呈現“一升兩降”。

  具體來看,2022年該司收入爲8.063億元、2023年收入增至16.344億元,同比增長102.7%,主要由保險交易服務,特別是長期壽險和重疾險分銷收入推動。然而,2024年收入下滑至13.9億元,同比下降15.1%,主要因長期壽險產品需求減少及保險公司佣金率調整所致。其長期壽險產品的平均首年佣金率由2023年的31.7%下降至2024年的21.5%。

  盈利指標上,手回集團已連續虧損兩年,約4.92億元。招股書顯示,2022年公司淨利潤爲1.31億元,但2023年出現3.56億元淨虧損,主要由於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損失和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變化。2024年虧損持續,達1.36億元,主要受長期壽險產品收入下降和保險公司佣金率調整影響。此外,該司也提到由於估值變動,2022年錄得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收益人民幣0.62億元、於2023年錄得虧損人民幣5.84億元及於2024年錄得虧損人民幣3.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該司的研發開支也有所下降。2022年至2024年,其研發開支分別爲5350.8萬元、6107.8萬元和5095.5萬元,佔總收入比例從6.6%降至3.7%,後保持穩定。不僅如此,該司研發人員的平均人數由2023年的145人減少至2024年的133人。

  作爲保險科技領域的新晉上市公司,手回集團的破發折射出市場對行業估值的重新校準。在監管趨嚴、流量紅利消退的背景下,如何通過技術賦能提升服務效率、優化成本結構,將是其突圍的關鍵。這場資本市場的“大考”,或許纔剛剛開始。

  另有5家保險中介在上市進程中

  事實上,除了手回集團外,今年成功上市的還有元寶數科。

  4月30日,元寶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相對而言,該司淨利潤扭虧爲盈成爲“過關”的一大助力。據招股書顯示,元保在2022年至2024年的營收分別爲人民幣8.50億元、20.45億元和32.85億元,年度增長率分別爲141%和61%;同期,2022年和2023年歸母淨虧損分別爲4.35億元和3.33億元,2024年扭虧爲盈歸母淨利潤爲至4.36億元。

  據《險企高參》梳理,近兩年還有部分保險中介機構也已成功上市,包括有家保險(UBXG)2024年3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致保科技(ZBAO)2024年4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衆淼創新科技衆淼控股)2024年7月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隨後成功上市;益盛鑫科技(YSXT)2024年上半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近兩年來,保險中介行業衝刺IPO熱情不減,多家機構加速推進上市進程。

  5月13日,i雲保也完成了C輪融資,成功引入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作爲戰略股東。不過,由於市場環境和公司自身問題的影響,i雲保上市進程並不順利。早在2024年7月,i雲保赴美上市就獲得了證監會備案通知書。i雲保計劃發行不超過4389萬股普通股,並擬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然而,截至目前,i雲保尚未披露上市計劃的最新進展。

  在此之前,還有幾家保險中介機構已經遞表,正在上市途中。

  2月末,白鴿在線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據介紹,白鴿在線是中國領先的場景險數字化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招股書顯示,近三年虧損超5000萬元。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營收分別爲4.05億元、6.60億元及6.31億元;同期虧損2507.5萬元、1718萬元及1557.6萬元。

  1月,青民數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美股上市,該司主要面向汽車保險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和保險公司,爲保險行業的企業客戶提供業務解決方案。招股書顯示,2023財年、2024財年(財政年度結算日期爲每年3月31日)和2025財年前6個月(截至2024年9月30日),青民數科的收入分別爲1421.47萬、3816.10萬和2581.40萬美元,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爲7.55萬、244.21萬和 63.20萬美元。

  同是1月,輕鬆健康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輕鬆健康集團是一家專注於提供綜合健康服務及健康保險解決方案的科技型一站式平臺。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9個月,輕鬆健康集團的營收分別爲3.94億元、4.90億元和6.43億元;同期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1.49億元、1.47億元和0.77億元。

  2024年3月29日,恆光保險更新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但需補充材料。

  此外,經營醫藥電商平臺妙手醫生的圓心科技已暫緩上市。據《健聞諮詢》報道,業內人士透露,早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的圓心科技,已暫緩上市計劃,等待二級市場的窗口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