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景韻潤
炎炎夏日,城市道路車流如織,網約車在奔湧的車流裏日益活躍。在平臺經濟與共享經濟的浪潮推動下,網約車司機這一職業憑藉時間自由度與增收靈活性的雙重優勢,成為我國道路交通運行的重要參與者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重要組成。
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國共有362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748.3萬本、車輛運輸證320.6萬本。
作為平臺經濟的典型代表,網約車行業加大司機招新規模、升級司機權益保障,在穩就業中扮演着「蓄水池」與「穩定器」的角色。
追加專項資金 向重點地區傾斜司機支持
4月12日,聚焦「穩就業促消費」以及助力製造業「走出去」,滴滴在年度既定計劃之外,決定追加20億元專項資金,其中10億元用於在受貿易戰衝擊的重點地區加大司機招募、增加司機補貼、優化司機收入;10億元用於乘客補貼,提升用戶出行頻率,有效帶動關聯消費活力。
「2024年,已有數百萬名網約車司機通過滴滴獲得收入,所有司機平均抽成為15%。」滴滴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追加的投入將會向受貿易戰衝擊的重點地區傾斜,同時,為降低失業藍領和重點羣體的入行門檻,「將在保障有車司機招募增速不變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招募無車司機和女性司機,並聯合合夥夥伴為他們提供租車、購車支持。」
目前,滴滴已在司機端App、司機社羣、司機線下招募和培訓活動等場地向新司機介紹相關權益和獎勵領取方式。「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建設和升級司機服務體系,完善多層次的司機權益保障體系,幫助重點人羣更好地通過平臺實現就業過渡,對於受到關稅衝擊影響的失業人羣,努力做到平臺可以接得住,司機進入後有錢掙、有保障、過得好。」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女司機就業添底氣 平臺保障築安心
《2025滴滴數字出行女性生態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超150萬女性通過滴滴平臺實現就業增收,其中國內女性司機規模突破105萬。
從全職主婦到網約車司機,46歲的西安司機晁小霞坦言:「最初心理負擔很大,車放了一週都開不出去,拉到同學家長時還很尷尬。」慢慢地,有了穩定收入後,她變得自信起來。「既能填補空餘時間,又能顧及孩子和家庭,我挺滿足的。」握着方向盤穿梭城市的日子,讓晁小霞找到了生活的新支點。
「2024年,滴滴平臺共有女性隊長1206名,這些隊長在跑車的同時,也為隊員們答疑解惑、提供幫助。」滴滴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表彰優秀女司機,滴滴還特別設立了「了不起的司機—巾幗先鋒獎」,2024年共有超過700名女司機獲得該項榮譽。
針對女司機,平臺提供專屬安全保障,多維度構建起覆蓋行程全週期的安全防護網。從全程識別行程異常並在必要時進行安全提醒和介入,到為女司機提供平臺致電乘客警示、車內播報警示、安全專線、醉酒報備等功能,再到關注女司機接單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服務困境或安全焦慮,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為女性司機搭建有溫度的關懷保障體系,讓女司機在接單時更安心、更有底氣。
培訓護航入行路 保障升級暖人心
為司機提供社羣答疑和線上一對一幫扶,加強對意向司機或入行新司機的培訓幫扶,都將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的職業環境。
43歲的哈爾濱女司機石迎濤剛跑滴滴半年。「滴滴對新司機很友好,有細緻完善的新司機培訓,還有老司機帶着,很順利就入行了,新手期和成長期的獎勵也讓收入有一定的保障。旺季馬上要來了,這兩年哈爾濱旅遊越來越火,現在我感覺生活充滿了奔頭。」
今年,司機權益保障持續升級,舉辦「滴滴開放日——司機體驗監督員評審會」,就權益保障和產品功能聽取司機代表、乘客代表和專家的意見建議;宣佈升級「滴滴公益救助」計劃,擴大網約車司機資助範圍,託舉更多困難司機和其家庭;完善「順心補貼」的規則和覆蓋範圍,針對司乘衝突中守規則、理性剋制的司機受委屈的情況,為更多司機提供「順心補貼」。
持續升級保障體系、加大就業支持力度,網約車行業正成為新就業形態中穩就業、促民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