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舉牌潮持續!險資年內舉牌15次 涉及這些股票

券商中國
06-02

  險資持續舉牌上市公司,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5月31日,7家保險公司共實施15次舉牌,超過2023年全年舉牌量,並接近2024年全年舉牌數。這場從2024年啓動的舉牌潮已經持續一年多,且絲毫沒有減弱趨勢,去年至今險資舉牌已超30次。

  第三次舉牌潮持續

  5月19日,平安人壽發佈舉牌公告,平安資管受託該公司資金投資農業銀行H股股票,5月12日達到農業銀行H股股本的10%。

  這是平安人壽今年第5次舉牌。其他舉牌保險公司還包括中國人壽新華保險、陽光人壽、長城人壽、瑞衆人壽、中郵人壽等。

  險資投資上市公司股票並不鮮見,但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稱得上“舉牌”。根據相關規定,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股票,是指保險公司持有或者與其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以及之後每增持達到5%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在3日內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的行爲。

  近10年來,保險行業出現過三輪舉牌浪潮,前兩次分別是2015年和2020年,2024年以來險資開啓第三輪舉牌高峯。

  華泰證券分析,舉牌的關鍵在於保險公司看好被投資公司的發展前景,願意集中持有,如果能夠達到長期股權投資的標準,更能享受到穩定投資收益的好處。2015年舉牌主要受高負債成本萬能險擴張、償二代下長股投節省資本消耗等因素驅動。2020年和2024年舉牌潮動力來自於利率下行環境下險資投資壓力增大等原因,險資需要通過投資高息股來獲取穩定現金收益,同時增加長期股權投資有助於獲得穩定投資收益。

  舉牌涉及這些股票

  從險資舉牌標的來看,保險公司今年舉牌的股票包括北京控股電投產融、東方物流,中國儒意中國水務大唐新能源中國神華杭州銀行以及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銀行H股,其中9只股票爲H股。

  從投資標的所處行業來看,險資舉牌重點有所變化。

  華泰證券分析,2020年舉牌潮中,銀行、機械設備等行業的舉牌次數較多,2024年來銀行業仍舉牌次數較多,但公用事業、交通運輸行業的佔比明顯提升,展現出行業變化。2024年以來在利率快速下行和新會計準則切換的雙重挑戰下,保險公司存在增配紅利股需求,因此在本輪舉牌潮中被舉牌公司高股息特徵更顯著。

  一家保險資管公司負責人此前告訴券商中國記者,高股息資產是險資重要的投資方向,但並非所有高股息資產都是合適的標的。

  其介紹,保險資金對於高股息資產的長期配置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兩方面:首先高股息需要以高盈利爲基礎並具有一定持續性,盈利質量要比較好且具有可持續性。同時不能簡單看股息收益率,還要看公司的盈利(ROE)水平及可持續性。其次,買入高股息資產的成本不能太高。如果買入成本過高會降低分紅收益率水平,未來也面臨股價回調的損失。

  銀行股受青睞

  總體來說,在最近兩輪險資舉牌潮中,銀行股都是重要的投資標的。

  今年被險資舉牌的1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5家銀行。其中,招商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H股均被二度舉牌。

  銀行股是高股息紅利股的代表。銀行股普遍具有體量大、估值相對較低、股息率高的特點,是大型險資偏好的股票類型。此外,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的經營狀況相對穩定,這與險資的投資理念高度契合。

  各家保險公司中,中國平安堪稱銀行股大買家。

  今年1月10日,平安人壽所持招行H股數量突破該行H股股本的5%,觸發舉牌,僅僅兩個多月後,持股比例進一步升至10%。

  平安人壽在1月8日、2月17日還分別舉牌郵儲銀行H股、農業銀行H股,持股比例佔兩家銀行H股股本比例均突破5%。

  此後,平安對銀行股的掃貨仍在繼續。5月9日、5月12日,平安人壽再度增持郵儲銀行H股、農業銀行H股,持股比例達到兩家銀行H股股本的10%,觸發舉牌。

  截至2025年5月9日,平安人壽持有郵儲銀行H股股票的賬面餘額爲88.54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爲0.19%;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票的賬面餘額爲143.67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爲0.30%。

  持股比例突破10%後,平安人壽對銀行股的熱情仍未止步。

  港交所披露易顯示,至5月19日,平安人壽對招商銀行H股的持股數量達到6億股,佔該行H股股本比例突破13%。5月26日,平安人壽買入1937萬郵儲銀行H股後,佔該行H股股本比例超過11%。5月19日,平安人壽買入9676.4萬股農業銀行H股後,佔該行H股股本比例突破11%。5月23日,平安集團旗下公司對農業銀行H股的持股比例突破14%。

  平安人壽還曾在去年12月20日舉牌工商銀行H股,所持該行H股數量佔該行H股總數突破15%。至今年2月14日,其持股佔比已突破18%。

  隨着平安人壽大手筆買入銀行股等上市公司股票,其權益類資產佔比也快速上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安人壽權益類資產賬面餘額爲1.1萬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爲23.26%。而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安人壽權益類資產賬面餘額佔2024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爲19.81%。短短半年,權益類資產賬面餘額佔比提升3.45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今年3月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有大行有穩健的經營基本面,且有低波動、高分紅、低估值特點,平均股息率5%以上,較當前2%—2.5%的保險產品保證利率有可觀利差。公司在配置方面,慎重選擇經營穩健、抗風險能力強、分紅穩定、有足夠安全墊的標的,從這方面來說,核心銀行股屬於較爲理想的投資標的。

  除了資金端投資需求,負債端銀保聯動前景也爲保險資金入股銀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今年1月舉牌杭州銀行後,新華保險表示,長期看好杭州銀行未來發展前景,認可杭州銀行在公司治理、業務能力、風險管理、經營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新華保險將通過股權紐帶加強與杭州銀行的深度合作,促進和杭州銀行雙方的銀保業務發展,提升雙方的價值。

  雖然配置銀行股是保險資金戰略所向,但保險機構在個股投資以及戰術選擇上也有所分化。有保險投資官告訴記者,結合公司資產配置策略,不會超配銀行股。

  多因素推動舉牌潮

  作爲中長期資金的代表,險資頻頻舉牌一方面是爲響應中長期資金入市號召,另一方面與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和利率持續下行有關,通過加大對高股息個股投資和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規模,有利於推動收益和報表更加穩定。

  險資舉牌回升也與低利率環境、非標等高收益項目縮減等“資產荒”背景有關。

  華西證券分析認爲,今年險資密集舉牌上市公司,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低利率、資產荒環境下,潛在“利差損”壓力增大,通過權益投資增厚投資收益有較大的現實需求。二是出於優化財務報表考慮,在新會計準則下,舉牌上市公司之後的會計計量方式變更,可以提升險企利潤表穩定性。三是多項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讓險資舉牌動力增強。

  近年來,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是險資增厚投資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非上市險企新會計準則陸續切換以及長債利率下行趨勢下,通過重倉持有優質資產和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規模,有利於推動收益和報表更加穩定,險資舉牌熱或持續。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