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在全球新零售領域,具身智能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業內頭部玩家正加速開拓這一藍海市場。
近日,越疆(02432.HK)與中國院外醫藥產業最大的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藥師幫(09885.HK)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醫藥具身智能機器人、AI大模型及藥品物聯網技術等,共同探索智慧解決方案在醫藥研發、倉儲、配送、零售、用藥服務等全鏈場景的應用,推動醫藥產業與機器人技術的深度融合,努力達成越疆科技“實現人機協作最優配置”和藥師幫“讓好醫好藥普惠可及”的使命與願景。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祕書長袁帥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隨着大健康、新零售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這些新興領域對機器人的智能化、靈活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協作機器人正是滿足這些要求的理想選擇。”
走進藥店、藥倉,具身智能開拓落地場景
目前,工業領域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率先實現大規模應用的“主戰場”。據瞭解,被稱爲“協作機器人第一股”的越疆科技已經在工業製造領域擁有超80家世界500強客戶,包括汽車領域的豐田、大衆、寶馬、比亞迪、吉利等,其協作機器人全球出貨量超過8萬臺,並於今年3月份發佈了全球首款 “靈巧操作+直膝行走”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Atom。
而具身智能機器人並不止步於工業場景。5月14日召開的河南省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推進會上提到,要在教育、醫療、工業、農業、文旅等重點領域打造一批示範應用場景,實現具身智能產業體系的整體性躍升。在5月29日於上海浦東張江舉辦的2025張江具身智能開發者大會上也提到,要加快具身智能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推動具身智能在製造業、服務業、社會治理等各領域擴大應用。
本次越疆科技與藥師幫的合作,就爲具身智能機器人走向醫療、新零售領域摁下了“加速鍵”。據介紹,在雙方戰略合作中,藥師幫將主要負責研究論證應用場景和需求匹配度,提供機器人作業環境對接,並全面負責後續的機器人產品推廣、銷售等事宜,而越疆科技將負責技術研發、機器人軟硬體實現、產品生產技術培訓與售後維護等事宜。
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在戰略合作第一階段,越疆科技和藥師幫將率先於藥店、藥倉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展開合作。目前,雙方已確定首個落地項目計劃,已完成可行性論證、技術路線研判、技術方案交換、合適部署環境選定等工作,並已開始搭建測試平臺。
爲何藥房、藥倉這些醫藥場景需要具身智能機器人?2025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其中明確提出,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以數智技術驅動的醫藥全產業鏈競爭力和全生命週期質量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越疆科技與藥師幫的合作,正是推動醫藥行業數智化革新的積極探索。一位互聯網買藥平臺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24小時智慧藥店平均分揀效率爲30s/單,在繁忙時1小時可分揀150單以上,比傳統人工模式效率提高約50%。與傳統藥房相比,智慧藥房能夠極大提高藥品在零售終端儲運的效率,減少差錯率,並在同等面積下大幅提升門店在售SKU(最小存貨單位),節約營業面積。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傳統的藥物分發工作一般由護士手動完成,這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容易出錯。而自動化藥物分發系統則能夠根據醫囑自動分發藥物,確保患者按時按量服藥。這不僅減少了護士的工作壓力,也提高了藥物管理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上述業內人士稱,具身智能機器人可以通過端到端導航大模型,完成貨架定位、吸盤抓取、自動補貨,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而人形機器人能夠化身藥店店員,在接收到訂單信息後,自動移動到相應藥品貨架前,抬起手臂精準地從貨架上取下訂單中的藥品將其放到打包臺。AI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能顯著提高藥物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據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預測,到2028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場規模預計達1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1.6億元)。其中,醫療健康被列爲重點應用方向,如果以醫療領域佔20%計算,對應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8.3億元)。
撬動新零售百億市場,構建智能零售新生態
越疆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能夠在醫藥零售窗口完成取藥、送藥、遞藥等一系列工作的背後,得益於其自研的神經驅動靈巧操作系統以及上下肢協同的高水平運動控制能力。在這些能力的加持之下,越疆具身智能機器人正加速走向連鎖藥店、咖啡店、智慧商超、快餐店等應用場景。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無論是咖啡店、藥店,還是便利店和快餐店,它們都有同樣的特點:店內空間相對狹小、設備位置不固定、產品多規格,同時員工操作相似度高。這種有靈活轉身操作需求的連續重複工作場景,正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用武之地”。
越疆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將持續貼近行業用戶場景需求,以技術創新驅動消費體驗升級,讓“能感知、會思考、可行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成爲推動行業從“無人值守”到“智能服務”轉型的關鍵載體,助力泛零售行業構建起以“具身智能技術創新+需求場景”雙輪驅動的新一代智能零售生態體系。
根據全球性市場調查和資訊公司MarketsandMarkets數據,2023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220億美元,其中新零售場景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佔比約15%到20%,規模約35億美元到45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新零售領域具身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62.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5%至30%。
從中國市場來看,中國電子學會相關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85億元,其中新零售應用佔比超30%,約25億元,主要來自智能貨櫃管理、無人配送機器人等。預計2025年,中國新零售領域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元。
不過,頭豹研究院相關報告認爲,當前具身智能的成本仍舊比較高昂,例如人形機器人的製造成本在10萬元以上。而想要撬動市場需求,人形機器人的售價需要降低到15萬元以內,才能做到人工成本的完全替代,因此當前高昂的成本仍是具身智能開拓應用場景重要的阻礙因素。
頭豹研究院認爲,中國具身智能正展現兩大產業發展趨勢,一方面,產業正從實驗探索階段向規模化商業應用進行轉變,另一方面,產業正在協同發展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終賦能具身智能提高整體市場滲透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