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6月5日訊(記者 趙凱)天氣逐漸炎熱,新茶飲的旺季即將到來,但一些奶茶加盟商們卻笑不出來。
看似“爆單”的繁榮景象背後,加盟商的日子並不好過。“流水五六千,實收兩三千”成爲了不少加盟商的日常,這背後不僅是高頻的促銷活動在攤薄利潤,同時也有奶茶品牌的嚴苛規則進一步蠶食盈利空間。
倍漲的物流費
從5月開始,小李加盟的滬上阿姨奶茶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由於滬上阿姨規定加盟商統一從總部進行採購,因此每週小李都需要從總部進貨2次左右,一個月算下來要進貨8次,在這個環節小李要支付的除了原料費外,還有總部配送的“物流費”。但是近期根據總部要求,門店每月的訂貨金額需要爲月流水的35%,若不達標則“物流費”就會從原料費的3%變更爲6%。
小李算了一筆賬,假如當月流水爲10萬,但實際在各種優惠活動的影響下,真正到手的金額通常是流水的60%左右,“也就是說10萬流水到賬6萬,進貨需要35%也就是35000塊錢,還剩25000元,這還包含我當月的人工、房租、水電……我根本沒錢賺的。”
小李並不是唯一一個受“物流費”困擾的加盟商。小夏告訴藍鯨新聞記者,自己的門店流水單月有時候能達到30萬左右,但事實上實收金額只有十七八萬左右,“按照35%的訂貨率,我11萬都要花在訂貨上,租金一萬,人工三萬,還有上萬元的平臺推廣費,6個點的物流費扣完真的會虧,基本上準備關門好了。”
“流水很高,生意很好,但就是沒掙到錢”
除了“物流費”,真正拉低加盟商利潤的其實是頻繁的“促銷活動”。
近些年,新茶飲賽道日新月異,基本每月都有新品牌湧現,競爭非常激烈,而爲了能夠擴大市場佔有率,做大營收,不少品牌都進入了“瘋狂促銷模式”,身處其中的滬上阿姨也不例外。
加盟商小李告訴藍鯨新聞記者,品牌經常在電商平臺賣“買一贈一”的券,外賣平臺各種券和打折活動算下來也是一半左右的價格,所以比如你買一杯奶茶原價20元,但實際我這邊進賬也就十二塊錢,而有的時候這個奶茶的成本也大概要7塊錢以上,利潤其實非常低,還沒有算額外的支出。
讓小夏最發愁的還有“首杯半價”,“公司要搞首杯半價,這50%的折扣,公司補貼10%,剩下的40%全是我們自己承擔,比如20塊錢的飲品,客人買只要10塊錢,公司給我們補2塊錢,我們自己出8塊錢”,加盟商“困在促銷裏”,但又不得不走上這條路,“如果不參加活動,單量就上不去,對業績影響非常大,這個很現實,堂食利潤高,但是隻有線上點單折扣大,大家都點外賣了。”
這種兩難的局面讓加盟商陷入了表面繁榮但盈利困難的尷尬局面,藍鯨新聞記者從多位滬上阿姨加盟商處瞭解到,近期門店的實收率(實際收入與門店流水的比例)普遍在50%-60%左右。
曾經擁有多家加盟店的奇奇告訴藍鯨新聞記者,“去年到目前,我閉店3家,虧了近百萬。”
業績下滑明顯,滬上阿姨如何突圍
作爲今年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飲公司,滬上阿姨一度受到市場的熱捧。5月8日,正式掛牌交易,上市首日,滬上阿姨股價一度大幅高開62.04%。
但從業績來看,滬上阿姨仍有不少隱憂。根據招股書,滬上阿姨2024年收入爲32.8億,同比下滑1.9%,淨利潤3.29億元,同比下滑15.2%。而同期,蜜雪冰城、古茗淨利增速均達到30%以上,霸王茶姬淨利潤增速更是超過200%。
滬上阿姨的業績背後與加盟商密切相關。
根據招股書,滬上阿姨來自加盟商的收入佔比極高,且比例還在上升。2022年至2024年,加盟相關收入分別爲20.7億元、32.3億元和31.7億元,佔比分別爲94.3%、96.3%和96.5%。這背後是門店的不斷擴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滬上阿姨的門店總數爲9176家,其中50.4%的門店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而截至2025年4月18日,滬上阿姨門店網絡進一步增至9367家門店,正不斷逼近“萬店目標”。
但遍地開花的滬上阿姨卻並沒有相應提升門店的盈利能力。根據招股書,受2024年中國整體行業增長放緩及現製茶飲店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其店鋪網絡中每間加盟店的平均GMV由2023年的人民幣160萬元減少至2024年的140萬元。
滬上阿姨的數據隱憂背後在於其位於競爭激烈的中端價格帶,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等一衆品牌在10—20元的中端價格區間,是目前新茶飲賽道競爭最爲激烈的價格帶。
對於滬上阿姨而言,捲入激烈競爭是無奈之舉,但想要長久地良性循環恐怕還需要關注具體加盟商,畢竟後者纔是支撐起它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