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意”撬動“大民生”,拼多多以電商經濟推動實現普惠就業

滾動播報
06-06

轉自:人民政協報

在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一個村莊,王義琴有一家開了快20年的小賣部。這家小店如今有了“新身份”——多多買菜自提點。

在王義琴分享多多買菜熱門商品的微信羣中,羣友多是村裏四五十歲以上的留守中老年人。“真的收到貨了,芹菜很新鮮,比鎮上便宜兩塊。”“明天喫個火鍋,今天我得多買點兒肉和菜。”“我看到平臺上有山竹,給我小孫子買來嚐嚐。”便捷的採購方式、實惠的價格讓越來越多的鄉親們在微信羣中分享購物心得。

得益於社區團購的新型商業模式,王義琴再不用凌晨搭乘大巴車越過80公里去縣城拉貨,只需在下午接貨後分揀裝袋,方便村民隨到隨取。

同樣受益於新型商業模式的還有四川自貢的26歲女孩吳爽。她曾給一位小網紅做過“小助理”,90多斤的小身板扛着10斤重的攝像機,成天追着網紅跑。

“比起跟在別人屁股後,我更期望一種可以自我主宰、自主創造的生活。”“拼多多驛站”提供了這樣一個選項。現在,吳爽和姐姐兩人經營的驛站,每日包裹數700件左右,月收入並不比做網紅助理時少,還獲得了一種“自己的能力可以帶來真實的改變”的成就感。

“小生意”亦可撬動“大民生”。今年初,中國社科院大學發佈的《電商生態高質量發展與就業促進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到:“在就業形態方面,電商經濟催生了多種新就業形態,不僅有傳統形態的用工,而且衍生出電商客服、驛站自提點等數量龐大的靈活就業崗位,對於弱勢羣體就業、社區‘毛細血管’就業起到重要作用。”

2020年8月,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業務,通過“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半預購模式,提供便捷的社區團購服務。至今,該業務已覆蓋內地除西藏之外的30個省級行政區,提貨點開進了全國70%的行政村。

作爲農產品上行業務的配套,拼多多近年來又推出“拼多多驛站”,提供快遞包裹代收、代派等服務,既方便多多買菜、拼多多用戶取、遞快件,也爲廣大用戶提供多元的“最後一公里”服務,進一步完善了觸達村鎮的高效農副產品流通網絡。

綜合商家端直接就業、倉配物流端就業、平臺員工就業三大板塊,《報告》認爲,拼多多平臺在國內共提供直接就業崗位2111.5萬個,對就業市場的積極影響不斷擴大。

《報告》項目組負責人、中國社科院大學副教授劉曉春表示,電商平臺的興起使得創新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更廣泛的人羣,“產業﹢互聯網”的模式爲從事工業、農業及服務業的數千萬人口,以及婦女、老年人等傳統勞動力市場的弱勢羣體,拓展了就業機會,具有普惠性。

“電商平臺在鄉村振興和社區發展中創造了大量特色就業機會,推動了普惠就業的實現,在促進社會公平和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劉曉春認爲,這些舉措增強了社區凝聚力、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爲社會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月3日,拼多多宣佈將推出“千億扶持”計劃,未來三年內擬投入資金、流量等資源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加碼高質量電商生態建設。該計劃負責人表示,拼多多將以“千億扶持”計劃爲主要抓手,充分發揮平臺型企業在穩就業、促增長等方面的社會效能,助推產業帶、農業等板塊的商家轉型升級,全力構建用戶、商家及平臺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

者:呂婉瑩

文字編輯:李彬

新媒體編輯:葉瑤楷(實習)

審覈:李木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