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生物微生物技術平臺全鏈條激活前沿創新療法

藥明生物
06-12

導 語

當微生物被 “激活” 或者代謝方式發生改變時,會“生產”對人體有用的功能性物質。人類最早在生物醫藥領域利用它們這項技能是製造抗生素 —— 比如青黴素,就是微生物發酵的 “早期代表作”。這種利用微生物 “搞生產” 的技術,從此開啓了現代生物醫藥的重要篇章。

重組蛋白(如生長激素、干擾素)、酶、病毒樣顆粒(VLP)疫苗,到細胞治療的細胞因子,乃至 mRNA 疫苗的質粒 DNA 模板,均依賴微生物發酵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據GlobalData數據,目前已上市的生物藥中,32%依賴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足見其行業基石地位。

微生物發酵在製藥界有兩大“殺手鐧”:產量高、工藝靈活:經過“定向改造”的微生物工程菌株,不僅能實現目標分子的定向合成,還可依託規模化發酵罐體系滿足臨牀與商業化生產需求。從實驗室菌株構建、優化到商業化生產放大,其全流程可控性成爲生物藥質量均一性的關鍵保障。簡單來說,微生物發酵就像帶了“精準生產+質量保障”雙重加持,讓製藥又快又穩!

CRDMO 全鏈路賦能 重塑研發生產格局

生物藥研發的複雜性催生了專業化分工需求。微生物發酵涉及菌株構建、發酵代謝優化、純化工藝等多環節技術壁壘,任一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研發週期延長或成本激增,生物醫藥企業難以單兵作戰。例如,質粒 DNA 產品需兼顧生產效率與內毒素控制,病毒樣顆粒(VLP)生產需平衡組裝效率與免疫原性,均需專業化技術沉澱。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行業報告,全球微生物發酵外包市場以 14% 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張(2023-2028 年),其中質粒與抗體片段細分領域增速達18%。通過與CXO企業合作,藥企可聚焦核心研發,同時藉助外部資源快速實現從實驗室到商業化生產的全鏈條落地。據市場調研數據,約1/3的已上市微生物發酵生物藥通過CXO協作落地,印證了行業對專業化服務的需求。

作爲CRDMO模式的開創者,藥明生物推出的微生物一體化技術平臺憑藉全流程賦能能力脫穎而出。該平臺深度整合菌株開發、工藝優化、生產放大及質量控制等核心環節,針對微生物發酵的技術挑戰形成了系統性解決方案。如同樂高搭建,客戶只要帶着“概念”,藥明生物就可以定製化精密適配的樂高積木,又快又穩地搭出符合要求的 “生物藥大廈”。

從概念到商業化,

只需要一個藥明生物就夠了

藥明生物微生物一體化技術平臺聚焦多肽、抗體片段、重組蛋白、酶、質粒 DNA、細胞因子、病毒樣顆粒(VLP)等生物製品與疫苗,提供從菌株構建到商業化生產的全鏈條賦能。截至 2025 年5月底,該平臺已成功“解鎖”70 個分子的開發與生產,覆蓋藥物從早期研發到商業化階段,可以說是微生物製藥的全能選手。

目前,藥明生物微生物業務在上海、杭州和成都三大基地有近 500 人的專業團隊,其中上海基地聚焦蛋白質工程和菌株代謝網絡,打造新一代的分子與菌株;杭州基地實現從菌株開發到製劑生產的全流程覆蓋;成都商業化生產基地已於 2025年6月啓動建設,預計2026年底投產,規劃原液年產能80-110批次,佈局國內首條雙腔凍乾製劑生產線,並配備西林瓶生產線,製劑規模達1000萬支/年。

柔性產能佈局:

精準匹配藥物研發到上市全生命週期

藥明生物微生物技術平臺構建多層次、靈活的產能體系,可以實現從15升到3000升的放大生產,原液發酵規模最大可達 1.5萬升,未來原液發酵規模可拓展至6萬升,精準匹配臨牀前、臨牀及商業化生產階段的產能需求。此外,依託藥明生物全球製劑生產基地網絡,可實現從原液到成品的一體化交付,確保工藝連貫性與成本優化。

極速交付標杆:重新定義微生物製藥效率

一體化微生物平臺延續“藥明生物速度”的技術實力,大幅縮短研發生產週期:

2-3周:快速生成並交付研發材料;

2個月:實現從基因序列到PCB(細胞庫構建)的可行性研究;

4個月:完成工具酶等非GMP產品的開發與生產;

6個月:完成從質粒DNA到IND申報的完整CMC交付。

這種“極速響應”能力,爲緊急需求(如疫苗應急生產)和搶佔市場先機提供強力支撐。

全球質量護航:嚴苛標準下的全流程管控

質量是生物製藥行業的生命線,藥明生物各基地施行“全球統一質量標準”,截至2024年,公司已通過美國FDA、歐盟 EMA、中國NMPA 等12個全球監管機構檢查,累計檢查次數42次。

藥明生物微生物杭州基地通過全流程隔離設計(菌株開發、生產、質檢獨立分區),搭配高通量篩選平臺與智能溫控系統,從源頭規避交叉污染與工藝波動風險。專業QC團隊提供分析方法轉移、細胞庫檢測、原輔料質控等全鏈條服務,確保每一批次產品均符合國際標準。截至2025年5月底,杭州基地累計完成超39次客戶審計,通過率100%,是其嚴苛質量管理的完美演繹。

以技術全鏈條、產能柔性化、交付極速化、質量全球化爲核心,藥明生物一體化微生物平臺正重塑生物製藥產業格局,助力客戶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共探生命科學無限可能。

提升藥物研發成功率,

藥明生物有這些破局利器

自研菌株表達系統,讓藥物分子“贏在起點”

微生物表達平臺堪稱微生物藥研發的“細胞工廠”。目前主流的微生物表達平臺有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等,但由它們代謝的產物需要突破低表達量和低純度等難題。

藥明生物自主開發大腸桿菌和酵母菌表達系統,面對多肽、DNA質粒、酶、細胞因子、抗體片段這類“複雜選手”,都能輕鬆把握,讓它們高效表達。其中,平臺的畢赤酵母系統特別擅長“生產分泌型蛋白”和“組裝病毒樣顆粒(VLP)”,通過代謝工程優化,能讓它們的產物“大豐收”,並且“子子孫孫”的各項“性能”始終優秀。

AI識股

藥明生物微生物表達系統的當家花旦當屬EffiX 大腸桿菌表達平臺。大腸桿菌因其結構簡單、生長速度快、生產成本低等優勢,是目前的主流微生物表達系統。根據GloblaData數據,以微生物發酵技術開發的已上市生物藥中,約67%以大腸桿菌作爲表達系統。

經EffiX 平臺表達的微生物製品,自帶四大“高”能屬性:產量高、質量高、穩定性高、安全性高,出生即“天賦異稟”。以產量爲例:重組蛋白產量超過15克/升,質粒DNA產量超過1克/升。藥明生物團隊還爲該平臺量身打造了極具成本效益的CMC策略,簡化工藝開發流程,可以滿足從研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各種項目服務需求,助力客戶加速研發創新生物療法。

2021年至今,藥明生物微生物表達平臺成功完成50多個批次GMP細胞庫建庫與檢測和放行,100多個批次GMP原液生產和放行,爲項目穩定性提供強大支持。

獨家工藝開發“思維導圖”,精準實現研發目標

不同生物大分子在大腸桿菌中表達時“性格”各有千秋,有的喜歡跑到胞外,有的喜歡呆在胞內,還有的最愛抱團形成包涵體賴在包內,再加上目標分子的多樣性,導致上下游工藝開發面臨顯著挑戰。藥明生物團隊基於對不同表達模式的深度理解,構建定製化工藝開發體系,精準匹配分子特性與工藝參數,爲原本充滿不確定性的研發過程開發出精準的“思維導圖”,不僅能大幅節約開發時間,還提升了產量和質量,直達研發目標。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上游階段,基於不同分子特性,定製化開發發酵平臺工藝,比如引導細胞把產品分泌到胞外以達到大幅提高產量,減輕下游純化負擔的目的。在下游純化階段,使用高通量層析填料篩選平臺,以及一系列領先的純化技術,加速工藝開發,實現產品的高純度。此外,團隊通過在發酵和下游純化中建立一系列的工具箱,加速工藝開發、放大和轉移,降低整體研發成本。

經過反覆的實踐與調整,藥明生物可將蛋白表達量提升到大於20克/升。

多元製劑解決方案,加速複雜分子商業化

微生物表達分子相較於常規抗體,穩定性較低,對環境條件敏感,有些還易發生降解,因此對製劑類型的選擇要求較高。

藥明生物微生物製劑平臺支持液體制劑、凍乾製劑、雙腔製劑、西林瓶、預充針等多種劑型的工藝開發與放大生產,從主流到創新劑型一應俱全。此外,針對微生物表達分子穩定性相對較低的特點,平臺通過高通量技術快速篩選緩衝液體系,找出最能穩定藥物分子的配方,並結合高通量分析爲藥物分子“快速體檢“,加速複雜分子製劑開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藥明生物建立了一支專注於凍幹技術開發的團隊,已經成功開發了上百個各種類型分子的凍幹處方與工藝,均已進入臨牀或者商業化生產階段,併成功建立數字化凍幹工藝放大與技術轉移平臺,兼顧生產成本與技術轉移效率。

藥明生物目前在杭州有兩個製劑生產設施,配備兩條獨立的灌裝線和自動化灌裝設備,可滿足無菌灌裝要求,且具備液體制劑和凍乾粉製劑的生產能力。在建的成都基地,規劃國內首個雙腔凍乾製劑產線,並配備西林瓶灌裝線,進一步強化複雜劑型的商業化生產能力。

案例分享:

破解納米抗體(VHH)表達量與雜質雙難題,效率提升3倍!

納米抗體(VHH)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分子,在腫瘤治療、 疾病診斷、 藥物遞送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因其含二硫鍵,在大腸桿菌中表達時,爲了形成正確的二硫鍵,VHH分子需要被“領到”大腸桿菌狹小的周質空間中,蛋白表達量僅有1-3克/升。傳統的分泌表達系統雖然可以提高表達量,但也會因大量其它雜質的同時分泌而導致冗長且收率低的下游工藝。

藥明生物通過其自研的大腸桿菌分泌表達系統,將VHH表達量穩定提升至8-10克/升,並實現可選擇性分泌 VHH,成功降低細胞雜質。在下游純化階段,將純化環節減少至四步,收率高達70%,流程簡潔高效;而傳統方式需12-14步,收率僅20%-30% 。

在後期開發階段,進一步放大以降低未來商業化生產成本和提升工藝穩健性成爲關鍵挑戰。藥明生物根據QbD(質量源於設計)的核心原則及其對可生產性(Manufacturability)的影響,通過DoE實驗優化關鍵參數,確認最佳範圍,使生產過程更穩健,避免批次間的差異。在成功從3L放大至200L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到2000L,爲商業化築牢產量根基。

從高效表達系統構建,到後期工藝迭代,藥明生物以技術突破與持續優化,推動VHH生產降本增效、邁向商業化,彰顯在生物藥開發全流程的專業實力 。

微生物發酵技術作爲生物製藥領域的新興驅動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行業格局。藥明生物憑藉全鏈條賦能平臺脫穎而出,通過技術創新切實解決生物製藥企業的研發生產痛點。

展望未來,藥明生物微生物發酵平臺將持續深耕技術創新與產能升級,以成都基地建設爲新起點,進一步強化全球佈局,助力更多創新生物療法加速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爲全球生命科學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