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跑出一個港股IPO,容大科技市值近14億港元

市場資訊
06/10

來源:直通IPO

  去年收入3.50億,毛利近億元。

  作者丨王非

  商超裏的掃描機,撐起一個港股IPO。

  6月10日,AIDC裝置供應商容大合衆(廈門)科技集團股份公司(下稱:容大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發行價爲10港元/股。

  今日開盤,容大科技高開66%報16.6港元/股,盤中最高觸及17.56港元/股。截至收盤,容大科技漲41.80%報14.18港元/股,總市值爲13.43億港元。

來源:百度股市通

  上市進程顯示,容大科技曾於2021年7月進行輔導備案登記,但在輔導尚未完成時便主動終止,隨後於2024年4月遞表港交所,今年1月重新遞交更新版上市申請,最終於今年5月通過聆訊。此次IPO,該公司募資總額爲1.84億港元淨額爲1.31億港元,主要用於進行研發活動以擴大產品組合及提高研發能力、增強生產效率及效益、擴大銷售網絡及國際版圖等。

  容大科技成立於2010年12月,是一家銷售網絡遍及全球的自動識別與數據收集(AIDC)裝置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從事打印設備、衡器、POS終端機及PDA的設計、研發、製造及營銷。

  容大科技主要透過引入AIDC裝置及物聯網技術、雲端打印及人工智能合成等功能,協助企業及個人不斷提高日常營運及日常生活的效率及精準度。截至最後可行日期,該公司提供超過100種標準產品,並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包括但不限於零售、教育、餐飲、物流、倉儲、製造、酒店、醫療及環境行業。

來源:容大科技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容大科技已將產品銷往中國不少於30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並銷往全球超過140個國家,包括但不限於美國、馬來西亞、西班牙、法國、阿根廷、巴西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零售AIDC裝置市場相對分散,中國市場於2023年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約16.6%,有超過2500名業者。以專門打印機市場爲例,2023年五大參與者的收益佔整個市場的28.0%,容大科技於2023年以約1.54億元的收益排名第9位,佔中國專門打印機總市場份額的1.8%。

  爲應對激烈競爭,容大科技於2022年開始製造及銷售配備人工智能視覺產品識別技術的人工智能衡器,使其能夠自動、實時、準確地識別和稱重超市中的零售產品,並高效地打印價格標籤。2023年,該公司將業務範圍擴展至醫療行業,生產醫療腕帶標籤打印機,這是一款配備NFC缺紙自動偵測功能的抗菌打印機,可爲患者打印高頻無線射頻識別腕帶。

  此外,容大科技還在2023年開發了危險廢物標籤打印機,擴大了在環保行業的影響力,該款打印機可以連接到國家或地方危險廢物處理平臺,打印帶有特定危險標誌的標籤。

  綜合多份招股書,2021-2024年(下稱:報告期),容大科技的收入分別約3.80億、3.93億、3.49億、3.50億元;毛利分別爲8921.4萬、8986.1萬、8546.4萬、9936.5萬元;經調整利潤分別爲3328.5萬、4560.5萬、3620.8萬、4964.0萬元。

來源:容大科技招股書

  截至2024年底,容大科技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760.9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容大科技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較低的主要原因是,2022-2024年,該公司分別向股東宣派股息500萬、3500萬、3150萬元。

  此次IPO,容大科技共引入7名基石投資者,其中茅志理旗下香港臨泰認購1000港元、曹柯(湖南大井電源行政總裁)認購500萬港元、林小堅認購2000萬港元、中晟集團認購1000萬港元、李舒菡(廈門龍勝達照明電器董事長助理)認購200萬港元、王迅旗下Main Achieve認購3000萬港元、伍志發認購330萬港元。

  IPO後,容大科技創始人許開明直接持股32.04%,其兄弟許開河直接持股2.38%,兩人通過廈門容信(許開明佔99%、許開河佔1%)持股38.53%,僱員持股平臺廈門高立衆成(許開河爲普通合夥人)持股1.07%,僱員持股平臺廈門高立合衆(許開明爲普通合夥人)持股0.96%,兩兄弟合計控股約74.98%。

  此外,林樺楠持股2.65%;楊禮鐵持股1.11%;上市公司光雲科技持股0.86%;江蘇展博持股0.52%;廈門成豐君華、廈門嘉熠君德分別持股0.40%、0.05%;公衆股東持股19.42%。

來源:容大科技招股書

  按照收盤市值計算,許開明、許開河兄弟合計控股市值約10.07億港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若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