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府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的3個月內,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萎縮0.2%,優於初值所顯示的0.7%降幅。此外,日本財務省9日公佈的4月國際收支初值顯示,出口減去進口的貿易收支爲逆差328億日元(100日元約合4.98元人民幣)。出口增長4.0%至8.77萬億日元,進口減少2.9%至8.80萬億日元。
具體來看,個人消費環比微增0.1%,企業設備投資增長1.1%。庫存變化對GDP增長的貢獻爲0.6個百分點,而淨出口則拖累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
針對日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情況,日本輿論予以廣泛關注。彭博社(日文版)9日分析稱,儘管修正後的數據收窄了負值,但內需未能完全彌補疲軟的外需的局面仍然沒有改變。由於日本物價高企,個人消費依然疲軟,而圍繞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措施的不確定性繼續對全球經濟構成下行壓力。促進個人消費和持續的出口增長仍是日本經濟恢復正增長的關鍵。
日本明治安田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前田和孝指出,“在特朗普正式加徵關稅前,日本經濟就已經低迷了”。前田認爲,有很多令人擔憂的原因,預計下行壓力將持續存在,主要集中在出口方面,而此前強勁的設備投資也可能因不確定性而受到抑制。
當前,日本正面臨來自美國一系列關稅措施的壓力,包括對其商品徵收10%的全面關稅(若未達成貿易協議,該稅率將於7月初升至24%),特別是針對汽車及零部件的25%關稅,嚴重影響了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
針對特朗普關稅,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於5日至8日訪問華盛頓,舉行了第五輪談判,但雙方仍未達成共識。日方堅持尋求取消一系列關稅措施的政策。據《日本經濟新聞》9日報道,赤澤亮正計劃本週再次訪問美國,出席第六輪日美關稅談判。這將是赤澤連續4周訪問美國。由於七國集團(G7)峯會將於6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舉行,日本正尋求利用此次機會就關稅問題同美國達成一定的協議。
《華爾街日報》援引瑞穗研究技術公司經濟學家Saisuke Sakai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日本第二季度的出口和資本支出可能仍將保持疲軟,“預計食品通脹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持續,私人消費將難以推動經濟增長”。日本經濟可能在4月至6月期間接近持平,並不排除陷入技術性衰退——即經濟將連續兩個季度萎縮。(宋 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