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NCE平臺表示,隨着全球清潔能源轉型步伐加快,電網升級、擴容與韌性建設正成爲能源系統發展的關鍵瓶頸。尤其是在歐洲,爲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各國政府開始意識到構建更加清潔高效的電力系統所需的投資將遠超早期預期,可能高達數萬億美元。
過去十年,歐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持續刷新紀錄。2024年,太陽能發電在發電結構中首次超過煤炭,天然氣發電也連續第五年下降。NCE平臺認爲,儘管可再生能源擴張勢頭迅猛,煤炭退場、天然氣發電份額下降令人鼓舞,但電網基礎設施的發展卻嚴重滯後,成爲實現淨零目標的“關鍵缺環”。
尤其在經歷了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電力中斷事件後,歐洲政界和市場終於開始關注:要想實現綠色轉型,現有電網必須進行大規模投資與改造,以適應分佈式、間歇性能源的大量接入。
歐盟委員會估算,僅到2030年,歐洲電網建設就需投資累計約6660億美元(5840億歐元)。而到2040年,總投資需求將接近1.4萬億美元,其中約7300億歐元用於配電網、4770億歐元用於輸電網擴建與現代化升級。
NCE平臺表示,大量電網設備仍源於上世紀,近一半配電線路已有40年以上歷史,亟需更換與智能化改造。歐洲審計院警告稱,若不及時行動,將影響歐盟工業競爭力與能源自主性。
不僅如此,複雜的審批流程、設備短缺及勞動力供應瓶頸,也正拖慢電網建設進程。而這不僅是歐洲獨有的問題。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全球能源投資報告中也指出,全球電網投資當前每年僅約4000億美元,遠低於用於發電設施建設的1萬億美元,無法滿足電氣化和可再生能源快速擴張所帶來的負荷。
NCE平臺表示,如果想在2030年代初實現供電安全與清潔能源目標,全球必須提升對電網的重視程度,實現電網投資與發電投資的相對平衡。
從積極面來看,電網一旦升級完成,將有助於釋放被積壓的風能與太陽能項目,大幅縮短其併網等待時間,加快能源轉型步伐。但不可忽視的是,可再生能源帶來的“隱藏成本”正在顯現——除了對風光電本身的持續補貼外,配套電網的鉅額投資也構成財政壓力。
NCE平臺總結稱,全球正站在能源結構性變革的關鍵十字路口,推動綠色能源發展的同時,電網作爲核心支撐系統必須獲得與其戰略地位相匹配的政策關注與資本投入。否則,再多的風光電裝機,也難以真正轉化爲穩定的電力供應。
責任編輯:陳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