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6月11日電(王菁)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這無疑爲金融支持實體尤其是農業領域明確了重要路徑。
“全國首批、河南省首單、民營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龍頭......”在近期備受市場關注的債券市場“科技板”實踐落地過程中,牧原股份作爲生豬養殖行業“領頭羊”走在前列,生動樹立了實體企業積極參與資本市場的行動典範,也收穫了債務融資工具精準引導資金活水興農的優質案例。
牧原股份董事會祕書秦軍表示,“養豬是一個傳統的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科技創新需要多元化的資金支持,而科創債正是連接資本與創新的重要橋樑。此次發債也將提升牧原科技研發能力和農業現代化能力。”
“擁抱政策、專業運營” 首批實踐收穫良好“價量”
“今年3月全國兩會明確提出‘建立債券市場科技板’後,牧原股份就開始迅速響應政策導向,我們聯合中信銀行啓動債券發行籌劃,與人民銀行、交易商協會等監管機構開展多輪專項溝通。”回溯起參與首批“科技板”債券發行的點滴,牧原食品債券業務負責人潘志穎依然記憶猶新。
潘志穎介紹,“基於政策對科技型實體企業的支持方向,當時我們明確募集資金將專項用於主營業務經營、智能化養殖研發投入等核心領域,精準匹配‘科技板’服務實體創新的定位。交易商協會爲此開通綠色通道,加速完成合規審查與發行備案流程,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支持讓我們備受鼓舞。”
公開資料顯示,5月13日,牧原股份公告已於5月9日開展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創新債券的發行工作,規模爲3億元,期限爲270天,票面利率爲1.95%,發行結果良好,5月12日募集資金已全部到賬。
“發行獲得廣大投資機構的認可,中標利率較公司存量債券顯著下行,這充分體現了投資者對牧原股份科技創新能力的認可。”潘志穎表示。
牧原股份科創債的發行對行業也具有重要意義和突破,第一是首單生豬養殖企業的科創債,第二是依託“科技板”政策,打造了“農業-科技-金融”閉環樣板;第三則是通過精準披露研發投入與成果轉化路徑,爲同類企業發行科創債建立可複用的信息披露標準。
談及本次債券發行積累的經驗,潘志穎分享了把握政策導向、積極配合監管、選擇專業團隊等方面的體會。
具體來看,交易商協會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債券的審批和發行工作,針對農業等薄弱領域,協會專項優化審覈機制,開闢“綠色通道”,通過“專人對接、即報即審”模式。“這系列舉措確保牧原股份等首批示範項目高效落地,彰顯了金融資源向國家戰略領域傾斜的監管支持。”潘志穎稱。
當然,在市場化業務推進過程當中,作爲中介環節的主承銷商貢獻不可忽視。潘志穎還提及,此前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在確定成爲牧原股份科技創新債券的主承銷商後,迅速組建專項服務團隊,開闢“優先審批、快速落地”綠色通道,充分發揮“承投聯動”優勢,最終實現債券發行價格1.95%,低於估值11BPs,顯著降低了企業平均融資成本。
“創新引領、長期思維” 主體信用打造任重道遠
以科技創新爲屬性的金融產品發行,更應關注其科創成果。對於這一理念,牧原股份一直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據瞭解,多年來牧原股份以科技賦能養豬,其實踐爲農業現代化轉型提供思路參考。
“企業發展的靈魂就是創新。”作爲長期主義者,秦軍認爲養豬是個實實在在的“技術活”,“技術水平的提升是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一個個現實問題逼出來的。一般人眼裏最普通的飼料、給水,甚至空氣循環,牧原都是抱着死磕的態度做創新,纔有了今天的智能化管理。”
談及科技創新與農業、養殖的有機結合,秦軍介紹稱,“圍繞育種、飼料營養、健康管理、豬場設計、智能化、清潔生產等20項技術,我們組建了1萬餘人的研發轉化團隊,開展創新研發工作,近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200億元。在智能養殖升級方面,牧原研發應用了5大類30餘種智能養豬裝備,可依據豬羣生長需求智能調配飼料,智能環控,自動調節豬舍溫度以及溼度等環境指標。”
舉例來看,牧原當前自主研發的空氣過濾豬舍,進風端可以去除細菌、病毒,出風端有效去除粉塵、臭氣和病原體,既有利於豬的生長,也減少了對環境生態的影響。豬舍內,智能巡檢機器人24小時監測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氨氣濃度,甚至能檢測到豬的咳嗽聲、呼吸狀況及腹瀉情況。
在5月初的銀行間債市“科技板”首批債券路演期間,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還提到,公司已構建物聯網管理平臺,整合前端智能設備採集的數據,建立大數據分析模型,通過數字化深度管理300多家子公司,14萬名員工;200多家飼料廠,1100多家養殖場,10個屠宰廠,240萬套智能設備;每天產生10億條數據,精細化管理到每一個單元、每一臺設備、每一頭豬、每一個人,實現養豬全場景數據高效管控。
“實際上,創新的價值已經逐漸顯現,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成本。2025年5月,牧原生豬養殖完全成本降至12.2元/kg左右,處於近年來最低水平。”秦軍稱,牧原未來的創新方向將聚焦於提高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成本,並致力於實現更加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
展望後續,潘志穎稱,“在債券上市以後,最重要的就是向市場積極傳達公司的運行情況與發展前景,以自身信用和良好可持續的發展爲融資品保駕護航。”
據悉,牧原未來會進一步結合公司創新發展的資金需求,探索多重融資渠道,推動科技與金融“雙向奔赴”,持續深耕智能養殖、綠色能源、數字農業等領域,以科技驅動農牧業價值鏈升級,踐行“讓養豬更智能,讓人們喫上放心豬肉,享受豐盛人生”,爲股東、行業與社會創造長期價值。
編輯:王柘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