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風險大增

半導體芯聞
06-09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 收藏哦~

來源:內容來自wsj。

人工智能(AI)熱潮帶動大量客製化運算芯片需求,美國芯片大廠博通(Broadcom)最新財報表現強勁,營收預測也優於市場預期。但美媒週日(6/8)分析指出,博通未來風險不小,包括面臨來自臺灣聯發科等競爭對手以及未來出口管制的變數,加上長遠來看,市場涵蓋範圍不如英偉達(NVIDIA)廣,投資者或許過度看好博通的估值。

《華爾街日報》6月8日撰文指出,博通近期股價飆升,短短兩個月成爲標普500指數表現第五好的公司,股價漲幅超過70%,市值突破了1兆美元,超越了連鎖大賣場沃爾瑪(Walmart)和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成爲美國市值第七大的上市公司。

報導指,這波漲勢主要來自市場對其AI芯片業務的高度期待。博通早在數年前就開始替Google打造客製化AI芯片。隨着AI浪潮興起,這塊原本利潤並不豐厚的業務突然成爲“金雞母”,因應Google爲強化搜尋引擎的AI功能而大量下單,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等其他科技巨頭也陸續跟進,成爲博通客戶。

目前,博通預估本季來自AI芯片與網路芯片的營收將達到51億美元(約1528億元臺幣),年增60%,佔整體銷售額的1/3。

雖然客制AI芯片市場未來仍有成長空間,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該市場將從去年的120億美元,2027年料將成長達到300億美元。然而要實現這些增長目標的路途並不平坦。

分析指出,最先遇到的關卡是技術與成本挑戰。開發客制芯片需要數億美元前期資金,且通常無法達到預期的性能目標。投資機構TD Cowen分析師指出,Google的最新客制芯片效能僅爲英偉達同類產品的一半,勉強符合成本效益門檻。摩根士丹利的報告也指出,客制芯片的性能問題,“其實非常普遍”。

因此,預料大型科技公司仍會繼續依賴英偉達,來滿足其大部分的AI運算需求。雖然客制芯片單價較低,但整體系統可能需要使用成本更高的光纖網路技術,且還需自行開發配套軟體,這些都是英偉達客戶無需煩惱的問題。

政治風險也可能對博通的成長構成威脅,博通尚未受到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影響,但其主要客戶之一是短影音平臺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在上週四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坦言,無人能保證博通不會受到出口限制的影響。

競爭激烈的市場也威脅着博通的客製化芯片業務,包括美國芯片製造商邁威爾(Marvell)和臺灣聯發科(MediaTek)日益追趕其後。

而長遠來看,儘管客製化AI芯片正夯,但博通面臨最大挑戰是市場規模有限,不如英偉達的涵蓋範圍更廣。根據半導體研調公司TechInsights最近評估,全球AI芯片市場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2030年將達到近5000億美元(約15兆元臺幣)。由於開發成本高,客制AI芯片將侷限於資本雄厚的科技企業使用,無法擴展到更多的企業和政府客戶。

儘管業績亮眼,分析也指,博通的估值偏高。其預期本益比爲33.6倍,比起費城半導體指數高出23%,甚至比英偉達還高出13%。在風險因素尚未消除的情況下,這樣的股價溢價可能難以長期維持。

點這裏 加關注,鎖定更多原創內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