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被通知前1小時還在改bug,花旗中國區金融服務公司裁員4000人,有員工獲補償“N+6+3”

市場資訊
06-10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李明會 北京報道

  近日,花旗集團宣佈推進全球簡化工作,作爲其中一部分,將精簡全球技術解決中心——花旗金融信息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花旗金融”)在上海和大連的技術人員,包含第三方人員(約500人)在內,約減少4000名技術人員。

  在此次裁員中受到影響的宋女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一鍋端’來得非常突然,但‘N+6+3個月帶薪假’的大禮包還是讓我‘意滿離’(網絡流行語,意爲滿意離開)。”

  此次人員調整是否影響花旗在華戰略?

  對此,花旗相關工作人員在6月9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調整不影響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花旗中國”)。花旗堅定在中國長期發展,持續服務企業和機構客戶的跨境銀行需求。

  突然的裁員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花旗在中國內地有三家金融信息服務公司,分別在上海、大連和廣州。根據公示,位於上海和大連的兩家處於存續(在營、開業、在冊)狀態,位於廣州的公司爲在營(開業)企業,而此次裁員僅涉及上海和大連兩地技術人員,包含500名外包員工在內,裁員約涉及4000人。

  “僅僅保留了非常少的員工支持香港業務,可以概括成上海大連一鍋端了。”宋女士對記者表示,花旗金融其實是支持花旗全球的系統,不止服務花旗中國。“我們所有團隊幾乎都是global team,比如我們團隊跟印度團隊一起開發花旗歐洲的清算平臺。”

  宋女士告訴記者,這是她在花旗金融工作的第四年。談到這次被裁,她直言“太突然”。不過,看着到手的裁員“大禮包”,宋女士不禁感慨“有種霸總分手現場的既視感”。

  “上午九點多我們還在分任務修bug,十點突然員工大會全部裁掉,開完會權限就都沒有了。也真的是很殺伐果斷了。”宋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公司給的賠償方案非常體面。“其實賠償是‘N+6’,公司又給了三個月帶薪假用來過度找工作。”

  雖手握裁員“大禮包”,但對於下一份工作,宋女士還是有些擔憂。“絕大多數同事都是立馬投入到找新工作的狀態了,我也在改簡歷聯繫獵頭,希望儘早找到下家,畢竟現在就業環境不樂觀。市場上一夜之間殺出去3500個程序員,供遠大於求,感覺工資要縮水。”

  縮減成本

  從全球範圍來看,花旗正加快人員及業務調整以縮減成本。

  早在2023年11月,花旗就官宣啓動新一輪的全球重組計劃。彼時,花旗並未公佈具體的裁員數字,只是表示全球範圍內的裁員可能會持續到次年。

  從後期花旗公佈的數據來看,這一裁員力度不可謂不小。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花旗在全球擁有22.9萬名員工,較2023年9月30日減少近1萬人。

  如今來看,這一裁員行動或將持續到2026年底。

  2024年,花旗制定了到2026年底前裁員2萬人的目標。2025年1月15日,花旗集團首席財務官Mark Mason透露,今年集團計劃預留6億美元(較2023年減少14%)用作遣散費,用於新一輪裁員。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投資者或也樂見其成。2024年,花旗股價上漲37%,優於其他同業。

  與大規模裁員行動一同進行的,是花旗在全球範圍內的業務架構調整。

  正如花旗在此次裁員聲明中所言,此次調整旨在幫助技術和業務部門推動精簡運營的整體戰略,包括簡化組織架構、降低對第三方提供的人員的依賴以及縮減軟件數量規模。“爲實現目標,我們必須針對全球技術部門的架構進行艱難但卻是必要的調整。”

  早在2021年4月,花旗就宣佈將退出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十餘個市場的個人銀行業務。

  作爲花旗全球戰略調整的一部分,近年來,花旗在華業務佈局深度調整,逐步關閉了涵蓋銀行卡、房貸、個人貸款、存款、投資、保險和外匯等在內的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不再受理任何新的信用卡或房貸申請。2024年6月11日,花旗宣佈已完成向滙豐中國出售和轉移其中國內地的個人零售財富管理業務,超過300名員工將加入滙豐中國,而這筆交易也或爲花旗中國帶來了超36億美元的收益。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個人銀行業務退出中國期間,花旗多次強調業務調整不涉及企業與機構客戶業務,同時重申將繼續堅定發展其中國大陸的企業與機構客戶業務。

  花旗相關工作人員在回應此次《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再次重申,花旗在中國已有123年的歷史,中國一直是花旗全球網絡和業務發展的重要部分。花旗中國將繼續堅定服務在華企業和機構客戶(包括本地企業和國際企業在華子公司),服務他們的跨境銀行需求。花旗中國的金融市場業務、金融服務業務和銀行業務擁有市場領先地位,爲大量優質的中國企業和在華70%的全球財富500強公司提供支持。

  前述工作人員同時強調,花旗集團繼續尋求在中國境內設立獨資證券和期貨公司。

  根據Dealogic的數據,在過去五年中,花旗從全球資本市場爲中國的企業客戶籌集了超過3000億美元的資金。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