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揭示白光太陽耀斑產生新機制

市場資訊
06-1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6月13日電(記者 杜瀟瀟)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獲悉,近日,該天文臺科研人員通過高分辨率觀測手段詳細解析了一次罕見的C9.3級白光太陽耀斑及其對光球層的影響。這項研究不僅挑戰了傳統的白光耀斑產生機制,更爲“阿爾芬波”作爲能量傳輸機制提供了罕見的觀測支持。

這項突破性成果由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和研究基地青年副研究員徐喆及合作者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C9.3級太陽白光耀斑的概覽。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 供圖

2023年9月11日,位於太陽東側邊緣的NOAA活動區13431發生了一次白光耀斑。儘管耀斑能級僅爲C9.3級,遠低於通常認爲能引發白光發射的M級或X級強度,但卻表現出清晰的白光增強現象。研究人員利用中國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夸父一號”衛星(ASO-S)和“羲和號”衛星(CHASE)等國產先進太陽觀測系統,捕捉到了這一耀斑的精細演化過程。

研究人員發現在NVST的TiO波段觀測到明顯的白光增強,表現爲兩個白光核及其連接的絲狀增亮結構。絲狀增亮與黑子半影的纖維結構一致,表明白光輻射中包含來自深層光球的貢獻。研究人員在白光耀斑核區域發現了突發的光球渦流運動以及磁場強度驟增的現象。這些跡象表明,耀斑釋放的能量可能通過“阿爾芬脈衝波”的形式從日冕快速傳遞至光球層。

這些突發的光球旋渦可能是阿爾芬波脈衝在太陽大氣中傳播至光球層的表現形式。它不僅導致了局部磁場的增強,也可能協助非熱電子進入太陽大氣的更深層進行加熱,從而產生白光輻射。

NVST的光球高分辨率觀測展示了白光耀斑足部出現的渦流運動。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 供圖

通過對ASO-S的硬X射線成像光譜數據分析,研究發現此次耀斑中非熱電子能量普遍低於50keV,這不足以單獨使其穿透到光球層。這一現象進一步支持了“阿爾芬波+電子束協同作用”理論模型。研究團隊估算阿爾芬波傳遞的能量高達10^30erg,可以同時引起非熱電子的加速和光球磁場的增強,這有力地證明了阿爾芬波機制在太陽大氣垂直能量輸運中的潛力。此外,觀測數據顯示耀斑信號在304Å、Hα和TiO波段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延遲,這種層次分明的時間延遲現象也與阿爾芬波傳播所需的時間尺度一致。

這項研究表明,C級太陽耀斑在特定磁場結構與能量傳輸機制作用下,同樣可以觸發可觀測的白光輻射。這拓寬了人類對白光耀斑形成條件的認知,也爲未來構建更完整的太陽耀斑能量傳輸模型提供了堅實的觀測基礎。這項研究成果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自主太陽觀測設備在多波段、高時空分辨研究中的強大能力。(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