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資機會將繼續擴散 重點關注互聯網科技、醫藥等

智通財經
06-13

智通財經APP獲悉,申萬宏源發佈研報稱,綜合基本面、估值、籌碼、政策和市場交易特徵五要素,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資機會將繼續擴散,重點關注以互聯網科技、醫藥爲代表的廣義成長板塊投資機會,新消費個股中期仍有阿爾法優勢,但短期面臨性價比不足的問題。

申萬宏源主要觀點如下:

一問:港股機會只聚焦於龍頭嗎?

作爲中國重要的離岸金融市場,港股市場過往展現出的市場特徵及投資者對其形成的認知框架是港股與美股存在較高的相似性,即以龍頭投資爲主。但是今年港股市場作爲中國資產重估的先鋒,股價表現強勢。且2025年4月以來,港股通中小盤公司的成交額佔比快速提升,反映出市場對港股個股機會的挖掘已經在下沉,其中醫藥行業向中小盤公司擴散尤爲明顯。未來港股投資不僅在恒生科技指數、不僅在重點大市值公司,而是優質公司的系統性擴散。

二問:港股“民特估”何解?

2024年四季度以來,促進民營經濟和港股市場發展的政策頻出。以今年2月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爲標誌性事件,政策端對民企的傾斜明顯上升。而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作爲新的經濟增長動力,發現港股民企公司正在孕育新的核心資產。A股和港股通市場結合來看,申萬二級行業中,已經有30個行業的最大市值公司出現在港股,且幾乎全部是民營企業。

三問:港股盈利週期處在什麼位置?

對港股通2024年年報進行業績分析,港股通行業收入、利潤、毛利率TTM、ROETTM在2024年年報均企穩回升:2024年年報,港股通收入增速爲2.4%,環比24H1提升0.8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增速爲7.4%,環比24H1提升7.7個百分點,毛利率TTM爲9.3%,環比24H1提升0.1個百分點,ROETTM爲12.4%,環比24H1提升0.3個百分點。對ROE進行杜邦拆分,銷售淨利率和資產週轉率均爲正貢獻,也提示港股通業績回暖來自於量價齊升,盈利能力改善的確定性較高。

四問:港股哪些板塊和行業基本面量價齊升?

大類板塊來看,2024年年報TMT、醫藥盈利邊際改善明顯。TMT和醫藥板塊2024年收入、利潤同比增速環比24H1上升,且ROETTM邊際改善明顯,銷售淨利率和資產週轉率均爲正貢獻。一級行業維度,計算機、機械、醫藥、汽車、交運、商貿零售、銀行、紡服、非銀、社服量價齊升。電力設備、地產量價齊跌。港股通與A股相比,行業集中度高的特徵極爲突出。剔除大市值公司的影響,統計各個行業2024年歸母淨利潤累計增速環比24H1改善的公司數量佔比,會發現消費行業的平均盈利改善水平則相對靠後。

五問:公募基金對港股的配置20%是上限嗎?

根據2025Q1公募基金重倉股數據,主動權益公募對港股的配置佔比從2024Q4的14.5%上升至2025Q1的19.2%,部分投資者擔憂公募基金對於港股的加倉空間是否已經接近極限。當前港股可類比2012年的創業板,二者均是特定歷史背景下新興科技資產與核心資產的集中上市地。2010年到2015年,創業板的配置比例從無到有,配置比例從0上升至26%左右。被動資金層面,當前跨境港股ETF持股市值佔港股通市值比例爲1.09%,相應地,主動權益公募的比例爲1.01%,也均有上升空間。

六問:公募被動資金對港股通配置有哪五大行業方向?

除指數類ETF外,被動資金主要配置港股五大行業方向:互聯網、醫藥、汽車、消費和紅利(國企)。2025一季度,紅利、消費、互聯網、汽車份額擴張,醫藥份額下降。

七問:港股通和外資等各類資金對行業配置有何差異?

內外資的共識方向在醫藥板塊。港股通標的池中:南向資金和外資近期均在加倉的行業爲醫藥生物、輕工製造;南向資金和外資近期均在減倉的行業爲地產、計算機、食品飲料、電子;南向資金加倉、外資減倉的行業爲社會服務;南向資金減倉、外資加倉的行業爲傳媒、汽車。

八問:資金離開美國的下一站?

在當前中美貿易衝突、美元信用下降的背景下,全球資金也將進行資金再平衡,當前已經能夠觀察到資金離開美股市場,流入歐洲股市。後續伴隨港股優質資產增多,外資迴流中國資產的第一站在港股。

九問:港股各行業估值情況如何?

考慮到部分成長行業(例如計算機、醫藥)的公司可能階段性仍然虧損,結合PE估值、PB估值、PS估值共同衡量:三者分位數均在40%分位數以下的行業有:傳媒、房地產、家用電器;三者分位數均在70%分位數以上的行業有:輕工製造、紡織服飾、煤炭。

十問: A-H溢價未來會收斂嗎?

總體來看,當前港股估值窪地的屬性仍然存在,A-H溢價仍在140%左右,但也發現,已經出現部分A-H兩地上市的個股在港股市場的估值高於A股市場的估值(藥明康德招商銀行等)。在未來全球金融秩序重構的過程中,中國香港將扮演重要角色,成爲本土在岸資金+全球新秩序下的核心資本市場。港股優質資產繁榮度不斷提升,A-H溢價也會不斷收斂。

風險提示:1)中國宏觀經濟低於預期,外資流入速度放緩;2)考慮到港股通部分公司業績財年與日曆年不完全一致,且部分公司僅披露年報和半年報,參考A股行業季節性對港股通公司季度業績做了拆分,對部分公司的季度經營情況爲基於一定邏輯下的推測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