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背靠“國家隊”、身處GNSS朝陽賽道,華大北斗投資價值幾許?

智通財經網
06-15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成爲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力量

衆所周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性隨着其在新基建、時空大數據、智慧城市的廣泛應用而大幅提升。其不僅爲中國的數字經濟提供精確的定位和時間信息,還通過與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融合,推動智能交通、災害預警、精準農業等衆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大國重器,這無疑也意味着GNSS空間定位服務行業是一條高成長性的朝陽賽道。

眼下,正值國內領先的空間定位服務提供商——華大北斗衝刺港交所上市時刻,該公司背靠“國家隊”,由中國電子孵化,同時手握強勁的技術壁壘,故此不妨以其爲觀察樣本,深度探討空間定位服務企業的投資價值如何。

據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11日,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招銀國際、平安證券(香港)爲其聯席保薦人。

該公司爲中國領先的空間定位服務提供商,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賦能。在導航定位芯片設計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芯片級雙頻高精度定位技術、低功耗技術、高集成度一體化SoC設計技術等方面具備顯著領先優勢。一旦華大北斗成功登陸港股市場,其或將有望成爲“港股空間定位服務第一股”。

年營收超8億,高研發下仍面臨“盈利難關”

追溯華大北斗發展歷程,該公司前身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旗下華大電子成立的導航事業部,2013年創立,主攻導航芯片領域。2016年,導航事業部實現“獨立”,南遷深圳,由中電光谷上海汽車集團、北京汽車集團、波導股份、勁嘉股份等企業共同投資。

發展至今,華大北斗已經成爲國內領先的空間定位服務提供,在導航定位芯片設計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2024年,以GNSS芯片及模組的出貨量計,公司是全球第六大的GNSS空間定位服務提供商,在中國內地公司中排名第二,全球市場份額爲4.8%。在雙頻高精度射頻基帶一體化GNSS芯片及模組領域表現更爲突出,公司是全球第四大的GNSS空間定位服務提供商,在中國內地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份額達10.5%。

與此同時,華大北斗也頗受資本青睞——背後既有代表國家意志和戰略資源的央企(中國電子)深度綁定,又匯聚了國內最頂尖、最具實力的財務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

具體來看,華大北斗的核心控股股東爲中電光電,其實際控制人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是中國最大的國有IT企業集團之一(“國家隊”)。其餘投資方則涵蓋比亞迪、格力、TCL、中電、中船、上汽、江鈴、中金、招銀、鼎暉等多家知名機構企業。

背靠國家隊+技術壁壘強勁,華大北斗的業務規模顯著擴大,收入也不斷增長。

據招股書數據披露,2022至2024年,公司標準精度芯片及模塊的銷量分別爲340萬件、830萬件和1090萬件;高精度芯片及模塊的銷量分別爲200萬件、300萬件和510萬件。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收入規模也呈相應地有所擴大: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幣6.98億元略減至2023年的人民幣6.45億元,但於2024年大幅增至8.40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9.7%。

不過,華大北斗目前仍處於虧損中,2022年至2024年,公司年內虧損分別爲9261.2萬元、2.89億元和1.4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5.23億元。而這或與公司的高研發投入不無關係,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爲1.03億元、1.1億元及1.18億元,佔同期總開支的40%以上,這一比例遠高於一般科技企業,且研發投入規模呈逐年遞增趨勢。

高研發下“盈利難”,這無疑是衆多技術型芯片企業的“通病”,但公司注重卡位技術高地,犧牲短期盈利,這也無可厚非,未來隨着公司產品受益於行業趨勢大幅放量,公司有望快速邁入成長收穫期。

行業進入壁壘高VS激烈“價格戰”

GNSS是能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的通稱,通常包括空間段(導航衛星星座)、地面段(系統運行管理設施)及用戶段(接收設備)三個部分,用於提供全球範圍內的定位、導航及授時服務。

目前,世界共有四大正在運作的GNSS,包括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及歐盟Galileo。

與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具備三大關鍵優勢:抗遮擋能力與低緯度地區性能優勢明顯。定位精度可與GPS相媲美,且授時精度領先。獨特的雙向短報文通信能力。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發射60顆衛星,能夠與GPS等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形成互補,爲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入使用,並在巴基斯坦、老撾、緬甸、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取得較爲深入的應用。

在移動互聯網、智能汽車、智能駕駛、共享出行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政府對北斗產業的積極推動下,中國北斗空間定位服務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4,174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4,85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3.9%。預計到2028年,中國北斗空間定位服務市場將達到9,540億元,2023至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爲14.5%。

從競爭格局來看,華大北斗恐面臨較爲激烈的“價格戰”,進而導致公司毛利率承壓。

一方面是來自國際巨頭的降維打擊,高通(手機SoC集成GPS)、博通、u-blox等巨頭憑藉規模優勢,可壓低中低端芯片價格(如單價降至1-2美元),擠壓國產廠商生存空間。另一方面,華大北斗的高精度芯片雖技術領先,但高價市場(如測繪、農業)規模有限,需向消費級市場滲透,被迫參與價格戰。

從行業進入壁壘來看,華大北斗則存有較強的技術壁壘,在行業中有一定標杆作用。

全球GNSS空間定位服務行業屬於高科技領域,核心技術研發難度極高,需要長期研發投入與深厚的技術積累。該領域的技術體系複雜,涵蓋衛星信號處理、測量測繪和高精度定位算法等多個領域,新進者難以在短期內全面掌握核心技術要素,因此在技術方面形成了較高的進入壁壘。此外,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參與國內外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掌握了標準制定的主導權,並在該層面形成了新進者短期難以逾越的壁壘。

而華大北斗作爲中國唯一專注於北斗GNSS芯片的企業(入選EUSPA 2022年全球市場報告),不斷地技術攻關爲國內衛星導航芯片樹立了標準。例如,其研發的芯片級雙頻高精度定位技術將功耗降低50%,成本顯著優化,推動北斗應用從專業領域向消費電子、智能駕駛等大衆市場滲透。

綜上來看,不難看出,華大北斗作爲北斗芯片領域的核心企業,技術實力和戰略價值突出,但盈利難的問題確實存在,這是由行業特性、發展階段和市場競爭等多重因素共同導致的。

華大北斗的研發投入呈現高強度、高聚焦、高轉化的特點,其技術突破和市場表現已成爲國內北斗導航芯片領域的標杆。儘管面臨短期盈利壓力,但其在覈心技術、研發生態和行業標準上的持續投入,促使其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

更多港股重磅資訊,下載智通財經app

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財資訊,請點擊www.zhitongcaijing.com(搜索“智通財經”);欲加入智通港股投資羣,請加智通客服微信(ztcjkf)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